分享

转来看看

 孙qaz 2016-04-09

辨析虚风(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28人已访问

风在中医中是一个分类很广的概念,首先分为外风与内风,外风是受自然界之风,内风是机体内自身阳气的变动。其中内风又可进一步分类,分为实风与虚风。实风好理解,如肝阳化风,火旺生风等,都是阳气过于升动;既然实风是阳气过于升动造成的,那么虚风就是阳气升动无力造成的,其实这里面还有进一步分析的必要。

阳气无力有两种,有从静到动的启动力不足,有动态运行中的力量不足。前者好象冰天雪地中只有一点微弱的阳气,不能把冰冻化开,多是下焦阳气不足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严寒中得不到春风的温暖,所以叫虚风,或许叫做风虚更贴切,既由风太少太弱造成的,风充足就会转冬为春了,虽然阳气虚弱不能升发在理论上也能郁滯生风,但机体可能没有明显的风象,不会象一些阴虚阳亢患者可以出现头晕,手抖等症状,只是为了和阳气过亢的实风相对比,才把它叫做虚风(过亢就叫做实,无力就叫做虚)。后一种阳气无力是运动中的力量不足,阳气发动是在下焦,阳气的运行流畅是在在中上焦,所以这种情况多是中上焦的阳气无力造成的,和实风相比,一个是阳气跑的过快,都出现了颤抖,一个是阳气有些跑不动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把一个叫做实风,另一个叫做虚风。众所周之机体中的阳气与阴气都是相伴而行的,由阳气带动阴气运行。阳气好比汽车,阴气好比货物,阳气充足的时候可以把阴气带到需要的地方,如果阳气的力量不足或是途中遇到了什么障碍,阳气可能把阴气甩下来自己先走,阳气没有负担以后自然跑的轻快,因为跑的快而发飘后可能造成风象;另一方面,阴气被甩下以后,沉积下来就形成的痰湿甚至瘀血。目前的眩晕患者群中,颈源性眩晕占了很大比例,用古时治疗眩晕常用的泽泻汤,苓桂术甘汤往往效果不佳,而且患者也不一定有肝阳上亢的表现,不能用平肝潜阳等治疗实风的方法来治疗。其实颈源性眩晕就是虚风的一种,现代人缺乏运动,坐姿不良,时间长了就会颈项部不通畅,阳气带领阴气运行到这里时,突然遇到了障碍,没有能力带过去,就把阴气放下自己上去了,上去以后如断线的风筝在头部乱跑,病人就有了头晕的感觉,同时,阴气被甩在下面就形成了痰湿瘀的沉积,病人会感觉颈项部拘紧不适,病程长的照X光片,还会发现骨质增生,其实就是阴气长期沉积造成的。葛根已经成了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特效药(连西医都知道),就是因为葛根善于升,阳气升不动时,葛根可以带领它越过障碍。我们看,上升的药物治疗了眩晕,难道不是虚风吗。其实有时单纯葛根的升力都不够,治疗颈椎病常常会用一些风药,如羌活,防风,藁本等,这些药既能帮助阳气升发,同时又能化湿,把颈部沉积的湿浊祛除掉。当然治疗颈椎病远不止这些,还要用活血,补肾的药物等,我也不是内行,但我认为用风药是符合病机的,它是虚风不是实风,不能看到眩晕就不敢用升性药。这种虚风正好是风与湿分离,与感受外邪的风湿不一样,不过相同的是都可以用风药祛除。颈椎病只是虚风的一种情况,如果广义的来说,只要机体气机运行不畅,沉积生湿了,都可以认为是虚风,而不一定都有眩晕,汗出等风的表现,这是因为阳气虚的实在跑不动了,把阴气抛下以后自己也没有狂奔,所以没有风的表现,只产生湿的表现。现代人多坐少动,气机运行的都比较慢,很容易就因为阳气运行无力而产生湿,很多人述大便粘腻就是明证,这种湿用茯苓,薏米之类淡渗;党参,白术之类健脾运化也勉强可以,不过不如用风药更能针对病因病机,让气机流畅起来,湿邪自然不能存在了。我们还要看到颈椎病沉积的痰湿和缺乏运动形成的湿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前者是被“堵住”了,被动的停下来的;后者是阳气自己没劲运行了,主动的停下来的。被堵住的情况,因为有障碍,需要药力强一些,用风药比较合适;无力运行的情况,本身没有什么障碍,也用风药生拉硬拽就显得不平和,用的时间长了,虽然把湿邪化掉了,但机体的阴液也伤了,所以这种情况更适合用行气药物,陈皮,枳壳,香附等比较稳妥。

由上面分析就知道,虚风有两种情况,阳气启动力不足和阳气运行力不足。阳气启动力不足的情况是下焦寒盛,需要桂枝、附子、补骨脂之类的温肾阳药,以帮助阳气的生长;阳气运行力不足的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是阳气没有阻碍而运行缓慢,一是运行中受到了障碍,分别需要行气药和风药进行治疗。虚风还有一种情况,既小儿的慢惊风,一般认为是脾虚肝旺造成的,我没有见过,这里不做讨论。


本文转载自江海涛《药性琐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