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部淋巴结分区法示意图

 puyunkai 2016-04-09

1991年,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院及美国头颈外科学会制定了颈部淋巴结分区方案。





Ⅰ区(level Ⅰ)  
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分布着大约 1~14 枚淋巴结,收纳颏、唇、颊、口底部、舌前、腭、舌下腺和颌下腺的淋巴液。

Ⅰ区以二腹肌为界分两部分, 内下方为ⅠA 区,外上方为ⅠB区。


Ⅱ区(level Ⅱ)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 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 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 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该区淋巴结常是喉癌转移首发部位,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Ⅱ区以副神经为界分两部分,其前下方为ⅡA区,后上方为ⅡB 区。


Ⅲ区( level Ⅲ)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相同。



Ⅳ区(level Ⅳ)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位于肩胛舌骨肌、锁骨和胸锁乳突肌侧缘所围成的区域。

Ⅱ、Ⅲ、Ⅳ区共同构成颈内静脉淋巴结链 ,收纳腮腺、颌下、颏下、咽后壁及颈前淋巴结的淋巴液,因此是颈廓清术中的重点区域。



Ⅴ区(level Ⅴ)
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下界为锁骨。

Ⅴ区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上方为Ⅴ A区 ,下方为Ⅴ B 区。锁骨上淋巴结即属于Ⅴ B 区。





Ⅵ区(level Ⅵ)
 为内脏周围淋巴结(juxta visceral nodes),或称前区(anterior compartment)。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约6~16枚,有人把咽后淋巴结也归属这一区。此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界为舌骨, 下界为胸骨上窝。其中喉前淋巴结位于环甲膜部,收容声门下区淋巴液,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Ⅶ区(level Ⅶ)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在公布 TNM分期时,又补充第7 个分区,即上纵隔淋巴结,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胸骨上窝,下界为主动脉弓水平。

来源:手术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