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60330期前言:本刊近期选刊了一些中医大学生的切身医案,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这正是中医复兴的希望,期待经方同仁们多些鼓励~ 孟志强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西医临床1班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王某,女,43岁 2015年1月31日初诊 患者因支气管炎求诊,半月前因受寒咳嗽,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输液半月余,具体用药不详,现咳嗽好转,但遇咳嗽仍发喘,常觉胸闷,夜间睡觉需要把暖水袋放在胸口才能安睡,畏寒怕冷,腰部冷痛,下肢凉,膝盖跟两足跟冰凉尤甚。 舌苔薄白,脉诊左寸沉,左关尺弱,右关寸大弱,右尺沉弱。 命门火衰,胸阳不振,予以下方治疗: 桂枝20g,炙甘草15g,制附片15g,党参20g,白术20g,干姜20g,清半夏30g,杏仁25g,生姜30g,大枣6枚(破),5剂,水煎服。一剂喘止,胸闷大为改善,5剂药后制附片改为20g,又加白果、紫菀、款冬花各10g,嘱继续服药,十剂药后,诸证皆除。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按:胸闷或胸痛,是胸痹之主证,其病机是上焦阳气虚弱,体内阴寒之气上犯,阴乘阳位,胸中气机不展闭阻而闷痛,此患者素体阳虚,又因外感风寒,后又经过输液,导致体内阳气虚衰,命门火弱,才有胸闷畏寒腰部冷痛之证,今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合理中汤加减,附子温其命门火,桂枝升达下焦之阳气,生姜温散胸中寒气,理中汤温中焦又有降逆散寒之功又舒展胸中气机,后加白果紫菀款冬花以加强定喘止咳之力,效果显著。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大学生投稿系列 点击即可
《经方》杂志期待您的持续关 注及原创投稿- jingfangzazhi@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