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驿站】被企业文化“绑架”的人

 坚持最后5分钟 2016-04-10

 

 

我被一位企业的领导请去问计:企业文化做着做着不知道怎么做了。

聊了几个小时,我的答案是:他被企业文化“绑架”了。

其实,这家企业起初没有搞什么企业文化,只是领导比较务实、比较开明、比较想干事、比较有人情味儿。做着做着,就把企业做得风生水起,引起了上级的关注:

“哎,那谁,你搞个文化建设吧。”

“好吧,那我试试看。”

正好上级单位也在树典型,一不小心,他就成了模范分子、成了优秀。被关注得多了,被参观学习得多了,事儿就多了。

“弄来弄去就这点事儿,不行啊。得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多准备一些东西啊。”上级领导说。

于是,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开始弄手册、弄宣传片儿、弄制度材料汇编、弄形象设计、弄汇报材料,培训宣讲员……

弄着弄着,一回头:“不对啊,这不是宣传嘛,哪里是企业文化啊。”

于是,在这家企业,企业文化不再是如何通过谈心和日常的交流鼓励员工,不再是想方设法为员工提供硬性和软性的良好工作环境,不再是通过制定制度激励员工一步步地前进,也不再是怎样关注顾客的需求,创造新的服务模式。

于是,企业文化变成了制定文件,粉饰形象,参加会议,迎来送往。

于是,企业的员工,原来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良好的氛围和持续成长的通道。现在,员工被拉来整理企业文化的材料,被轰去参加企业文化的会议,被叫去参加企业文化知识培训,被逼迫去向别人讲:“我们优秀的企业文化啊,那是相当地……”在这样的氛围中,员工们厌烦了:怎么这么多事儿啊?!在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其实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

稀里糊涂“搞”和“被搞”了一年企业文化。领导困惑了: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啊?下一步的企业文化建设,难道就是这样“宣传”吗?

这样的案例,在企业里其实并不少,甚至可以说随处可见。本来,企业领导人有事业心,管理有方,把企业做得不错,也“顺”着管理和实践的“势”,创造了优秀的文化——良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合理的激励制度、优秀的业绩。但是,一被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领域,很多人就困惑了:什么算是文化啊?上级领导也煞有介事地说: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你还差得远哪!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表象的和实质的。原来不经意间创建的文化,是实质的;现在被要求“做”的文化,是表象的。

第二,上级领导要求的和自己做出的。上级领导要求的,就是让你盛装打扮去表演;自己做出的,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管理实践和员工在实践中的良好感觉。

第三,员工喜欢的和员工讨厌的。员工喜欢的,当然是融合在管理中的、没有被叫做文化的“文化”;员工讨厌的,自然就是这样按照上级领导要求做的企业文化的表面功夫,不惜成本,甚至造假。

第四,企业真正需要的和企业不需要的。企业真正需要的,就是原来一直在做的东西;企业不需要的,就是这些认认真真、浩浩荡荡、洋洋洒洒、漂漂亮亮的“纸上功夫”——一捅就破。

  藉此,我提出的唯一建议就是:回归。尽可能地把大家从背离企业文化的道路上拽回来,回归到企业文化的本来面目:看看领导人心目中理想状态的企业是什么?看看企业目前发展中的问题是什么?看看员工在想什么?看看员工需要什么?

  不想企业文化怎么建设好,只想事情怎么做好,企业文化也就建设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