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常识,这是因为服药时增加饮水量,可加速药物通过咽部、食道进入胃,继而增加胃的排空速率,药物就可以更快地到达肠部,有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
就大多数药物而言,服用时宜饮水200~400毫升。由于胶囊剂易黏附在胃壁上,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所以服用时应多喝水。
有些药物服用时不用白开水送服,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如病情需要大剂量或是长期服用快克、百服宁等含解热镇痛成分的抗感冒药,很可能会造成部分患者出现肾损害,此时就要通过多喝水来达到“稀释”毒性的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的药物都要用白开水送服。由于有些药物特殊的起效方式,服药时如果用水送服,会降低药效,因此应少喝水或不喝水。
如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等保护胃黏膜的药,服用后在胃内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这样胃黏膜才能免于胃酸侵蚀,慢慢长出新的组织把溃疡面填平,增加保护和抗溃疡的作用。因此,此类药物在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乳汁、碳酸型饮料和进食,否则会影响疗效。
(《健康文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