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病人,因为血管堵塞,需要住院做血管支架,当时他就很疑惑:为什么自己平时并没有“三高”,又补充了很多抗氧化的营养物质,可还是得了这样的病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主任洪忠新收到北京电视台邀请,为我们揭秘了很多慢性病形成的病理基础。 它和咱们的日常饮食密切相关,尤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主食,如何科学的吃主食,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吃健康食物就一定健康吗 先解决文章开头病人的疑惑:那位病人一直的饮食习惯都很单一,在美国由于工作繁忙就吃单一的快餐,回国后就天天吃水饺。 可能大家觉得吃水饺也是挺健康的,吃健康的食物怎么还得病呢?问题就出在他光吃水饺上。这种不均衡的饮食习惯造成了疾病。 膳食平衡提倡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是50%到60%,蛋白质比例在12%到14%,脂肪比例低于30%。 如果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就是说主食吃的太多,就会引起慢性病的产生,最终造成三高等疾病。 主食怎么吃才健康 1吃饭讲究量,七分饱就够了 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 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2合理搭配主食 不能光吃高蛋白、高脂肪的主食,要按照平衡饮食的原则,合理搭配。 一日三餐主食的健康搭配 营养学认为,最好的饮食其实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求食物要尽量多样化。 早餐──7:00 1个完整的橙子+1杯咖啡+2片全麦面包+1份西红柿炒鸡蛋 这时你可能还“睡”在床上,可你的胃肠道已经处于苏醒状态,能最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早餐的最佳时间。 加餐——10:30 1根香蕉 此时你需要吃一些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来帮你集中精力、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午餐──12:30 含丰富纤维的蔬菜+红肉类肉食+主食 此时你体内胃肠道的消化积极性已经远不如早餐的时候,所以用餐时需要细嚼慢咽,万万不能一边盯着电脑一边吃午餐。 下午茶──15:30 富含粗纤维的杏仁或葡萄干。 这也是需要立即补充能量的时候,因为你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已经大大降低,不仅思维速度变慢,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开始冒头。 晚餐──18:30 富含蛋白质的海鲜或豆类+主食 晚餐一定要在睡前4个小时解决,这是食物在胃肠道中完全消化吸收所需的时间。 否则带着未消化的食物入睡,不仅会堆积脂肪,你的睡眠质量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专家告诉我们,如果一天脂肪摄入量过多,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就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同时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紫菜、香菇、蘑菇等。 平衡膳食在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只有这样人体营养才会均衡,人体营养均衡才能预防疾病和长寿。希望大家传播这样的观念和做法,把健康带给每一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