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篇】学生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听学生的话!

 青木森森 2016-04-10
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前言

最近很多老师留言:我的学生为什么不听话?我该拿他怎么办?今天就跟您来探讨一下“学生为什么不听话”。
学生为什么不听话?

学生不听话有许多的原因,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说不到学生的心坎儿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行动我们很少做,或者做得不够,那就是倾听。倾听说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真正有效果还真是不容易。因为如果我们不仔细地倾听、不用心地倾听、不专心地倾听,就不知道学生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一天可能有80个问题来问我,我招架不住啊;如果我去倾听的话,学生会给我找很多很多的问题、没完没了的问题?”

有多少的音乐老师内心有这样的想法:你要是安静练琴多好啊,你让我清静清静!
中国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上班族,有自己的事业,每天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只有晚上或周末家人才聚在一起。父母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每天都被一大堆工作的事情塞得满满的。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急功近利,想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并且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听明白了,不需要再倾听下去了,可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梳理,会越积越多,直到有一天父母大发雷霆: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我该拿他怎么办?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而你越来越急躁且无奈,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父母很想让孩子听话一些,但太多父母不知道让孩子听话的秘诀在哪里。有多少父母辛苦努力了一辈子,孩子却离他越来越远。其实这个秘诀很简单,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往往那些最简单的道理恰恰就是秘诀。这个秘诀就是安全和信任。安全度越高,孩子会说得越多、越真实;如果父母回答问题的态度和水平足以让孩子信任,孩子就会听话许多。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知道孩子在信任和安全上是很有要求的,孩子之所以不给父母倾听的机会,是因为他们有顾虑,尽管有时候孩子很想跟父母诉说,但又不愿意跟父母诉说。他们会有许多的担心。

这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在担心什么呢?

就是安全和信任的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担心老师能否很公正地看待我目前的状态。老师总是用是非判断的口气来说明我的问题,很少站在理解的角度跟我交流。比如我说不想弹琴了,他们很少去理解我的苦衷在哪里,他们很少跟我一起分享我的感觉,而总是试图让我没有苦难或者装假没有苦难。
2
我很担心老师的答疑水平。老师说大道理的时候太多,他们总是在说教,我根本听不懂,也就没有照着去做的愿望,而他们还埋怨我不听话。比如他们总是说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才有出息,这话什么意思,不懂!
3
我担心会遭到批判。当我提出一些我认为很正常而老师们认为很荒唐的事情时,我会被带上学校的法庭,遭到一致的批判,我无处可躲、无处申冤。比如我说我讨厌练琴时就是这样的,难道我不可以讨厌练琴吗?老师们真是莫名其妙。
4
我担心老师总是永远正确。我讨厌他们的永远正确,因为他们经常把我弄到勉强口服、心里不服的状态,比如说逼着我吃胡萝卜时就是这样,而我渴望的是心服口服。
其实要倾听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这里有几个简单的步骤。

在倾听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大原则必须要遵守,那就是不管倾听是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倾听就是倾听,在听的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话要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不指导!不管他说出什么混账话,你的任务是倾听,让他说完。倾听就是为了让他把话说完、说尽,至于你的意见和指导那是以后的事情。
那如何保证让他的话说完、说尽呢?
第一条 淡淡的微笑
无论学生在说多么苦闷的事情,你的脸上都不要流露出同情和可怜来,用淡淡的微笑来表达你在认真地听。只需认真地听,不要有是非判断的信息流露(因为还不到时候)。
第二条 专注的神态
当学生很认真跟你说事时,老师最好放下手中的事情,专注地倾听,孩子最起码能从你专注的态度里感受到你的重视和尊重,有了你的重视和尊重,有利于他安全地说下去。
第三条 闭嘴
太多的老师喜欢插话,尤其听到学生说了你认为不正确的话时。请闭嘴,如果你忍不住,你可以点头,可以说一些帮助他说下去的话语,比如:是吗、后来呢、我理解你、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原来是这样啊……
第四条 住手
在听的过程中,老师最好管住自己的双手,尤其是女老师,一会儿拉拉孩子的衣服、一会儿拍拍孩子的肩膀、一会儿给孩子递纸巾……手不要乱动,你的动手很可能对他的倾诉造成打断。请不要做任何打断他的动作,只是帮助他倾诉。
想让学生听话,倾听是第一步,先把第一步做好是前提!
如果你看了有所反思,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OK看下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