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峨眉派武学核心技法修炼体系及原理(三)

 胜武工作室 2016-04-10

峨眉派武学核心技法修炼体系及原理(三)

时间:2015-08-09 17:20:28   来源:峨眉武术杂志   
江华纯
七、峨眉武术技击原则
峨眉武术能成为中国武林一大名宗,它的异乎寻常之,在其优异的攻防原理和对人体潜能的开发。
峨眉派武术认为,技击不仅能制敌,也是一门格斗艺术,要体现出格斗美感。在实施格斗技法时,既要能制伤、制残、制死敌人,还要打得“斯文”、打得“高雅”、打得高明。
技击中任何形式的打斗,皆为踢、打、摔、拿、攻、防、追、退的对立、统一、转换,要解决好这八个字,就必须在时间、空间、距离、角度等要素上形成合理的整体攻防结构,技击中可能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也可能是多人对多人。峨眉派为解决技击这一异常复杂问题,经历代高师、名手实践,创造出优异的攻防原理——网状格斗原理。在其手、眼、身、法、步的每一动静之中,技击动作均由点而线,由线而面,由面而成圆,由圆合成多个圆面,以本体为中心,多个圆面随机交错形成立体攻防网状结构。依三才天、地、人(上、中、下)而扩张成上下左右与四面八方无所不包的多层立体攻防结构。
北派少林为人通晓的攻防层面仍然是上、中、下三路。一般的少林僧人,只能修炼三才中的“”人才“部分,只有各房执事以上的高僧,才能够修习完三才功夫。即天盘腾空功夫,人盘站立功夫,地盘地趟功夫。峨眉武术综合了此三才天、地、人攻防特色的多层攻防结构。
20世纪90年代末,笔者恩师王佑辅先生与台湾梅花拳宗师80多岁的张武臣先生相互交流中华武术的原理时,应征了少林、峨眉、梅花拳的核心技法同出一源。
欲使格斗产生良好的杀伤效果,峨眉派武术在修炼过程中,从有形的物质层面上始终将“硬、重、快、巧”四字决作为练功原则,贯穿于武术修习的整个过程。对“硬”的修炼,首先体现在技击风格硬朗,心理对技击残酷性有充分准备,使练功与技击时有忘我的心性,心无杂念。在功法物质层面上对人体贯穿易筋、洗髓修炼(练习韦驮劲、金刚劲),其次要上桩。对“重”的修炼,方法很多,最有特色的是“踩空劲”(技击时,在接触敌手的瞬间,能将全身体重、劲力最大限度作用于敌方身上)。对“快”的修炼则要求内修、静养,首先心空,心空即心无杂念,凝神忘形,此时反应敏捷,才能做到心快打心慢,即反应快打反应慢。其次对招术的每一动静能做到极松与极紧的瞬时转换与招法链接,以及身形步幅的急停、急速起动,反向转换等。对“巧”字决的修炼体现在技击谋略和峨眉派武术的网状立体攻防结构中。
峨眉派武术的格斗理念贯彻勇、猛、智、近、淋五字决。
勇:大敌当前,心理素质要好,不能慌乱,要勇敢,要有战胜一切强敌的信心和勇气。
猛:发动攻击时,要有一种山崩地裂般铺天盖地狂袭而至,且能淹没一切的气势。在冲撞接斗得机的瞬间,将全身的劲力向对手狂泄而去将对手吞没。
智:格斗本质上是智慧打斗,格斗时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是武术家的目的。峨眉派武术认为凡事都要审时度势,合乎天时、地利、人和,反对莽动、乱动,要针对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情况,采用最适宜的战略战术。
近:再好的招法不能作用到对手身上都是枉然。峨眉派武术对“近”的要求是,攻击距离要有把对手打穿的意念,要打得入心入肺,打到前胸,力透后背。
淋:格斗的目的是战胜对手、保存自己,格斗不是打一拳、踢一脚,峨眉武术要求武功家一旦接斗得手,攻击要像海潮一样一浪盖一浪,要像暴雨般将一切攻击手段用上,通过所有的攻击点将攻击能量砸在对手身上,直至解决战斗。
峨眉武术针对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境况,运用智谋、采用不同的格斗方法,前提是要抓住战机。
峨眉派武术前辈说:“动而未形真机也……”“敌不动己不动,敌欲动己先动……”即是说当敌欲动,而未来得及使用攻击动作、身、形、步、法的位移也未来得及变化时,是攻击敌手的好时机,敌方不动己方不要妄动,敌出现想动的念头而未动时,己方要抢先攻击。这里有一点须特别注意,当感知敌方尚在欲动,己动又未成形的瞬间,从己方来说,正处在思维念动与位移动转换的瞬间,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无数种攻防变化的 情况面临着作出终极的抉择、这是格斗中最难把握、最关键的时刻。峨眉派武术除通过有形的击物,捉对、喂拳、引拳实战训练解决外,特别强调静修、静养、心空、激发灵感获得预知能力来解决。因为当己方发现战机时,意味着已经失去了稍纵即逝的机会,抓住战机意味着针对敌方将要出现的机会做到适时恰到好处的一击,并完成这一击,这需要平时锻炼下意识本能出招,用人的灵感预知才能做到。
峨眉派武术与敌交手时,不仅要靠自身的功力和格斗技法,还要遵守行之有效的技击原则。
1. 逼引敌动。峨眉派武术打动不打静。技击中最难得是得机,战机是等不来的。而是靠逼迫和攻击打出来的。峨眉派武术认为,技击之要全然于把握先机。无形是无穷变之母,有形是无穷法之始。敌方处于静止未动时,隐含着无限杀机,此时攻敌,很容易受制于敌。欲将战局引向有利于己的方向,就要想办法打破敌方这种静而未动的态势。这就是用动作或身体位移,眼神逼迫,诱使敌方做出应答动作,一旦敌方动形,敌方静而未动的态势就被打破,无限杀机随之转变成有限的战机。
2. 得机而入。技击中所有的战机都是稍纵即逝,一旦战机显现,要毫不犹豫对敌之空当发动攻击。
3. 有意无意。技击中充满着诱骗、欺诈。佯攻是技击中常用的方法,此时出招不是为了击敌,而是为了逼迫引动敌形,此时出招的攻击要逼真,使敌感到威胁而难于作出正确判断,延迟敌方的大脑反应,从而为攻击寻战机,当敌方对己方佯攻出现瞬间的犹豫和迷惑时,佯攻就应变成一次真实的攻击,这就要求己方要保持一种“有意”和“无意”的意念与状态。
4. 引进落空。技击中攻击距离存在有效距离和无效距离。如若己方抗打能力强,闪化轻灵,移形转换灵敏,就可以在格斗中故意露出空当,诱骗对手进身,进入我能痛击敌方的有效距离,由于敌方攻击已经开始,招术与劲力和身体的形态已经暴露成一个极短的攻击形,此时敌方要想克服惯性转换换成防守,就会出现一个可为我所用的时间差,当然为我方痛击敌方完成了战机条件。
5. 巧打突击。人体构造每人都相同,有些部位厚实,有些部位薄弱,有些转动不便,这些部位与人体肌肉骨骼构造有关,需要在武术修炼中学习并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技击中使劲用劲的方向、大小、长短变化则需要武功家在训练与实战中去体验和积累经验,技击中可根据这些规律突击巧打。攻敌无备,捣虚而入。
6. 闪化打。峨眉派武术认为技击中对手不会一成不变,各有绝活,不要被敌方牵着鼻子走,而要以我为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针对敌方发动的攻击,可采用不接触防御,通过变换角度,转换方向,移动步法,使用长距离攻击动作压迫敌方短距离攻击动作,或移形换位,不招不架,就是一下。
7. 埋伏打。技击如同打仗,只不过是单兵作战,战局形势千变万化,攻防转换瞬间移位。所谓埋伏打,就是在技击中为敌方准备了陷阱,敌方一旦进入我方预定的圈套,我方即可将敌击溃,需要指出,埋伏打不能靠常规思维完成,只能靠武功修炼中得到的预知能力和形成的条件反射动作共同作用方能完成。峨眉派武术在具体的格斗招术中,独有的勾、挂、挑、刨技术为埋伏打准备了异常高效实用的使用方法。
勾、挂、挑、刨是典型的正反圆弧运动,可长、中、短距离交错,亦可左右、上下复合交错,就如同攻与防转换的“桥梁”,在沾接敌方动作的一瞬间,因受力为切线原理,不仅能极大地化解敌方的劲道,亦能改变敌方攻击动作的方向和作用点,还可瞬间反守为攻,反之,亦能瞬间转攻为守或重复转换,攻守同步。其中的勾手,与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的勾漏手有异曲同工之妙。
8. 等桩打。技击中大敌当前,功力旗鼓相当,这就需要小心摸清敌方的虚实,不可轻易出击,可以等待敌方进攻后,还未做出下一组攻击,中间出现的空当和时间差反击敌人,此时进攻与防守是分段进行的,又叫做分离式打法。
9. 封堵法。技击中处在中远距离冲撞接斗前,敌我双方出招互相攻击都必须要运行一段距离。在攻击距离不到作用点一半的时间段,攻击者的劲力不可能达到最大值,特别对长距离攻击动作更是如此。我方可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用动作、身体或身体与动作结合向前猛冲,抢在对手劲力未达最大值前,封堵对手,形成接触性防御,由于敌我双方相向运动迅速接近,缩小了我反击敌方的时间,从而形成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有利态势。
10. 攻守合一。对于修炼到较高水平的武功家,技击中的时间概念往往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因素,攻守合一最大的好处是节省时间和对手来不及反应,从而无法做出合理的应答动作,攻守合一的技击效果要有两个前提。
一是大脑智能被开发出预知能力和能产生技击灵感。二是技术动作已形成条件反射本能出招。此时,攻即是防,防即是攻,攻与防同时完成,又叫整体性打法。
11. 矛盾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将水倒入什么形状的容器,水就变成什么形。在技击中,有时需要闪躲,有时需要硬接,有时需要直进,有时需要疾退。看似矛盾,其实恰好是利用矛盾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这一原理。兵法说:“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12. 绝地返生。技击中总会遇到强大的对手。遇强手,可能被迫进入一种失败的绝境。兵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揭示了绝境亦有可能因条件突发而发生逆转的这一规律,峨眉武术的技击原则就含有绝地返生的败中取胜的方法论(注意不是方法)。当身处绝境时,一定是真实的境况,无法用模仿来设计。此时,已方完全是被逼迫到如此境地,想要靠大脑思维发现空当,再采用某种技术方法改变此种情况绝无可能,只能靠面对危险绝境时,猝然而生的条件反射,本能地应用最合理的招术,方法来实现。峨眉派武术修炼体系中就含有针对身处绝境时的求生训练要素。在人处于绝境时,每人都具有求生的本能,未经训练的人因恐惧等杂念导致思维混乱,观察不清,从而丧失了稍纵即逝的转机。其实,人处在危险的绝境时,在失败未形成败局前,只是显现一种败势,尚有一线生机,能否抓住此一决定生死的瞬间转败为胜,创造奇迹,这是峨眉派武术要解决的绝地返生的问题。只能靠平时在训练中修心养性,形成能迅速排除杂念的本能,并在战略、战术训练中启发灵感,在潜意识中储备绝地返生的意念和能量。在真出现绝地危情时爆发,此时,爆发包括亢奋突现,节奏突变,野性突发,杀新突起……凭直觉预感本能的发挥,不仅如此,反攻还必须具备杀伤力,能产生一击必杀、不可逆转的效果。
13. “疯”打。对于在非常态下由潜能激发出来的爆炸力,则只能靠心武同炼求得。爆炸力从何而来,各门各派有不同的经验和理解,获得爆炸力以及应用爆炸力的方法也各有其训练途径,但绝不能仅从常规肌肉训练中得来。 
峨眉派武术对爆炸力的获得,要求武功家在技击时能排除杂念,抑制潜意识,此时攻击的欲望骤然而生、仿佛燃烧的血液在每一根血管中沸腾,每一根毛孔都在技击扩张,大脑的显意识就是控制住在没有必要攻击时,使攻击储备能量,一旦得机,攻击开始,显意识就要立即转换成潜意识涌动,从心底最深处激发唤醒人的原始动物野性爆发。此刻,攻击者到了不顾一切,横扫一切,把任何阻挡者撕成碎片吞没后,仍不满足的疯狂欲境,这是峨眉派武术在超常理念指导下由潜意识激发出来的非常态爆炸力。
14. 控制。这是峨眉派武术修炼到神明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在下一节中详述。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吸收了大量有用的峨眉派武术技击思想和训练手段,取得良好的效果。至今,经由笔者训练的学生几乎垄断四川省散打擂台大赛冠军,蝉联全省散打团体九连冠。四川一半以上的散打冠军经笔者训练过。特别是1999年参加浙江台州举办的国际武术擂台大赛上,笔者带领6名学生代表四川参赛,这6名学生皆为业余选手。在与众多专业散打选手的比赛中,6名学生全部进入前5名,夺得一项亚军、一项第三名、一项第四名,三项第五名的好成绩,其中何光荣后来成为全国冠军,现为全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效力四川散打专业队。(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