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纹病发病规律】 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发育及形成分生孢子适温28-30℃;形成分生孢子器适温30℃;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8℃。苗期潜育期3-5天,成株期7-10天。田间气温28-30℃,相对湿度高于80%,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连续阴雨,此病易流行。此外病情与栽培管理和品种有关,一般多年连作或苗床播种过密。幼苗瘦弱,定植田块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发病重。 茄子褐斑病
【褐斑病发病规律】 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下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分生孢子萌发经伤口或气孔侵入,潜育期7-8天,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致病害不断加重。该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4-28℃,相对湿度高于85%或连阴雨、多露利其流行。 【褐纹病和褐斑病区别】 1、茄子褐纹病在成株期叶片和果实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轮纹状灰白病斑,尤其是后期果实上出现较大块的黑褐色凹陷病斑,且病斑上出现清晰的轮纹,病斑具有褐色边缘,中间灰白色。因此,确诊褐纹病的要点就是凹陷病斑和清晰轮纹,专家提醒大家还要注意最重要的一点:在斑点上可见黑色小粒点。当然,生产过程中也会遇到非典型症状,不同栽培方式和季节茄子感染褐纹病的症状有所不同,叶片病斑浅灰色、不规则,叶背面没有霉状物,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看出病斑中心有模糊的轮纹,这也是褐纹病,这种现象与棚内高湿环境、温差大的生长环境有关。 2、茄子褐斑病与褐纹病仅一字之差,它强调的是“斑”,不是“纹”,因此区别褐纹病与褐斑病的关键就在这,褐斑病叶片病斑是没有轮纹的。此外从病斑颜色上也可以加以区分,褐斑病病斑颜色呈红褐色,十分鲜艳,而褐纹病病斑颜色浅褐或灰白,紧紧抓住这两点就可轻松识别这两种病害。 【防治方法】 1、实行2年以上轮作。 2、复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 3、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把植株下部老叶打去,增加通透性。 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底肥增施有机肥4-5吨,每亩(667平方米)施尿素70kg、重过磷酸钙37kg、硫酸钾25kg,影响茄子三因素依次为钾>氮>磷>钙。此外从开花到采摘后期每隔10-15天要冲施一次嘉美金法利,果实大小均匀,颜色亮丽,同时叶面喷施嘉美脑白金2-3次。 5、茄子褐纹病和褐斑病在实践管理过程中用药类似,可以选择:苯醚甲环唑、代森锌、百菌清、腈菌唑*锰锌、多抗霉素等成分,平时预防可以选择喷施扑海因或者百菌清都可以。 本文章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原创,有转载者请注明! |
|
来自: 美美的添 > 《大棚蔬菜种植,农药,化肥,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