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观点:大众的福利来了!!!!书法=野兽 美女!!!

 我爱的快乐私塾 2016-04-10

      关于书法有两方不同的争论,有以为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有以为篆书是书法的基础,综合而言之,所谓正书是书法的基础,的根本,则可以消除两家之争论。何以言之?篆书是起源最早的书体,隶书只是在篆书的基础上稍加变化,楷书是对篆书和隶书笔画和结构的丰富与完善,而行书对楷书的速度化处理,使得楷书是行书的基础这个观点得到一致认同。对于草书,线条的质量要求毫无疑问把篆书的地位提高到重中之重。



      书法有两个重要方面,即笔法和结构,对于结构,不管篆隶楷行草,结构的流变显而易见,而对于笔法,五体的演变却隐晦得不易察觉和理解,以至于“江湖书风”根本不谈笔法中的力度。

      对于笔法,这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时间概念是笔法中最根本的元素。这里讲的时间概念,即一种力度。毛笔在纸上随着时间的运作会产生一种张力,这种力度的体现既是一种物理学的体现,也是一种心理学的暗示。说物理学的体现,是因为人的身体之力通过毛笔的传导作用,在毛笔的运作过程中体现在纸上;说心理学的体现,是因为毛笔在纸上留下的书法线条呈现给欣赏者眼睛的是一种心理暗示,一种心理上张力的感受,这种张力的感受因人而异,有丰富学养的人对这种时空张力的感受特别深刻,而对于书法一知半解者可能对其无动于衷。


       笔法的时间概念是力的概念,这是中华民族书法成为书法的根本,可以说,没有力量的“书法”根本就不成为书法。而笔法的空间概念,即书法线条的形态,比如楷书中横有横的形态,竖有竖的形态,撇有撇的形态,捺有捺的形态,“永”字八法的八种笔画形态也重点概述了书法中笔法的空间概念。(但是,“永”字八法也涉及到笔法的时间概念,即力度问题,如侧法,点如高峰之坠石,勒法,横如千里之阵云等等,不仅让人们可以观照到点、横的形态,而且可以体会到点、横的那种力量。)

      明白了书法中笔法的两大要素问题,我们就不难回答初学先学什么的问题了,对于许多人困惑的问题,初学先学楷书还是先学篆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对于大众而言,唐楷(特别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是初学书法的首选。)是初学书法最易接受的对象。不可否认,今天,大众最易接受的,也是最容易看懂的当然是唐楷了(当然不是真正的看懂,只是一眼看上去方正美观)。无可否认,楷书经过唐朝的法度化,其笔法和结构已经达到十分严格和规范的地步,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严格遵循这种法度,按部就班,是最容易从心理上接受的,只要勤加练习,对于唐楷的笔法形态和空间形态都能做得十分好看。但是,进一步的问题在于,我们学习了唐楷,是否就真的对书法的笔法了然于心中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里就要回答关于篆书篆法的问题。篆书,在五体之中是最早的书体。不能怀疑,篆书的笔法和结构与其他书体相比要简单。但是这种简单主要体现在笔法中线条的形态上,(对于结构的简单理解也不能狭隘化,篆书,尤其是大篆,结构在各地区甚至在各种帖中都变化万千,我们说结构的简单只是从文字学上来看的。)篆书的笔法中力度问题要求很高,可以说,篆书正因为其结构和笔法的形态简单,才特别讲究其力度。而对于楷书,因为其笔法的形态之美可以掩盖其笔法中力度的不足,因而大众中的楷书便不再停留在对楷书力度的欣赏。(但是,关于颜真琴晚年的楷书,如《颜勤礼碑》,初学者笔画容易臃肿,这既是笔法中力度的不足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楷书的美观。这就是颜体晚年楷书多篆法的原因,因颜真卿楷书从早年追求笔法中形态的优美转变到晚年追求笔法中力度的苍雄之美。)


       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先选择楷书学习,以初步建立书法的笔画形态和结构形态基础,而后勤奋于篆书练习,以加强书法线条的力度学习。初学者学习书法也可以从篆书开始学起,先把线条的力量提上去,然后沿着五体书法演变的顺序学起,把笔法的形态和书法的结构加以完善化和复杂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