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酒的乐趣,微醺的旅途

 鹭岛棍客 2016-04-10


池莉的《熬至滴水成珠》里有篇文章提到她在苏州旅行时,偶尔在一个老字号店里发现了一坛沉封很久的花雕,用的是古鉴湖水,一下子大快,决定买下。20斤的花雕,只是因为一个念想,老水老坛老店,懂行的老板,一见如故,别人觉得她识货,像遇到知音,卖的时候还在念叨,就这么一坛了啊,卖了就没有了。卖的人真心恋恋不舍,买的人痛快,一大坛240元,与同行的友人拎着一个大坛子,计划着:怎么样消灭掉这一坛酒才算不辜负?月下?深夜?水边?楼顶?配什么菜式?与什么人喝?越想越兴奋,旅行途中这些意外之获实在是令人快意。当时看了这段,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店家炒上俩小菜,用青花瓷碗倒上花雕,放上昆曲,在江南庭院里一醉方休。


曾经去江南小镇旅行时,遇到的最好玩的方式就是月上柳梢头上时,当地几个懂行的文人租上一条旧旧的小船,带上一瓶小酒,几样小菜或是茴香豆,边划边饮边聊,薄如蓝纱的夜色,江河清冷寂静。穿桥走洞,行到开阔处,泊在河中央,诗意盎然,举杯邀明月,实在是不可多得。




青岛啤酒最好的喝法是去街边小酒馆里打现成的散啤。青岛地道的喝法,是用袋子拎着,边走边饮,再去海鲜市场买新鲜爽口的海鲜,找一依山靠海环境清静的酒馆请别人代加工,喝着啤酒,吃着海鲜,听着爵士乐,完全不一样的放纵感受。


听过最开心的段子,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女人去贵州旅行。她是大气之人,随意地走,走进敞着门的山民家里,问有饭吃吗?答曰不嫌弃就一起吃吧,于是她坐下与当地山民一起吃饭喝自酿的米酒。喝得尽兴了,聊得痛快了,山民们把她当自己人了,不但不收她的饭钱,还送酒给她。人就是这样,你没有隔,人家就没有隔。山里人相当朴实,他们认死理儿。想想贵州的山水那么写意,木楼上挂着的辣椒、玉米,酒后微醺之中,漫步过廊桥,看看夕阳西下,流水淙淙,天地静默,人的心只怕都要化了。




我见过旅途中最快意的小酒是在火车上。对面一个年纪不轻的女人,独自一人,打开一罐黑啤,一碟盐水花生,喝酒吃花生。当时正值黄昏,她一个人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喝酒,很享受的模样,晕黄的光线透过车窗照在她脸上,柔和如水。这幅画面一直在我的记忆里。酒真是个好东西,这是我当时的想法。可恨自己没有酒量,人生少了多少乐趣?所以,我对一些说戒烟戒酒戒咖啡的人,都是敬而远之的,人生再怎么样还是得有些戒不掉的毛病吧?蔡澜先生不就说自己的健康秘诀是“吃肉喝酒不运动”么?


我还听到另外一个故事。三个事业成功的男人,每当感到压力很大时,就几人约好腾出一个周末,带上几瓶相当年份的好酒,找一个三两小时到达的清静山水之地,喝酒聊天,从午后慢慢喝到星星满天。酒越喝越到位,话越聊越起意,等到精气神儿都通透了,再回来,回到现实的琐碎中来。说实话,每每听到这样的场景,我都心生敬意,我认为能找出不一样休闲方式的人都是高人,因为他们不从众,他们连休闲都是与众不同的。




台湾人喜欢骑自行车旅行。有一个台湾导演会在忙完手头的事后,选那么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拎着一瓶红酒,找一个无人的海滩,安静地坐下,一个人悄悄干掉一瓶红酒,看着太阳在海平面上一点点沉落下去。他说这时的海像沉默的老人!等他的红酒喝见底了,就一个人晃悠悠地回去,压力?每个人都有,但是人生到处就是出口。自己偷着乐吧,这是一种能力。

作者|子沫  编辑|微醺之美小美酱


主讲烈酒鸡尾酒和葡萄酒,偶尔讲讲酒吧餐厅
努力挖掘一切有关美酒的生活智趣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除了美酒美食,我们也关心这样的情怀和生活态度
ID:weixunzhime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