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书画美学

 d大羊 2016-04-11












漫谈书画美学

“书画一理,其用笔正同,不能求异。故一点一画能尽其趣,千岩万壑只在间架结构中。”论其书画总将它与大自然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学书学画虽至今未绝,然而恐怕少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胸中即使有丘壑,未免也已在染上了尘滓。“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若水无源,必然是死水一潭。为了不使心中的水成为一潭生了锈的死水,于是需问源——置身置心于天地万物之间。






天地之间有纯净的万物,它有令人遐想万千的魔力。这是因它的美,一种天成之美,幽深而博大。它是由自然集结了时间的洗礼凝聚而成的。犹如得天地滋养后的玉石那动人心魄的绝美光彩。这种美未经雕琢,因而显得愈加自由质朴天真。它可以感动任何一个人,即使心如磐石之人也为之动容。美的感受在这有灵性的自然之间被供养着。因为对天地间的美的无限向往,于是文人墨客在写诗作画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将对天地间的万端感受寄托其中。将书画的美与自然之美连结在一起。“或重若崩云;或轻若蝉翼;异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山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孙过庭以自然的景象感受作比,使对书法艺术的体验形象化了,而且更具有一份美妙的韵外之致。古人谓书画有逸,神,妙,能四品,但这四品是极抽象的,并不能用精确的量来衡量到底高低如何,只不过是一种体悟,一种发源于心的虚幻的意境。这意境可从自然中去发觉,当人的心与自然相契合,得自然的妙趣、境界于心,物我相忘,从而洗去胸中的尘浊,滋养成一颗不食人间烟火的心,一颗可容纳万物的心。于是因心造境,丘壑内营,运之于手,尺寸之间,天地俱在。





丰子恺有说:“艺术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说到人格,总会将它与画品联系在一起。我们总说言为心声,字如其人。虽有例外,如董其昌,他的人品虽有一些为世人所鄙视之处,然而他的字,他的画却往往令人叹服,所传达的意境更是脱俗的。但往往又是一致的。有高尚的人品,超逸的精神追求,在书画中所传达的感受也定是与众不同的。自古以来,那些令人倾慕的高人逸士,在精神信仰上总与佛教,道教思想联系在一起。佛教所宣扬的“万物皆空”,尤其是汉化佛教的重要一支——禅宗,为知识分子所乐道;同时道家的“无为”思想也影响着知识分子们的性格与追求。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他们与世无争,归隐山林,在空灵的自然界中寻求一种心灵的解脱。这种超脱,潇洒的精神自由和恬淡和谐的心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在书画的审美追求上,趋向一种对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空幻虚和的意境美的孜孜寻求。这美或可说是言外之音。在纸绢之间,所见的毕竟只是言的一部分,这言外之音需要联想需要体味,是更幽远的情感和意境。它可能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却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理想化的。它与西方的,带有科学研究色彩的,趋于理性的艺术美是不同的。我们没法真正理解西方绘画的美,西方人也没法真正领会中国书画中的意境之美。地域上的差异,精神信仰追求的各异,产生东西方不同的审美取向。但时间可以缩小地域的差异,而扩大时代与时代的距离。随着历史的演进,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价值观的逐渐变化,审美取向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阴阳之说可谓至情至理,东西方思想文化之间的对比也将它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文化中的阴柔之性,西方文化的阳刚之性,总是发生着互补,从而达到自身的一种更加和谐的状态。虽然在书画的审美上,传统的审美眼光及追求依旧是中坚力量,可这一系列的变化又使这平静的湖面荡起波澜。产生的各种艺术创作,表达美的形式,对美的不同阐述,令人应接不暇。


在对传统和时代的取舍之间,总可以读出这个时代的声音。对精神世界的苦苦寻觅与追求可能已是逝去的时代的微弱余音;对物质欲望的不断升级是大众此起彼伏的呼喊的声浪。如今大概是一个歌舞升平的年代,即使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毕竟有时只是独乐而不是众乐,却又将独乐误认为是众乐罢了。太平年代犹如温室。在温室,没有风吹雨打的伤害,没有烈日酷寒的威胁,因而开出的花依然美丽多姿,美虽易得,却不得不承认它们的脆弱。有的时候,美来的艰辛,需要众里寻她千百度,但可能久远。美也并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引经据典,这样的美是美的化石,是不鲜活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身心置于最原始的境地之中,所看到的完全是它的本色,可以产生的也将是最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或许就是书画里所传达的言外之音,韵外之致。这是心与物的交融,更是穿越时空的人与人的心灵默契。美总是在于不断地发现。古人往往投怀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大自然,以他们的方式感悟自然之美,并托之与笔墨。画纸上墨的有无之间,蕴含着他们深深的遐想。留白处的安排,布局上的思虑,不一而足。形成的画面或显得饱满,或显得疏远,传达出或愉悦或忧伤的心情。宗炳在面对一幅画作时称以“卧游”之。他与这画或许已如知己一般,懂得这画中无限美,因而愿意游于其中,以寄托情思。昔人有烟云的供养而有灵性,我们有丰富的食物的供养而有俗性。于我们,何为逸,神,妙,能,何为雅与俗,除去技术的层面,我们也不过按着约定俗成的美的规则来辨别,人云亦云罢了。这似乎有些自欺欺人,好像《皇帝的新衣》这个童话中描写的,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事实,却都宁愿违心面对假象,也不愿意说出亲眼所见。当然,这大概更因为我们的心中丘壑还未成,烟云还未现,天地还不在。由于这心灵与书画中美之间的隔阻,我们的心虽与他们的心的遥远得互望着,却不可遇,即使在同一时空,怕也只是行同陌路。有人说对牛弹琴,不必用好的曲子,因为牛始终是不懂的。


音乐,是那么的抽象,它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原来抽象的情感。每个时代都有风靡一时的乐曲,潮流。有的可能如烟花,一闪即逝,无处知晓了。但有的音乐穿越了时空,历久弥新,听着《忆故人》的琴曲,心也跟着沉静下来,打开记忆尘封已久的大门,想到了过去的点点滴滴,其实平淡至极,然而回味无穷。淡极始知花更艳,不也说出这么一个道理:平淡至真。这“真”应该便是共通的,也是永恒的。看字品画,不也正如听这些历久弥新的音乐么?其中也有这么一种至真的情感和共通的对美的感受。这些字画是经典,时间不曾将他们抛弃。于是绘画书法家们也总喜欢从经典中给他艺术找出个源流来支撑自己的表现手法,艺术理论。做事情总要讲个名正言顺,这样才能挺足了腰杆子来宣扬自己的艺术,据众人之眼,众人之口,美的书画自然还是美的,原本不美的,看的人多了,忽然也变得美起来。人多力量就大了,美也是会改朝换代。但是时光流转,有许多不过只是时间的匆匆过客,是一次次花的盛开和凋零,不同的是对花记忆的长与短。


我们向古人问源,古人向天地间自然万物问源,为追求那朵可以在记忆中长存的美丽的花。于是乎,穿越历史的苍桑,我们怀抱已沉淀的美重新踏上寻找美的路,走向自然。或与前人相遇,感慨万千,偃仰啸歌;或产生一份新奇的感受,发现一个新奇的世界,是前人未曾有过的。历史积淀而成的美的意境,深沉而又幽远,像浓茶一杯,回味无穷;而在这个时空中获得的新的对美的发现,清新,如品一杯新茶,也充满了新鲜的感受。

美是永恒的,对书画美的探求也应该是无止境的。



 子淵  (毕业于中国美院,学习艺术鉴赏专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