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阅读效率翻倍的阅读公式:3 1 n=N→∞

 长沙7喜 2016-04-11

好未来教育研究院


同样地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每个人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怎样有效地读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挖掘出最多的信息量,读出内涵,引发感悟,由此输出应用和思想,是有一定的阅读技巧的。一般来说,读书方法概括为“书读三遍,其义自现”,读书目的概括为“提炼要义,为我所用。




有效阅读的“3+1+n=N→∞

之“3”

通常来说,对我们有用的一本书,要真正读懂它、用好它,将价值发挥到极大,要经过以下三次阅读。


1、泛读(面读):简言之,就是大概的、全面的过一遍。泛读的要点,在于“概览”,即了解书本或文章的概貌、整体情节,了解整个内容的难易度、跌宕起伏的节点,等等。泛读,可以是全篇读一遍,也可以是看目录,或者是看摘要、简介等等。


2、通读(线读):简言之,就是细细的、带着问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通读的要点,是找出书本或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跑通逻辑,厘清关系。厘清人物关系、事件的发展脉络、过程因果,等等。通读,可以通过画简单的因果图、关联图来实现。


3、精读(点读):简言之,就是找细节,将逻辑线补充完整。精读的要点,是在读细节、抠重点,找出表达手法,“为什么”这样写,其目的和意愿何在。点读,可以做笔记、书摘,查资料,对比阅读灯来实现。




有效阅读的“3+1+n=N→∞

之“1”

这个“1”即为阅读整理报告,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头脑的,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概括性的。三遍阅读完了,这时候相当于把书读厚了,要再变薄,就要将书本或者文章的主旨、逻辑关系、描写手法、思维思辨过程等,归纳整理,使之立体化,然后抽取框架,将书本内容形成“树状”的网络图,根干枝叶花脉络清晰、主次清晰、时间顺序清晰、事件清晰,表面含义及深层内涵清晰。这样,整本书或者文章就印在脑海里了,关键点和重要关系通过枝干来表述,细节相当于细枝、花叶。

有效阅读的“3+1+n=N→∞

之“n”

这个“n”即为拓展,可大可小,可在各个方方面面。重点在于宽度上关联阅读、长度上延伸阅读、深度上比较阅读,纠正或完善不足之处,举一反三,将之前阅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扩招外围、深度比较,形成更多的附加内容。比如背景知识、描写手法、同类别的比较,等。



有效阅读的“3+1+n=N→∞

之“N”

阅读的本意,是“理解、吸收,为我所用”。这个“N”,即为输出、应用。“=”的左边,是阅读“理解、吸收”的过程。一本书,读完了,如果它其中的知识、道理,不为所用,其实就是没必要来阅读的,之前的阅读也是被浪费的。阅读,最重要的目的,是其中的资讯、知识、道理等,“为我所用”,那么这个“N”就是在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不断的应用。应用,可以是在知识体系范围内,比如说写作或表达、交流,也可以是行动上的应用,思想上的改变。

有效阅读的“3+1+n=N→∞

之“

这个“∞”,即为不断拓展应用,触类旁通,将书中的知识、理念、思想等,自由自如地引申应用到可用的方方面面,将阅读的价值最大化。

 

当然,有效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找出“针对个体”有效阅读的方法。以上的公式,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书籍中,必须是要有取舍的。比如简单的故事,只要面读就可以了;获取咨询,点读就可以了;知识体系,则一定是要线读的。如果方法不对,需要面读或线读的时候扣细节,需要点读的时候忘了文章主旨或者逻辑线,那将会极大地加重阅读负担,影响阅读效果。


会阅读,阅读好,是一件难事儿,是要学习的事儿。是要有意识地不断练习、不断训练的。直到自如地掌握其方法,利器在手,事倍功半。




小例子

为了方便理解,用故事举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


孩子小时候,我们都给他讲过《灰姑娘》的故事,孩子第一遍听故事,都会关注故事情节,灰姑娘被继母虐待了,但是最后获得了幸福,这就是所谓的“面”。孩子再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会关注为什么继母会虐待她,仙女为什么要帮助她,灰姑娘获得了怎样的帮助,然后是怎样获得幸福的,这就是在找关系,所谓的“线”。如果再听几次,孩子就会问,水晶鞋、南瓜车,仙女是怎样出现的,12点必须回来是为什么,等,这些细节,这就是所谓的“点”。如果孩子是在自己阅读,那这就是阅读的“3”遍。


然后的“1”呢,就是孩子会反回来讲给我们听,在讲的过程中他或许会加上自己的感受,比如说灰姑娘一开始太可怜了,继母是坏人,我也想遇到小仙女,这些,就是概括总结了。


然后的“n”呢,就是孩子可能会让我们讲同类的故事,比如《白雪公主》,都有坏坏的继母、英俊的王子,但是《白雪公主》里没有仙女,只有小矮人;或者我们会给他讲讲格林童话里的其它故事;或者从道理上,告诉他善良和恶毒;或者从知识上给他拓展公主、水晶鞋、仙女都是什么意思。等等这些,都是内容或者道理上的拓展。


然后的“N”呢,就是孩子给我们反讲、给其他小朋友讲,或者他抓住一点比如南瓜车自由发挥,或者他编出类似的故事,和小朋友就这个故事表演、玩游戏,扮演其中的人物,等等。


最后的“∞”,如果孩子能掌握这些表达手法、自由地运用素材;更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蕴含的意义,自觉地画出善恶,行事从善。那这个故事的作用就极大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