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经典真题

 诗心竹梦 2016-04-11


真题集中突破:

1、(多选题)甲告知女友丙打算弄来乙的信用卡给丙使用,之后甲窃取乙一张信用卡,并将卡交给丙使用。丙到商场消费、购物花去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

B.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丙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D.甲、丙构成盗窃罪共犯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模拟试卷第60题卷二

A项: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本题中,“甲窃取乙一张信用卡,并将卡交给丙使用”,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所以A项正确。

D项:由于甲丙就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事先有共谋,所以,甲和丙构成盗窃罪共犯。所以D项正确。

B项: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由于丙与甲为共谋盗窃乙的信用卡并使用,故其行为属于《刑法》第196条第3款所规定的盗窃罪而非《刑法》第196条第1款和第2款所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因此,该项认为丙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所以B项错误。

C项:根据《刑法》第194条第2款的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行为,属于金融凭证诈骗罪。本题中,丙并未使用伪造、变造的银行结算凭证,因此其行为不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所以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2、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张某与何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5,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某与何某均构成盗窃罪

B.张某与何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第14题卷二

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而不定信用卡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的规定,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本题中,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并最终持卡消费5,000元,其行为属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因此构成盗窃罪。但张某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因其丈夫并未参与张某的盗窃行为,且主观上没有盗窃的故意,根据主客观一致的原则,何某不成立盗窃罪。但是何某主观上有信用卡诈骗的故意,客观上其行为是对人使用,诈骗财物的行为,其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项。


3、甲、乙为朋友。乙出国前,将自己的借记卡(背面写有密码)交甲保管。后甲持卡购物,将卡中1.3万元用完。乙回国后发现卡里没钱,便问甲是否用过此卡,甲否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侵占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第15题卷二

B项: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本案中,甲使用乙交给其保管的信用卡进行购物,应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其他情形,故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

A项:依照《刑法》第270条的规定,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本案中,乙交甲保管的是借记卡而非里面的钱,因此甲持卡购物并否认该行为的做法不是将自己代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

C项: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被害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是判断诈骗罪的重要标准,如果不存在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的事实,则不可能成立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较诈骗罪而言是特别罪名,本题中甲使用乙交给其保管的信用卡进行购物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较诈骗罪,而不定诈骗罪。注意本案中,甲欺骗乙未用过此卡,没有产生新的财产法益侵害,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因此这一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D项: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甲持卡购物,应该可以认定为对人使用,所以不可能构成盗窃罪。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