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志丨除了诗与酒,李白还拥有这些

 汉青的马甲 2016-04-11




酒痴、诗仙、豪气,

这是后人为李白贴的三张标签。

但于李白而言,他一生拥有更多的则是:

远方、知己与侠义。




旅途:李白是个资深驴友


相比起杜甫一辈子的贫苦饥馑,

李白怕是活得太为潇洒、任性了。


24岁时,吟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他只身出川,开启了漫游中国之路:

南及洞庭湘江,东至吴、越,

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

李白到过黄鹤楼,写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看过庐山瀑布,留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也曾游三峡,上泰山,登峨眉,出边关。

于今人看来,李白的确是个令人敬的资深驴友

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千年前,

总共到了206个州县,登了80多座山,

游览了60多条江河川溪,20多个湖潭渊流,

用27年徒步“丈量”了大半个中国。


但凡谈起李白的诗与文,

无论哪一代都会评其:磅礴洒脱。

而李白的这一番大气魄大格局,

也正是源于他了了一生所行过的路看过的景。




好友:李白与他的名人朋友们


李白经三峡出蜀后,在襄阳结识了孟浩然,

这一遇,倒是颇有意思。

在孟浩然极力引见下,

李白与前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紫烟相识,

这位名门闺秀便成为了日后的第一任李夫人。


而著名诗人杜甫,同样也是李白的好友。

值得一提的是,虽常被合称为“大李杜”,

杜甫其实比李白年幼整整十一岁。


常言道:文人相轻,自古使然。

但李杜两位唐诗巨匠确是惺惺相惜。

天宝三年李白离开朝廷,途经洛阳,

在那里认识了杜甫,二人一见如故,亲如手足。

尔后同往开封、商丘游历,次年又同游山东。


两人经常书信来往,诗歌唱和:

李白遭贬时,杜甫写下: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表达了对李白遭诬受害的同情与关怀。


而李白也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中,

流露出了对这位知音挚友的思念之情。

有时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情义,因为这样纯粹,

不论相隔多远,离多久,都不会淡掉。




李白,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畅快淋漓的诗人,

在他的情怀里,除了酒的氤氲与诗的磅礴外,

还有一份弥久深厚的友谊,

以及一个行于脚下的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