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篇文章是作者对《The Power of Habit》这本书的阅读心得。文中所提及的例子和观点均来自于原著。作者查尔斯·都希格是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此书在Amazon刚上市就成为了TOP10畅销书。 这是一篇长文章,用心阅读完全文大概15分钟的时间。但是相信我,这15分钟的阅读一定会让人受益终生。科普心理学,我们是认真的。 作者:袁蕾蕾 USC MSW,来源:什么值得想(ID: Beinsightful),本文经授权发布 01
人每天执行的行为中,有多达40%是基于习惯而非有意识的决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甚至人生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02 有人会怀疑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在何处?对此,书中举了一个名叫尤金(Engene)的老先生的案例。 尤金患了失忆症,除了丢失以前的记忆,他对所有新事物的记忆也不会超过3-5分钟。他忘记了自己的妻女;每次见别人都需要再做一次自我介绍;回到住了十几年的家中也会认为自己住进了新房子;人生对于尤金先生就如同崭新一般,但是脑神经科医生却发现了一些很意外的事情。 他们曾对尤金做过一个实验,要求尤金画出家中的简单地图,可是尤金说他不能记得家中浴室、厨房分别在哪里。稍后,在实验人员做笔记的间隙,尤金起初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等待,接着就起身到了浴室洗手,再走到厨房拿东西吃,最后又回到了沙发上。而当被问到这一连串动作的用意时,尤金却回答他未曾离开过沙发,他的脑中不记得自己离开过。 实验推论是:虽然尤金不记得方位,但是他脑中保留的习惯仍然能够带他走到家中的浴室或者厨房。 他们把小老鼠放入T字型迷宫,当门“咔”地打开时,起初老鼠会小心翼翼地寻找和前进,走到T字交叉点的时候会在往左还是往右的问题上犹豫,直到找到巧克力。 随着实验的次数增加,老鼠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小心翼翼的情况有所减少,并且找到巧克力的几率也越来越高。老鼠脑部扫描显示,在实验过程中老鼠的脑部活动大大降低。 03 行为触发时首先会感觉到一个外部的提示(Cue),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成为一种触发行为的提示,无论是看得见的东西如同食物、广告,或者感知到的情绪,或者一定的时间点等等。 举例说,比如你的闹钟响了。这个提示将会给你的脑部产生一个刺激信号,并且你的脑部将会决定哪一个行为习惯适合当下的情况。 最后,你将因为执行这个惯性行为而获得奖励(Reward) ︰ 比如刷牙你嘴里的薄荷的清新感觉。这次整体的活动又将加强你的大脑对于提示和惯例以及最终奖励的联系。
大脑一旦发现了提示,便会自动开始产生惯性行为,结果产生大脑想要得到的结果。除非你刻意去抵抗,否则很难察觉。 比如在尤金的例子里他还是可以依据自己的老习惯去完成各项动作。找到家中的洗手间或者出门散步,但如果让他画出家中洗手间的方位亦或是回忆起他散步的路径,他反而都无法做到。 实验者发现,实验对象的脑神经反应在习惯形成的前后截然不同。比如在上面提到的老鼠迷宫例子里,起初老鼠会在一听到门打开的声音提示与吃到巧克力时脑神经有明显反应。 但是当完整的习惯养成后,老鼠在听到门打开的声音时,脑中就会同时显示出他已经吃到巧克力的神经反应。 04 举例来说,有的人可能会因为生活中有压力而开始喝酒,而TA发现喝酒之后能变得更加快乐和没有痛感,这样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喝酒的习惯。只要TA心情烦闷(提示出现),TA就会去喝酒(惯性行为),最终心情就会变得快乐(想要的奖励结果)。而要改变喝酒这一习惯,关键就在于人依旧要去回应这种渴望,只是用一些别的方式来替代喝酒。 AA 小组会让参与者们列出饮酒给他们带来的渴望是什么。通常,成员会认为获得放松感以及陪伴感比真正的酒精带来的刺激要更加重要。 接下来 AA 小组将会提供新的惯例行为来应对这些渴望。比如通过去 AA 小组会议来提供陪伴以及获得小组其他成员的理解和关心, 抑或是每当对酒精的渴望难以抵挡时都可以先打电话给导师,从而将饮酒这个行为转换为别的一些并不那么有害的行为模式。 05 当然,尽管上述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很有效,但是当生活中突发的情况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到来时,依旧会有重新饮酒的可能性。 比如说一个已经戒酒多年的人,某一天妈妈突然来电话说自己得了癌症,挂断电话后他可能会直接走向酒吧,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未来的两年里我都会处于酒醉的状态“。 研究表明,旧的习惯是不会消失的,人们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是否会重新回到之前的恶习中还是能够坚持下去,主要在于相信自己一定会改变的信念。 例如,神灵和上帝在 AA 小组的哲学中占有极大的分量,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宗教信仰的部分帮助人们保持信念戒酒。 相信上帝只是帮助这些参与者,同样相信改变他们自己的可能性,而正是对这种可能性的信仰,使得他们在面对这些极端的人生变故时依旧可以坚持自己不去走向原来的习惯。 06 新习惯的建立会让人产生不适,这个时候意志力就对人非常重要。研究证明意志力其实也是一种可以习得的习惯,需要人们坚持不懈地锻炼它。 书中也有提到意志力就如同人的肌肉力量,过于用力会导致人疲惫,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锻炼来提升个人的意志力,就如同通过健身来增加肌肉力量一样。 意志力的锻炼在于加强人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当我们逼迫着自己读书两个小时或者运动三十分钟的时候,我们就在锻炼自我的意志力,控制力以及专注力。不断提升意志力有助于培养好的专注习惯,最终帮助人实现自我目标。 写在结尾:读完这本书,让我觉得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正如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所说的那样: 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有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情感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的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的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微博@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今日头条: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