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医学

 循天园 2016-04-11

       苗医学是指中国苗族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特定地域药材为基础的一种医学体系。苗族起源于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的“九黎”、“三苗”,距今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苗族医药。

西汉刘向在《说苑》一书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后来学者认为,“苗父”实际上就是医术精湛的苗医。民间自古就有“三千苗医、八百单方”的说法,苗族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尤以其内病外治的疗法闻名中外,成为民族医药的一枝奇葩。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贵州--这片夜郎古国的神秘土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自古以来便是药材的主产地。这更成就了苗族医药的疗效神奇,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即收有百中以上的苗药。

  苗药配方有两个法则:“配单不配双”及“三位一体”。“配单不配双”,就是只用1、3、5、7、9之类成单的药物种数配方,而不用2、4、6、8成双的药物种数配方。据说,苗医忌用双数配方,源出于制天命、破均衡、反静止、废旧态、创新序的医学思想。

  “三位一体”,就是领头药、铺底药、监护药三类药物共组成方。领头药是针对病情起主要作用的药;铺底药是对领头药有相资作用的药;监护药是调和领头药、铺底药药性的药。这三类药物共配成方,形成三位一体。“三位一体”,利用事物生成的相资、相制、相征三大关系,在选药、用药分量、制作方法上以及服药方式、禁忌事项等方面,发扬事物之间的良性关系,使药物产生最佳疗效。

  风光旖旎的黔东南州,是中国苗药的发祥地。那里不仅苗药品种多、药效奇、无污染,而且至今保存着原始生态,所产苗药均为纯正原生态植物药。


       苗早期医药活动:巫医合一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样柯地,……,疾病无医药,但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苗族人民喜用铜鼓,用它祀鬼神以治病,是较早时期的情况。

  我国汉族地区在春秋时期,巫与医已经完全分离,但经济科学文化落后的苗族,却比较完全地保存了“巫医合一”的特点。道光《凤凰厅志·风俗篇》载:苗族民间“疾病延医服药之外,惟祈祷是务,父母病则延老者,十八人牲牢为请命于神,谓之打十保护。童子病则延巫为之解煞,名曰杨关。”这种“巫医合一”的方式,用苗族的俗语来讲,叫做“巫医一家,神药两解”,到清代还很盛行,民国《剑河县志》载:“民知尚稚,笃信鬼神,患病者不事医药治疗,惟气灵于巫祝,有跳神走阴诸名色”。民国《兴仁县志》载:“黑苗巫曰密那,遇病延之,杀犬而禳,名曰打老魔。”上述记载很多,除方志外,清·田雯《黔书》载:“苗人……病不服药,惟祷于鬼,谓巫为鬼师,鬼师乘以愚人”。清·梁雪绳《黔苗词》中曰:“寨旁窿岩屋湄边,手携力弩作嬉嬉,病来不解神农药,杀犬屠牛事鬼师。”可见苗族医药中,巫师治疗疾病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历史现象。有的地方延续至今,呈现了十分复杂的情况。

  苗族的巫师,在湘西称“巴对雄”,在黔东南称“相孬嗄”,在川滇黔交界区称“笃能”,女巫又称“迷婆”或“迷那”。苗族在历史上由于苗巫文化的影响而笃信鬼神,日常生活中婚、丧、疾病、节日,都要请巫师主持祭祀仪式。许多村寨都有1~3名巫师、巫师必须熟习各种鬼神的名称、性质和祭祀的方法,会背诵咒语。人生病时,苗巫师对病人施行巫术,称“过阴术”或“望鬼术”,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单纯以巫术治病,除了有心理治疗作用外,一般与医学无关。但巫师是苗族早期社会的一种分工,他们又是本民族最早的知识分子,由于医药经验的积累,有一部分巫师掌握了一些医疗技术,施行巫术的同时,还兼用草药和其他方法治病,后来巫师由于社会地位的下降而衰落了,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分化为职业苗医,但在行医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包含着巫术的内容和形式。

  苗医外治法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起源于巫术,虽然它们已完全脱离了巫术的内容与形式,如苗医的滚蛋疗法,最早是巫师敲蛋占卜望鬼时,为加强其法术的神秘性,将煮热的蛋滚动全身而形成。滚蛋疗法在苗医中广为流传。操作简便,疗效较好。更为独特的是,苗医应用滚蛋后蛋壁和蛋黄的颜色变化以诊断并预后疾病,这同巫师敲蛋占卜有着某种联系,构成了苗医的诊法特点。其他如化水疗法、踩铧口疗法等,也有类似情况。

  另外,在临床治疗中,一些苗医(或病人自己)主张神、药结合,一方面用药治疗,一方面求神请祖。由于对许多疾病的发生无法解释,对危重病的发展死亡无法理解,只好求助于鬼神而与巫“合作”,既彼此利用,又互相对峙,形成“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的局面,据黔东南10个县的调查统计,巫与医并用的现象至今在某些局部地方仍然存在着。

  “巫医合一”是苗族医学发展史中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是由于缺乏科学知识,社会发展缓慢而又极不平衡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说明了苗族医药的形成过程,脱离巫术的不彻底性和复杂性。但对“巫医合一”情况应作具体的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虽然巫术阻碍了医学的发展,但并未吞噬医学的精华,从而阻止医学的破土而出,这是由于苗族医药扎根于山区的群众之中,又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的缘故,不能以此作为否定苗族医药存在的理由。今天,由于苗族文化知识的提高,这种“巫医一家”的状况已逐步解体。


       苗医生病学

  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而这六种因素归根结底都要以毒害力的方式才能致病。产生发冷、口渴、腹痛、出汗、头昏、出血、昏睡、气魄不旺等病征。苗医所讲的病症,多是形象化的病名,如:症、疾、风、痧、惊、翻、仆、经等。病候,是病变症候的简称,也就是疾病出现的症候群。疾病的病候共有17种,即积毒病候、雄毒病候、恶毒病候、疼痛病候、急热病候、急冷病候、内冷病候、火毒病候、泻肚病候、胃弱病候、交环不和病候、亏损病候、风冷气水毒病候、气壅病候、外漏病候、危急病候、混杂病候。


       对疾病的命名及分类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疗"、"铁疗"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 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苗医诊病

  苗医讲的开懵开豆,汉语译为看病,即是诊断疾病。诊病可从多方面获取资料,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主要是考察以下三方面:

  观察气魄的动态,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以及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等方面的异常,以对认定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预后提供参考资料。

  观察人体的汁水浆液血气排泄物,代谢物,病理产物,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各组织的实质等,以索取致病的物质证据。观察病人外在和内在的物质结构变化情况,如察指纹舌象、目色、鼻窍、咽喉、耳道、肛门、尿口、性器、淋巴、炎肿病灶、筋骨皮肉、内脏的形态结构变化等,以对诊病提供结构学的依据。

  通过一分为三的考察,再把有意义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最常见的苗族医药药方举例

  九架内冷蠲毒煎:野菽油根50g,酱草叶后下30g,侧耳根50g,弹匠棰50g,生老虎50g。温内败毒,活血止痛。治冷毒病症。

  三隶虚火蠲毒煎:野菊花、黄花蒿、蜂窠草、毛毛蒿、叶下红、大刺刺菜、地胡椒、紫薇、生老虎姜各15g。退全身虚火,兼退肚架、身架盛火。

  开脑煎:樟木叶、白蒿、香大血藤、薄荷、地党参各式各样10g。提神开脑。

  秒气蠲毒煎:三针刺、大青叶、穿心莲、蒲公英、龙胆草、瓜蒌、广豆根、大黄、厚朴各15g.败毒赶毒,退火散结。治肠伤寒及各种炎肿火毒症。

  三味赶表煎:桂枝、荆芥、黄芪各15克。赶退毒气散郁,治风冷水毒症。

  抗血癌煎:深绿卷柏50克,芮孝帑20克,广豆根10克,人参10克,蜈蚣粉3克。前四味共煎3次,合并药汁,一天服三次,每次用药汁冲服蜈蚣粉1克,连服百日以上。主治血癌及其它癌,肝硬化。

  退气宁耳煎:皂角刺10克,臭牡丹根30克,柑子叶、汇精草、水莲蓬、酱草叶各10克,猪耳一对。先煎前六味,滤汁钝猪耳,加生姜、盐,任食。治耳鸣昏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