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岁识千字,四岁基本学完初中阶段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3年后,没拿到学位,被劝退。 这是一个现代版“伤仲永”的故事。 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怒气冲冲的母亲曾雪梅来到北京,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找车去撞死。 是什么让母亲讲出如此绝情之语?一代高材生为什么却被母亲骂“你去死”? 从以前的“东方神童”到如今被劝退回家,生活似乎给魏永康开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玩笑。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母亲曾雪梅了。“现在只要我走出去,仿佛大家都在嘲笑我。”曾雪梅苦笑着说。 曾雪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曾雪梅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等。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时期,曾雪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后来魏永康读湘潭大学时,曾雪梅也一直跟在儿子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母亲长期过度的悉心照料使得“神童”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北京求学期间,由于魏永康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熟,拒绝再让母亲陪读。然而没了母亲的照顾,魏永康的学习和生活一团糟。 有一年大冬天,他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被所有人当怪物一样盯着。 退学以后的魏永康,不得不整天呆在房间里看书、玩电脑,长期以来的心理自闭让他非常内向,语言表达木讷迟缓,极少与人沟通。 昔日“神童”已结婚生子,仍梦想当科学家 魏永康和母亲曾雪梅的事情引起了媒体关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也曾经对母子的事情进行专题报道。在社会各界帮助下,魏永康已经学会接触社会,成为正常人的一员,目前也已经找到了真爱,结婚生子,成为了一名父亲。 虽然成了家,有了工作,但魏永康一直没有放弃做一个科学家的梦想。2009年初,他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目前,魏永康已经到了南京工作,转行为软件开发。 一场悲剧终于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当中又有多少“曾雪梅”式的家长?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又一代“伤仲永”吗?在要求孩子成绩一百分的同时,却又让孩子丢失了多少童年的快乐?你爱孩子的同时有把他当成一个“人”吗? 希望不要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要让孩子知道,他的世界不只有“读书”这一件事,他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当中,将来要自己面对世界,要学会自己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