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没中毒银行卡也会被盗刷,太可怕了!

 cns6607 2016-04-11



很多人昨天都被央视的一条新闻吓到了:智能手机没有中病毒、甚至还在用功能机的人的银行卡都被盗刷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在网上就像商品一样被人买卖。看到这里,教授惊出了一身冷汗,赶紧登录网银查了下自己的银行账户。还好钱还在,但总感觉不太放心,于是连夜修改了密码,取消了快捷支付,又把消费转账限额设置成了1块钱,还把手机恢复了出厂设置。

银行卡被盗刷本不是什么新闻,不外乎是手机中病毒中木马了,上了不安全的WIFI,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是复制手机卡拦截验证码短信。这些教授早就和大家说过了,不要点击带链接的短信,不要连接公共WIFI,不要在手机上随便安装APP等。这些都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但不用联网也能大规模的盗刷银行卡这个我们确实没有预料到。

有问题的POS机

央视新闻讲到的一个新方式就是用改装过的POS机来获取银行卡的账号密码等信息。严格说来,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新鲜,有些人就会在POS机上安装微型摄像头记录受害者的账号密码。但这一次的更先进了,直接就用改装过的POS机来截取银行卡信息,这种方式其实也需要联网才能实现,只不过受害者不知道而已。


十大电信诈骗犯名单

通过央视这次曝光POS机盗刷事件我们大概可以猜到,POS机盗刷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中招的人不在少数,否则不可能引起一个国家级媒体的追踪调查。就在昨天,公安部已经对10个特大电信诈骗犯发出了A级通缉令,如果能够提供抓捕线索,公安部将会提供每个5万元人民币的悬赏金额。

为什么会被盗?

通过央视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被盗刷的都是普通贷记卡,并且都有较大额度的存款,被盗刷的时候银行卡、身份证、手机都在身上。比如报道中的这位哈尔滨的李女士,她用一张有66000多元存款的银行卡频繁的刷卡消费,结果不幸在被改装过的POS机上刷了一次,泄露了密码,最终导致资金被转走。在这里,李女士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大额存款银行卡当作日常消费卡来使用,安全意识不够高。

李女士的银行卡遭到盗刷后还收到了通知短信,得以及时报案处理,在另外一些案例中,受害者甚至不能及时收到短信,最终很晚才知道资金被盗。比如新闻中的另一位吴先生,他的手机因为中了病毒导致短信验证码被截取,最后五万多元存款被盗刷得只剩下三百元。在这里,吴先生是因为失误点击了短信中的病毒链接才中招的。


还有另外一种更危险的案例,就是受害者已经被犯罪分子盯上了,直接进行点对点诈骗。一些受害者的手机没有中病毒,但是诈骗分子在获得了账号密码之后,会采取接近受害者一公里之内进行验证码短信截取,从而达到转移资金的目的。为了确定受害者地址,犯罪分子有时候会假扮成快递员询问受害者的具体地址,然后再实施诈骗。


如何预防盗刷?

面对集团化、产业链条化又身在暗处的银行卡盗刷团伙,普通人如何应付?教授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良好的资金管理习惯,即便诈骗分子们再厉害,也很难下得了手。 

1锁定大额存款

专门开一张银行卡用来储蓄大额资金,这张卡不开通网银和快捷支付,不绑定支付宝、微信、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不能进行任何网上转账消费,只能进行余额查询,且只能通过柜台进行转账,并开通余额变动短信提醒。如果不放心的话,平时还可以设置一个很低的转账限额,比如1块钱,需要用到大额资金的时候再取消这个限制,用完之后再恢复限额。此外,这张卡一定不要拿去刷POS机和ATM机,不在手机、电脑上登录账号,定期修改登录密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大额资金的安全,防止被盗刷,资金被窃取。


2管好小额资金

开一张银行卡用来保存小额资金,方便日常生活需求。大额资金被锁定后,取款就很不方便了,所以要再开一个小号。这张银行卡可以开通网银、快捷支付和手机银行,可以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ATM取钱、发红包等都可以。唯一的前提是,只存很少量的钱,用来应付生活中的取现需求,并且设置很低的取现额度。


3用信用卡消费

与贷记卡相比,用信用卡网购、刷卡消费的安全性更高,先消费再还款还能让自己的资金增值。如果用的顺手,建议小伙伴们用信用卡绑定网购平台消费、给手机充值,并设定消费限额,定期修改支付密码。这样即使诈骗分子得到了相关信息,要直接获得现金是没那么容易的。


最后要再次提醒小伙伴们,短信里的链接、公共的WIFI和不知名的APP,能不碰最好不要去碰。预防盗刷其实很简单,为了更多人的资金安全,互相都提醒下教授的建议吧。

点一下广告,支持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