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脱垂

 达士通人 2016-04-11

什么是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uterine prolapse)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

什么人群会发生子宫脱垂?

产钳或胎吸困难的阴道分娩人群、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人群、腹部肥胖型者、造成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患者、绝经后老年人。

什么原因会引起子宫脱垂?

(1) 与妊娠、分娩相关的因素:①盆底筋膜、子宫主、骶韧带和盆底肌肉受到过度牵拉,导致其支撑力量减弱;②分娩后盆底组织张力未恢复,导致未复旧的子宫下移;
(2) 长期的腹腔内压力增高或盆底支持结构的萎缩;
(3) 医源性因素:手术造成的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

子宫脱垂有什么症状?

(1) 轻症患者:一般无不适症状;
(2) 重症患者:
1) 基本症状:腰骶部酸痛、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明显,卧床休息症状减轻。外阴肿物脱出后,有些能自行回缩,有些即使经手也不能还纳。
2) 继发症状:
a) 压迫膀胱或直肠引起的相应症状:排便排尿困难,易并发尿路感染;
b) 宫颈和阴道壁暴露在外引起的症状:长期与裤子摩擦,发生溃疡出血,甚至感染有脓性分泌物。

子宫脱垂是否有程度轻重之分?

我国根据检查时,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自子宫下降的程度,分为3度:
(1) Ⅰ度:根据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的距离分位:①轻型:<4cm~未达处女膜缘;②重型:到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宫颈外口;
(2) Ⅱ度:根据宫颈和宫体脱出阴道口的程度:①轻型:宫颈脱出,宫体未脱出;②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
(3) Ⅲ度:宫颈和宫体前部脱出阴道口外。

国外对子宫脱垂还有什么评价方法吗,POP-Q是什么?

POP-Q是国外采用的Bump提出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根据利用阴道前壁、阴道顶端、阴道后壁上各2个解剖指示点与处女膜的关系来界定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与处女膜平行为0,以上为负数,以下为正数。
(1) 0度:无脱垂;
(2) Ⅰ度:脱垂最远端在处女膜平面上>1cm,量化值<-1cm;
(3) Ⅱ度:脱垂最远端呢在处女膜平面上<1cm,量化值-1cm~+1cm;
(4) Ⅲ度:脱垂最远端在处女膜平面上>1cm,但<阴道总长度-2cm,量化值+1cm~阴道总长度-2cm;
(5) Ⅳ度:下生殖道呈全长外翻,脱垂最远端超过阴道总长度-2cm,量化值>阴道总长度-2cm。

怀疑有子宫脱垂时,要做些什么检查?

(1) 判断子宫脱垂的程度并分度:患者向下屏气或加腹压,压住患者阴道前壁、后壁,嘱患者向下用力;
(2) 妇科检查:①注意宫颈的情况,做宫颈细胞学检查;②重度子宫脱垂还应检查子宫双侧是否有包块
(3) 有无继发症状:患者在膀胱充盈时加腹压,观察有无溢尿。

盆腔器官脱垂比如阴道脱垂和子宫脱垂有什么关系?

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盆腔脏器脱垂分为:
(1)前盆腔缺陷: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以及尿失禁;
(2)中盆腔缺陷:包括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切除子宫者);
(3)后盆腔缺陷:包括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可同时合并有肠疝。
子宫脱垂属于盆腔脏器脱垂中盆腔缺陷中的其中一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子宫脱垂有什么关系?

当女性盆底支持性组织因退化、损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能力变弱不足以支持盆腔的脏器时,便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包括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生殖道瘘。子宫脱垂属于其中的一种。

子宫脱垂必须手术治疗吗?

不是。子宫脱垂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根据患者不用的情况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子宫脱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1) 盆底肌肉锻炼和物理疗法:适用于所有程度的患者,POP-Q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可单纯采用此法,重度患者手术后辅以此法疗效更佳;
(2) 放置子宫托:子宫托是起支撑作用的一种工具,适用于除了POP-Q分级为Ⅰ级以外的所有级别患者,分为支撑型和填充型,孕妇和产后也可使用;

请详细解释一下预防子宫脱垂的盆底肌肉锻炼法?

盆底肌肉(肛提肌)锻炼,也称为Kegel锻炼。
(1) 收缩肛门,用力收缩3秒或以上;
(2) 放松,调整呼吸频率;
(3) 重复1)~2)步骤,持续锻炼10~15分钟;
(4) 每天应锻炼2~3次。

放置子宫托治疗子宫脱垂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
(1) 适用范围广,几乎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子宫脱垂患者,老年患者、怀孕妇女和产后都可以使用;
(2) 手术前放置还可以促进膨出面溃疡的愈合;
(3) 较为经济。
缺点:
(1) 造成阴道刺激和溃疡;
(2) 应定期复查,用子宫托可能会造成嵌顿、瘘的形成、出血、感染等;
(3) 需要间歇性地取出、清洗,重新放置。

子宫脱垂的手术治疗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何种人群?

对脱垂超出处女膜并有症状者,根据其年龄、生育要求、健康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1)曼氏手术: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主韧带缩短及宫颈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轻、宫颈延长的脱垂患者;
(2)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3)阴道封闭术:术后失去性交功能,只适用于年老体弱不适宜大手术的患者;
(4)盆底重建术:通过使用吊带、缝线、网片将子宫穹窿部或宫骶韧带固定在盆腔的可承力部位,适用于非宫颈延长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

手术治疗子宫脱垂有什么风险?

(1) 患者因素: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可能无法耐受麻醉、手术的风险;
(2) 手术时的风险:可能损伤周围器官(如膀胱、输尿管、直肠等)的风险;
(3) 手术后的风险:感染、尿潴留等;
(4) 复发的风险:目前暂无一种手术可以保证完全不复发。
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以减少风险。

手术治疗子宫脱垂术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 术后应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外阴和留置尿管的清洁;
(2) 应避免各种可能长期增加腹压的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小便不畅等;
(3) 平时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屏气和重体力劳动等;
(4) 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和盆底肌肉锻炼。

如果发现子宫脱垂时处于妊娠期,有治疗的方法吗?能继续妊娠吗?

妊娠期,可以采取子宫托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产检,可以继续妊娠的。

子宫脱垂的患者不用切除子宫吧?

根据子宫脱垂的不同程度分级,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即使是手术治疗,也有多种术式,不一定要切除子宫的。

子宫脱垂的患者还能怀孕吗?

轻度子宫脱垂是不会影响怀孕生子的,但在分娩过程后可能会加重子宫脱垂。中度、重度子宫脱垂应当在考虑生育前积极治疗子宫脱垂,是可能怀孕的。

子宫脱垂的患者怀孕,要注意哪些事情?

(1)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避免慢性疾病如咳嗽等引起的腹压增高;
(2) 饮食均衡,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3) 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提重物;
(4) 进行盆底肌肉训练;
(5) 定期产检,注意有无早产征象。

生育超过多少个孩子,才会发生子宫脱垂?

发生子宫脱垂的原因与盆腔支撑结构遭到损伤有关,生育多个孩子会比只生育一个孩子发生子宫脱垂的概率增加,但并非生育一个孩子就不会发生子宫脱垂。

有子宫脱垂的症状后,是否可以通过休息、放松等方式缓解?

子宫脱垂的症状,通过休息是可能缓解症状的,但由于引起子宫脱垂的原因并没有消失,所以不能通过休息等方式治好。

子宫脱垂不处理是否会加重?

发现子宫脱垂后应当积极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治疗。引起子宫脱垂的原因没有消失,在一定的情况下,如腹压长期增高、妊娠等情况,会加重病情。

阴道内有肿物,是否必然是子宫脱垂?

不是,应与阴道壁肿物和子宫浆膜下肌瘤相鉴别。阴道壁肿物固定,不会因为患者屏气而下垂,子宫浆膜下肌瘤检查时表面找不到宫颈口。

子宫脱垂者怀孕是否可以选择顺产?

子宫脱垂患者怀孕和分娩都会加重子宫脱垂,如没有其他产科因素不允许顺产的话,是可以顺产的,但产后应积极治疗子宫脱垂。

发现子宫脱垂自己把它塞回去不就没事了吗?

发现掉出来后塞回去并不会治好子宫脱垂,应及时就医并且治疗。

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1)在分娩时,宫口未开全时,产妇不应过早和过度用力;
(2)产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举重物;
(3)积极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
(4)加强盆底肌肉锻炼;
(5)注意营养均衡。

子宫脱垂还可以进行性生活吗?

子宫脱垂可回纳者,可以进行性生活,需注意:
(1) 子宫托为可取出者可以进行性生活;
(2) 子宫托取出后应清洁干净;
(3) 性生活时,阴茎的插入不宜过深过快。

人工流产会引起子宫脱垂吗?

一般不会因为单纯的人工流产造成子宫脱垂。
根据文献报道,剖宫产引起子宫脱垂的概率较顺产低,但并非剖宫产就不会引起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否很容易复发?复发后怎么治疗?切除子宫后是不是就不会复发了?

当盆底的支撑结构受到损伤,经过锻炼和治疗也无法恢复正常时,子宫脱垂会一直存在;复发的治疗方式非手术方式以子宫托、锻炼盆底肌肉为主,程度严重的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修复盆底支撑结构;单纯的子宫全切术不能解决脱垂的问题,如果支撑阴道穹窿的主韧带和宫骶韧带没有重新固定的话,患者在全子宫切除术后还可能出现阴道穹窿脱垂(阴道断端下降,并达处女膜平面),多发生在子宫全切除术后2-13年,发生率为2-45%。

子宫脱垂会癌变吗?

子宫脱垂是由于盆底支撑结构(一般为韧带和肌肉的过度牵拉、萎缩或受损)不足以支撑子宫所致,并非由于子宫及其附件出现病变所致,所以单纯的子宫脱垂不会癌变,但反复摩擦、长期炎症也存在癌变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妇产科学(第八版)
2. 周艳红,妊娠对盆底肌功能影响及孕期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3. 张艳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4,3
4 张建平等,阴道顶脱垂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4,21(4)
责任编辑:老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