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甲骨文系列(L)

 语言罐头 2016-04-12


 


 

更新:这又是啥字?

==================================================================================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里。这个字的构成部分非常明显——上为田,下为土,与今字的构成并无二致。有田有土才能生活,由于这些条件,形成的居民聚居的地方,称之为“里”。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这个字是“历”字,商人制定历法是为了服务农时,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是两个“禾”字,下半部分是个“止”字,繁体的“历”字作“歷”,腫麼樣,像不像?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陵。此为会意字,表示人登上大土山,有登山之意。因为陵墓多像大山形,因此被引申为“陵墓”的含义。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字,古时乌云密布、闪电雷鸣的场景造就了这个字。是的,它就是“雷”字,左下角是云的符号,中间是一道撕裂长空的长蛇状闪电,而周遭的“田”字又作何解呢?如果你仔细看过远古的青铜器,便会知道这是已经符号化的“雷纹”。如此一组合,变成了魔幻般的“雷”字。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答案——旅。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象众人站在旗下字形。旗是军旗,人指士兵。这个字的本义为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喽~这个字是“旅”字,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六。像房舍的侧视形,两旁有房檐突出,其本意即为“房舍”,后被假借为数字使用。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老。这个字像一个弯腰驼背的老汉,头发很长,手持拐杖。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律,左边为道路,右边是人手持毛笔的画面,表示气魄十足地进行大路兴建规划工作。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这个字并不是复杂,在《古文字类编》中,收录在“劳”字的名下。学者季旭升曾在《从甲骨文说“劳”字》中解读过此字,认为劳本字从为从衣,取象于妇女在火旁缝补衣物,寓义辛劳。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了——麓。《说文解字》解为:守山林吏也,从林鹿聲。不过,与其说“鹿”是声部,不如说是一片有鹿的山林来得更美好。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脸。此字是人脸的象形,其范围是上自眉毛以下,下自下巴以上,左自山根(即鼻根),右至耳前的半边脸颊。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这个有些难度的字,是“令”字,也是“命”字。其上是一个口,下面是一个跪坐之人,表示对下属发号施令。到了金文时,命字的左下角才多了一个口字,表示用口发布命令。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发答案了——龙。许多人都猜对了嘛,这个字即古人对龙的想象象形。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中国上古时期众多民族的图腾;龙又是中国古代王权、皇权的象征;龙,沟通了中华大地历史上不同民族、信仰的人们的关系,今天仍让海内外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今天的答案——鲁。这是一个会意字,作盘上有一尾鱼之状,这个字在古时有嘉美的意思,无疑是从鱼为美味食品的概念得来的,与后来的鲁莽意思完全不一样。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哈哈,来答案了——渔!第1种写法是鱼游于水中之貌;第2个是以手撒网捕鱼之状;第3个,则是拿着钓线钓到鱼的样子!这三种方式,都是在“渔”,其实不难嘛,呵呵!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这是一个磷字,也即“粦”。许多人都猜到了中间是一个人形,四周的四点有人说是汗,有人说是火,其实是点点诡异的蓝色磷光,而中间那个人形,自然也不会是活人了。这个字跟“香”有些类似,只不过周边的点是火光罢了。难道古人已经知道鬼火其实就是磷?其实那时候的粦,应该指的是一种火光。《说文解字》中说:粦,鬼火也。很多人都坚持是“炎”字,也难怪,看上去太像了,不过,炎字的甲骨文,是叠加的两团火,本义是火苗升腾,是会意字,中间并不是一个人形。其实,古人很早就发现磷光,西晋《博物志》中说:戰鬭死亡之處有人馬血,積年爲粦,著地入草木,如霜露不可見。有觸者,著人體便有光,拂拭卽散無數。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这是个美丽的“丽”字。远古的鹿,悠游在田野间,远远看上去十分美丽,尤其是那对大叉角。因此,丽字的甲骨文就以鹿为模特儿,强调的便是这对得天独厚的大鹿角。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公布答案按——力,它是象形字。看起来像古代耕田用的犁:上部弯曲的部分是木制的犁把,下部就是耕田的铁制犁头,古代亦称为“耒耜”。所以“力”就是犁的象形字。耕田是要用力的,“力”字后来就用为“力量”的“力”了。当“力”字被用作“力量”讲以后,古人又创造了一个“犁”来代替。


 

学习甲骨文系列(L)——更新中

 

这个字描摹的是玉石从山中被挖出后,有人爱不释手在赏玩翻看的模样,因而是个“弄”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