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竞争力——打造你自己这款光芒万丈的产品

 Purefact 2016-04-12

许多年前,苏姐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万人以上大型外企MNC的管理培训生。

还清楚地记得,经过四轮的各类拼杀,来到了final round终面。面对着三名非常资深且得体的高级经理人,我一名23岁的学生,坐在宽大舒适的皮椅上。

“Hello Teresa. Could you please briefly introduce yourself?”(你好Teresa,你能否简单做个自我介绍?)

“Thanks for this opportunity. I’d like to present myself as a product. My branding is international horizons, fast learner and team player.”(谢谢给我这个机会。我把自己作为一件产品来介绍,我的品牌是:国际视野、快速学习和团队合作者。)


当我开始做职业生涯咨询、培训后,类似下面这样的问题,不绝于耳。

学生:我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也认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社会实习,为什么还是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职场人:我工作了N年(N>=3),为什么看不到提升和发展?日复一日做些低水平、重复性的工作?

思路:从你自身的角度可能你还不错,跟周围人比比,也说得过去。可是对于企业来说,抱歉,你的独特性、稀缺性还是太低了。如果你离开,他们可以在几天、最多半个月内,用同样的甚至更低的薪水招到一个有类似产出的员工,那么你再扭捏暗示需要升职加薪,也是没有用滴。(Sorry,无情打击了你的小心脏……)



现实一:

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又增加了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一线城市人才济济,竞争压力那又要加上指数级别。

现实二:

听一款职场脱口秀栏目,讲到一个半导体行业的工厂倒闭,带来的失业潮中人们体现出的多元化心态。我们正在经历的增长放缓、技术变革、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 等等,使得一些资深的职场人也不得不面对着裁员、降职降薪、转型、中年危机等等。我们一定都记忆犹新,由于Nokia倒闭、柯达倒闭,一些大型外资企业战略性转移,造成的大量失业人员,伴随的动荡不安和一波三折。

Job security(工作安全性)或许已经过时,你要明白的是employment security(就业竞争力)才是根本。也就是,你能不能把自己打造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光芒万丈的一款产品。也就是说,你是不是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呢?

如何计算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呢?苏姐发明个稀缺性指数吧。这就是个示意,学数学和理工的,别跟我一个文科生掰扯公式,反正你们能明白我的所指就行。

假定稀缺性指数100是满分。当你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年龄、性别、行业经验、职能、职能内的专业水平、个人特长、特殊资源……,可以给自己打出一个分数,这个分数的意思是,如果企业(泛指)雇佣一个职位,你有多不容易被替代。当你达到100分时,你的就业竞争力不可撼动,如果不是你主动另谋高就,企业必然不会辞退你。例如你的稀缺性指数是70,表示你的不可替代性是70%。不可替代性越高的,你的就业竞争力相应越高。当然要考虑你所在行业、职业的特殊性,自己重新加入一些变量,这里只是举例。

公司的CEO,能不能去当保洁员?当然可以,保洁员的工作没太高技术含量。那么保洁员能不能去当CEO?开玩笑呢吧?如果CEO的不可替代性是95,那么保洁员,最多不到20吧。

所以你会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裁员总是裁掉后台部门,保留研发、销售等部门了。当然如果看深入一些的话,其实后台部门,也有需要保留的核心人才。前台部门的低绩效人员,一样岌岌可危。



在打造自己这款产品方面,有些底层误区。

误区1:

名校一定比非名校有优势,在工作的前几年,的确如此。但如果工作以后就停止学习,业余时间用来休闲娱乐,逛街打游戏,那么不管什么名校,在后劲儿上也是不足的。相反,有着持续学习习惯、思考力、行动力的人,才是中长期的职场赢家。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二代”们,比你有钱还比你勤奋聪明多了。

误区2:

我专业没别人好。搬砖的(工程类)就是赶不上写代码的(IT类)、算数的(金融经济类)。那可真不一定。如果把人才市场按照分位来划分,到了85分位以上的人才,基本除了本专业很牛,还要有一些跨界的眼光和运作手法。

误区3:

我颜值低,我爸也不是李刚,所以我没有被提拔。公司那些被提拔的,都是董事长家的亲戚。当然除非你所在的公司是家族企业,否则只能说明,颜值低一定不是你最严重的问题。



现在,请回顾一下自己每天的时间精力分配。

学生:学习、玩儿、吃饭睡觉

没有孩子的职场人:上班、娱乐、吃饭睡觉、周末玩

已婚有孩的职场人:上班、陪孩子、吃饭睡觉、周末玩

好啦,如果这么过下去,除了几年跳一次槽,薪水或职位有可能(当然也看市场情况)提高一点,似乎关于未来也没什么太多悬念。不过你也许偶尔会想的是,我40多岁以后,跳不动了,那时怎么办?

万一经济不好被裁员了,万一和老板一言不合被fire了?OMG,不可想象啊!


请从现在开始,打造自己这款光芒万丈的产品吧。

低头刻苦——能力的修炼

岗位/专业能力:你知不知道自己的工作需要哪些核心能力?在这些方面你是否比别人强,强多少?你的不可替代指数是多少?想方设法,尽自己200%的努力,成为自己领域内,超过90%的人。那你可能会问,我就是一个秘书,我还能怎么努力,不就是伺候老板的么。那人家秘书还分九个段位呢,你是哪个段位呢?

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包括很多,一般来说,具有同样专业能力的人,通用能力的差别,决定了职业发展的高低。比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演讲表达、协调能力、理解能力、谈判能力、解决问题等等。

思维能力:心智模式和思维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和资源,想到才能做到,你每天有额外想些什么吗?是以合理的框架和逻辑去想的吗?你知道如何判断知识经验对自己的价值,在过载的信息中如何聚焦吗?

抬头看路——价值的传递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你还是要付出,没有人是预言家,但你极有可能比别人领先半步一步的。

实践: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到更好,同时具备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万一未来秘书这个职业都不存在了,完全可以由自动化PA系统取代,那秘书怎么办呢?请问你,你有没有别的能力?或许你office用得特别好,又或者你很擅长组织员工活动。刻意培养自己1-2门非本职业所需,或者有一些相关性的技能。

演讲/写作/品牌搭建:自己在专业领域或者跨界运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收获,能不能提炼、写出来?让更广泛的群体知道你,增强自己的影响力?不论你在企业内工作,还是自己创业,人们有某方面的需要,一下子就想到你。比如提到一些关键词,你肯定会想到某个公司,或某个人。

建立连接/成己达人: 自己的专业人脉圈、兴趣人脉圈,一方面扩展影响力,一方面积攒可以共同做事的人脉,未来当有一天当企业与个人的关系发展为“联盟”或者“合弄制”的状态,除了自己,你还能否调用其他资源?


做到上面这两大类之后,给自己一个定位。像苏姐面试第一份工作时那样,回答这个终极问题:如果把自己比作一件商品,你最突出的三个品牌特征,是什么呢?

当你说的出来,也做得到,你就成了一款光芒万丈的产品。


* 本文原载【刘言苏语】,做一个温暖的思考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