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笛美乐】Concerto in C Major for flute&harp | Pat...

 xdcd 2016-04-12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隆重介绍一位小编心中永远的“爱”--Patrick Gallois。如果在收看的您也是一位“大叔控”,那么今天你一定能找到你内心的归属~Patrick Gallois年轻的时候绝对称得上是一位男神级别的美男子。有图有真相!
       怎么样不是我忽悠大家吧~年轻时Patrick Gallois的演奏,岂止华丽两个字来形容啊,骨子里透露的桀骜不驯和随心所欲,经常将我们所熟悉的旋律演奏的面目全非(技术太好了,加花加的过多)。但是,即便是过分的炫技也丝毫不会让人觉得累赘。他自然漂亮的声音传承了Rampal的精髓,华丽到令人发指的技术承袭了拉柳(Larrieu)。所以,请给我一个不爱他的理由~

随着时间的流逝,帅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但是风韵犹存。
       画风转变的太快,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形象上的巨大转变也带来了音乐追求上的变化,Gallois不再苛求炫技浮夸的音乐风格,对音乐的理解更稳重成熟也更加深刻。使用的乐器也由之前的金长笛改为了乌木长笛。

       再之后,似乎光是演奏长笛也无法满足大叔内心对音乐的热情了,于是我们的“男神大叔”去做了乐团的总监和指挥。


怎么样,各位“大叔控”们你们沦陷了吗......那么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莫扎特的经典作品,长笛竖琴C大调协奏曲。无需多说,听听“男神大叔”是怎么玩音乐的吧。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Patrick Gallois 

Patrick Gallois 长笛演奏家家,1956年出生于法国,十七岁进入巴黎音乐院师从朗帕尔(Rampal)与拉卢(Larrieu),两年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毕业以后,嘉洛瓦在里尔(Lille)爱乐管弦乐团担任长笛首席,二十一岁应聘担任法国国家管弦乐团长笛首席与独奏家。1984年离开乐团,开始以独奏家身份闯荡国际乐坛。嘉洛瓦曾经在东西欧、北美与远东地区演出,也经常应邀与罗杰(Pascal Rog)、古特曼(Natalia Gutman)、齐玛曼、林赛四重奏一起参与室内乐音乐节。 

   加洛瓦Patrick Gallois,他年轻时在日本很受欢迎,被封为'长笛王子',在Victor发行了七.八张长笛作品集,录音带为主的时代福茂曾代理,制作为'黄金般的长笛'系列,那时译为'盖洛思',那些日本原版CD在一些较齐全的店还找得到,一张至少450元以上;后来他凭着长笛版的帕格尼尼24首绮想曲被DG网罗,曲目很广,也很喜欢演奏小品。 

        Gallois早期用黄金的长笛,音色明亮温暖也极富色彩,完全承袭他的恩师拉柳,华丽的技巧及丰富的表情确实承袭了rampal。后来进入DG公司后,他在颤音和音色追求上有了明显的改变,音色也有之前的明亮纯净变得温醇质朴,这阶段Gallois的也由黄金长笛改用乌木长笛了。

        Gallois后来加入了NAXOS公司,录制的曲目就更多元化了。十多年前那个曾经在帕格尼尼改编曲中华丽炫技的美男子,已经转变成为了一位追求长笛乐器优美飘逸音色、音乐成熟稳重的中年大叔了。除此以外,Gallois还在独奏以外担任乐团的总监和指挥,不过他的长笛演奏依然为全球的乐迷所沉醉。

《C大调长笛和竖琴协奏曲》

这首《C大调长笛和竖琴协奏曲》K299/297c,作于1778年4月。那年莫扎特22岁,在法国巴黎结识了当时有名的长笛演奏家——驻伦敦的法国大使济尼公爵,公爵的女儿是一位竖琴演奏家,也是莫扎特的学生。此曲是1778年莫扎特应公爵及其女儿之邀而创作,让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儿结婚庆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达其父女的感情良好。此曲是一部祝贺用曲,既典雅又具有生动的表情。这部协奏曲既是长笛与竖琴完美绝伦的组合又是二重协奏曲题材的典型样板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长笛和竖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实际上是二重奏,是两个富有表现力的独特的乐器的相互倾诉和与交响乐队的倾诉。




官方订阅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