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统治者首先要有公天下的思想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4-13

18.统治者首先要有公天下的思想

【原文】君公国一民以听于世,忠臣直进以论其能。君不以禄爵私所爱,忠臣不诬能以干1爵禄。君不私国,臣不诬能,行此道者,虽未大治,正民之经也。今以诬能之臣,事私国之君,而能济2功名者,古今无之。诬能之人易知也。臣度之先王者,舜3之有天下也,禹4为司空,契5为司徒,皋陶6为李7,后稷8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9以事其君。今诬能之人,服事任官,皆兼四贤之能。自此观之,功名之不立,亦易知也。故列尊禄重无以不受也,势利官大无以不从也,以此事君,此所谓诬能篡利之臣者也。世无公国之君,则无直进之士;无论能之主,则无成功之臣。昔者三代之相授也,安得二天下而私之。

【译文】明白的君主以公治国统一民心来倾听世俗意见,忠臣以率直进谏就评定他们的才能。明白的君主不以爵位俸禄私自赏赐给所宠爱的人,忠臣不诬蔑有才能的人以求取爵位俸禄。君主不以私治国,忠臣不诬蔑有才能的人,能按这个道路行事的,虽然没有大治,却合符端正民众的准则。如今让诬蔑有才能的臣子,侍奉以私治国的君主,而能成就功业和名声,是古今所没有的。诬蔑别人的人是很容易就知道的。我想起先王的历史,舜有天下的时候,禹任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任狱官,后稷任农官。这四个读书人,是天下的贤人,尚且只能各精通一事的规律来侍奉君主。如今诬蔑别人的人,服务国事担任官职,都兼有这四个贤人的才能。由此看来,功业名声的不能建立,是很容易知道的。所以排列尊位俸禄厚重无不接受,权势有利官职大无不随从,用这样来侍奉君主,就是所谓的诬蔑才能篡夺权利的臣子。这世上没有以公治国的君主,那么就没有直言进谏的读书人;没有评定才能的君主,那么就没有成就功业的臣子。从前三代君王传授天下,怎么能有两条心去营私呢。

【说明】本节还是讲公天下的问题,统治者首先要有公天下的思想,公天下的世界观、价值观,才会没有诬能之臣。如果统治者、领导人抱有私心,不能以公治国、以公治企,那么下面的人都会效仿,都会存有私心,为自己着想。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尽管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思想。

——————————————————

【注释】1.干:(gàn)《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庄子·徐无鬼》:“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孟子·公孙丑下》:“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荀子·议兵》:“皆干赏蹈利之兵也。”《韩非子·说难》:“伊尹为宰,百里奚为虏,皆所以干其上也。”这里用为求取之意。

2.济:(jì技)《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书·君陈》:“必以忍,其乃有济。”《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管子·宙合》:“毒而无怒,此言止忿速济也。”《老子·五十二章》:“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荀子·不苟》:“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淮南子·览冥》:“杀黑龙以济冀州。”这里用为帮助、成就之意。

3.舜:(shùn)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4.禹:(yǔ雨)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是远古夏部落领袖。他曾经治过洪水。姒姓,名文命,鲧之子。据《楚辞·天问》记载,禹和其父鲧均为神。鲧治水失败被刑后从腹中育出了禹。禹治水成功,娶涂山氏女,生子启。后来启代益为君主,建立了夏王朝,禹遂为夏宗神。《国语·周语下》则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郑语》称之为“夏禹”。相传商、周族人都居住生息在他所敷布的土地上。在春秋文献中,禹的业绩除敷土、治水之外,又增加了划分九州的传说。战国文献中,禹还被崇奉为社神。而到儒、墨两家著述中,禹和尧、舜被推崇为古代实行禅让的三个圣王。儒家编《尧典》颂扬他们,并称禹为平水土的“伯禹”;又将一篇地理名著加工成《禹贡》,作为记载他治水分州的经典。《墨子·兼爱》则宣扬他治水的盛业。还有人编造了他辛苦治水十余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禹遂成了从茫茫洪水中拯救人民的“大禹”,受舜禅位而为天子。

5.契:(xie)殷代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掌管教化。《书·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荀子·成相》:“契为司徙,民知孝弟,尊有德。”

6.皋陶:中国上古人名,相传是舜的司法官。《书·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诗·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孟子·滕文公上》:“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荀子·非相》:“皋陶之状,色如削瓜。”

7.李:(lǐ里)古通“理。”《管子·大匡》:“国子为李,隰朋为东国。”这里用为狱官、司法官之意。

8.后稷:名弃,为姜姓有邰氏女姜嫄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

9.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