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钱 vs 赚钱的事儿

 暖大宝 2016-04-13


来源:头脑特工队(ID:DichQueen)

作者:谢姣姣


-1-


赚钱和值钱的界限有时很模糊。


前几天网上最热的新闻之一,papi酱获得1200万投资。不少人惊呼,“她凭什么值这么多钱?”

再早好些时候,滴滴打车刚进入市场时推出“补贴”方案,不少人惊呼,“它还怎么赚钱?”


我们会习惯性认为,赚钱的事儿必然值钱;值钱的事儿肯定会赚钱。


所以,还没显现赚钱效应的papi酱和最初的滴滴打车被认为“不值”。


但是,在投资领域,对企业、事情估值常用的方法就是npv等估值模型,不仅看它现在的赚钱能力,也要看它未来的赚钱效应。


但是,这中间会出现一个断层:一件事是否赚钱并不必然由它是否值钱决定。


之前接触到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展起来非常迅速,估值随随便便几千万上亿元,但是深入了解就能感受到这些公司的从业者未必有多么逆天的能力,本身的软硬件实力也并不强,甚至远远不如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从基本面上判断,它可能并没有其他行业的其他公司值钱,但是当下它就是比其他的事儿更赚钱。为什么?


这里有一个时间窗口,也就是周期红利存在。


这几年是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样的能力和努力,成就就是比其他领域更多、更快。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头猪可能一文不值,但是它就是能赚钱。


所以,一件事是否赚钱,主要受市场供需和趋势影响,往往还伴随投机和炒作,有时甚至远远偏离其真实价值。


-2-


在金融学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泡沫”。按照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教授的说法,泡沫就是从基本面上来看不健全的商业事业,同时往往伴随着高度的投机性,价格上涨是因为投机者不断买入相信价格不断上涨。


荷兰“郁金香泡沫”发生时,一颗最受追捧的种子可以卖到六千荷兰盾,而同期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小型联排别墅的平均价格是三百荷兰盾,一颗郁金香的种子=二十个CBD的联排别墅。同样的,在中国历史上,猴票、兰花、赌石……都曾出现过天价。人人都知道它不值这么多钱,但是它的赚钱效应当时还在持续。


那么,问题来了,你要不要去做这件事?


它也许不值钱,但是它的确赚钱。


就像去年上半年的股市,每天都有人说泡沫要破了,但是看着指数一天天上涨,胆小的人只能叹息胆大的人越来越有钱。


就像2007年以来一路上涨的房子,房市要跌的声音一年大过一年,但是至少北上广深的房价还是一日高过一日,最初没有下手的人短期内都下不了手了。


这几天看《扯淡集》,里面提到一个段子:泡沫来了,有人每天在说泡沫会破,有人干脆跳到泡沫里游泳,前面的人越来越聪明,后面的人越来越有钱。你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3-


值钱的事儿则有所不同,它是由本身的价值决定,并且价值会随着时间先增强后衰减。


说回滴滴打车的补贴,为什么它不赚钱但是腾讯还是大把烧钱进行补贴?因为它值钱啊。滴滴快递打车,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消费习惯的颠覆,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的市场空间。更不用提背后海量的数据,和衍生市场需求。它之所以不赚钱是它的价值将在未来兑现。


同样地,现在很多电商、移动app……看起来都不赚钱甚至赔钱,为什么还能拿到大把大把的投资?因为在投资人眼里,它值钱。


当我们已经判断出未来的趋势,只需要把该搭建的结构搭建好,把该做的投资做好,剩下的就是等风来。


换一个角度来说,赚钱的事儿更多靠当下的风口,值钱的事儿更多靠未来的价值。但是,任何赚钱的事一开始也可能是值钱的,任何值钱的事儿随着时间也可以变得赚钱再慢慢形成泡沫最后破灭,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格局。


任何一件事、一个行业面临的都是“阶段性机会”,关键是你介入和退出的时机。一个事情不管时间窗口是2年还是10年、50年,你赶上了,并且在它的机会消失前退出了,不管值钱与否,至少能保证赚钱。只要赶上一次,赚上一次钱,两年,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4-


在我初入信托公司工作时,江湖流传着一个“传说”。一个前辈在信托刚刚起步时,从银行系统转到信托系统,恰逢公司举集团之力支持信托发展,投入大把的资源。那时候从业人员又少,很多资源就被分配到前辈身上。过了一年,信托开始爆发式增长,他一下子从月薪万元飞跃到年薪百万。然后,随着公司信托系统发展趋稳,他转身带着当初公司给的大批量优质客户和自己积累的客户跳槽到另一家待遇更高、组建没多久的信托公司,又大赚了一笔。等到我入职时,信托非理性发展的阶段已经过了,价格跟价值基本匹配。


“赶上好时候了”。很多人都这样评价。你说他本身的能力有多强,自己的资源有多少?真不强,也没多少。但是,他提前走到了风口上,自有公司和行业趋势拖着他起飞。不管是运气也好,实力也罢,他都成了“传奇”。


所以,我们在选择一件事、一个行业时,它的发展趋势很重要。同样的能力,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待遇前景可能天差地别。


我知道有很多毕业生面临择业问题时,会纠结,“我到底是应该选一个能锻炼自己的公司?”“还是选一个待遇好的公司?” 


首先,我们要学会多选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味做单选题。很多时候,不一定非得在a还是b,c还是d里选择,我们完全可以既要a又要b,多者兼顾。


如果万不得已只能二选一,我的建议是选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里最好的公司,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竞争优势,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没有永远值钱的事儿,也没有永远赚钱的行业,任何事都是有时间窗口的。


在自己能够选择的范围内,不妨选择最接近风口的公司里最值钱的。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格局提前洞悉趋势,换来换去也容易让人疲惫,那么就选最能提高自己价值的公司。


因为不同于是选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儿,做一个赚钱的人还是值钱的人?当然是让自己更值钱。不论处于什么环境和市场,投身哪个行业和公司,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全力以赴,在一件事上做到极致,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这样,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自己都能坦然自若。


总之,我们要让自己更值钱,去做能赚钱的值钱的事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