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又在微信朋友圈发送了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刚过几秒钟,一个叫“张萌妈妈”的人就给我留言说:老师,真的很高兴通过免费网络公开课的平台认识了你,也帮助了我女儿,非常感谢你分享的独家学习法。 张萌是我两年前所上精英班的一个初二学生,她是一个努力的孩子,平时把课堂笔记都做的很好,只是成绩一直趋于中等。 了解她的情况后我和我的教育团队就张萌的笔记做了一些研究,并由此总结出了一些高效的整理课堂笔记的方法规律。在此以语文笔记为例,希望对各位家长和孩子有所启发。 一 补充笔记 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主要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考虑到时间问题,老师的讲课速度肯定要比记录速度快。 于是所做笔记就会出现缺漏,省略等其他情况。在回忆的基础上,就要及时作修补,才能使笔记更加的完整。 比如说:朱自清的《背影》,老师在讲课之前肯定会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边听边记肯定赶不上教学速度,于是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作者的生平事迹。课后再花时间补充和作者相关的故事。 第二步 及时修改 课后仔细审阅笔记,对其中的错字、错句尤其是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要进行相应修改。从而使笔记内容与教学目紧密相关,笔记也才更加的具有“准确性”。 同样以朱自清《背影》为例,如果在课堂上匆匆记下老师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 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误解,所以课后不妨补充一句:而朱自清的《背影》却表达出了深深的父爱。这样就对文章的主题有进一步的明确把握了。 第三步 编序号 即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并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更加具有有“条理性”。 第四步 分类摘抄 以文字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分析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从而使笔记更加具有有“系统性”。 第五步 总结记忆 在分类抄录基础上经过整理的笔记,已经足够的完美了,但是考虑到以后复习问题。建议再把同类的知识,再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就方便很多。这就使笔记更加具有“资料性”。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 所以有效的整理笔记就显得非常重要,让人很欣喜的是张萌在去年的中考中,语文成绩取得了140分的高分,可见高效整理笔记的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我致力于孩子记忆力,学习成绩的提升,每天也会在朋友圈推送一些和教育相关的文章。如果作为家长的你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遇到什么样的困惑,可以随时和我通过微信取得沟通和交流。 请加微信号(2436931705),免费领取《超强学习能力法》书,我专注于记忆力提升、中小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希望能在教育问题上对诸位家长有所帮助! |
|
来自: janefashion >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