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排除误区,凸显“三性”,科学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一)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5-15

排除误区,凸显“三性”

科学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一)

各位老师,刚才,我为大家上了一节语文课《乡愁》,这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对于这一节上课的评价,我想应该是褒贬不一,各有各的看法。应大会组织方的要求,下面我来谈一谈是我如何思想《乡愁》这一节课的。我说课的题目是“排除误区,凸显'三性’,科学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以期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我以为要上好一堂语文课,要上好《乡愁》这些文章,必须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先说第一个方面——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必须走出的几个误区

现在有一句话很流行——“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即认为“动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于是有人想方设法地终于使课堂从上课到下课都“动”了起来。结果,造成了什么动?一是骚动,二是躁动,三是浮动。有个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甚至引导说,身子站起来,脸颊红起来,眼睛亮起来,头发竖起来,嘴巴说起来,手指摇起来的课堂才是动起来的课堂……我以为,这是最为粗浅的“动”,这只是身子的动,表面的动,形式的动;这样的“动”是一种虚动、伪动、假动。我们应该追求最为本质的动、根本的动、富有内涵的动。那么,什么样的动才是真正的根本的动呢?思想的动,思维的动,思考的动——三思的动才是根本的动。也就是说,要看一堂课是不是真的让学生动起来,首要的是看学生脑子动起来,脑子是发动机,牵一发而动全身,脑子动了,其它的动才富有意义与价值。而要让学生脑子动起来,就必须让学生首先做到沉思、反思,静思暮想,冥思苦想。这就不是表面的体态的“动”了。哪一节富有质量的课堂不是从学生的脑子的动开始的?没有思维、思想、思考的课堂,是缺少含金量的课堂,是缺少内涵的课堂,是缺少生命力的课堂,是浅层次的课堂。

现在还有一句话很流行——“我们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即认为“走出去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于是,我们看到很多语文老师语文课堂上不教教材了。教什么呢?教教辅材料。也就是语文书不好好地教了,而是三下五除二用很短的时间就把它干掉了。干掉后,干什么呢?走出文本。各位,文本是这么轻而易举地走出去的吗?鲁迅的文章你用多长时间教与学才能走出去?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先生的文章是这么容易走出去的?学生语文为什么越来越差?原因之一就是走得太快,走得太急,就是慢不下来,就是缓不下来,造成基础不扎实。我们以为,教学首要的是“以本为本,本是根本”——教学不是急于走出文本,而是实打实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深化文本,精读,精解,精思,举一才能反三,一不举何一反三。语文大师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例子”。确实,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编者精心选择的“例子”,例子都不能理解,请问,如何走出文本?现在,所谓的实施大阅读教学,我不反对,我很赞扬。但我以为,大阅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把大阅读变成泛阅读,假阅读,伪阅读,形阅读。因为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时间的保证,没有时间的保证所有的阅读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最终结果只是浪费时间,而没有丝毫的作用。只有建立在精读、深读、细读基础之上所进行的大阅读才富有意义与价值,因为这样的阅读不仅读了,而且有收获了。诸位,学生跟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哪儿?不是最后一道题目不会做,而是学生的基本功的差距,而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学生今天学的是《乡愁》,请问究竟要掌握哪些东西呢?我以为三点必须要弄清楚,一是写了什么,二是表达了什么,三是怎样表达的。这不仅是《乡愁》要学的,也是所有语文阅读课都必须学的——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这是学习语文的三个基本点。而要理解这三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实打实地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因为本是根,本是源,本是本。只有理解了文本,只有把握了“一”,才能走出文本,才能理解“三”。请记住,题目是做不完的,试卷做不完的,文本是读不完的,但是,基本的、基础的是可以学完的,学会的,学到手的,这就是语文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而事实上,课本的编写也是不容易的,它是编者精心编写、统筹策划、反复推敲的结果,每一篇都有其核心意义和价值,我们理应尊重编者,用好文本。

现在还有一句话很流行——“要切实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提高了“合作学习”,这可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怎样做呢?对变“栽秧式”的坐为“围起来”坐,实施“小组学习”。即认为“围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所以现在你们可以看到很多课堂已经不是独立思考的课堂,而是一上课就要去研讨、交流、展示,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从上课讨论到下课。难道合作学习的真谛就是围起来,就是小组合作?否。小组合作的目的不是展示,而是解决问题,而是共同解决问题,而是集思广益,共同发挥作用,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的目的是通过解决问题来提升自我学习与成长的能力与本领,促进自身与他人的发展与提升。如果小组围起来而没有目的,而没有任务,而没有责任,那显然这种围就是假围,虚围。我们认为,在学习中必须切实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自主学习是根本,合作学习是辅助。我们教学最终培养的是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发展的人,最终我们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鉴此,我们今天读《乡愁》,最终是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声音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来,让学生修正自己的认识来。我常说一句话,不知道当不当——不写下自己见解文字的语文书,不是自己的书。如果只是把语文老师讲的东西,板书的东西,记写到你的书本上,那是语文老师的书,而不是自己的语文书。所以,在课堂上,我总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写下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内涵,讲出自己的认识。“自己”就是体现自主。各位,课堂谁是主人?学生,每一个学生,而不是每一个小组。而要让学生做好主人,必须做到四句话——让学生说主人的话,让学生干主人的活,让学生尽主人的责,让学生干主人的活。一切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做,他才是主人,所以我们要还学习权给学生,给我们提出语文课从学生的读书开始,我从读书开始。同学们,《乡愁》今天怎么读呢?听老师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在学生读过了一遍后,再让学生读,诸位,这样读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最终,学生读的时候,只是跟着老师装模作样的读,无病呻吟地读,因为,你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真正的读书权——提示、暗示、揭示着读书,学生从你的读书中受到了影响,即使他有自己的不同读法,也已经被你的读所替代了。所以,一开始读就应该是学生读,这叫还权于生,还思考给于学生。确实,自主学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但是不是不要合作学习呢?不是,要,一定要。“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更何况,自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甚至错误,乃至不会。那怎么办?解决。如何解决?我们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通过“兵教兵”的方式来解决。今天,学生通过自学《乡愁》,出现了好多问题,我没有“教”,而是把问题推给了学生生,让学生“教”,通过同桌间的“教”,通过前后桌之间的“教”,通过自由行动的“教”,通过全班共同的“教”,最终在“兵教兵”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兵教兵”是方式,是手段,是渠道,不是高效课堂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习《乡愁》的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与提升。所以,“围”“小组学习”只是形式,不是目的,不能因为“围”了,“小组学习”了,就认为我们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的,没有这回事。

再一个就是认为,亮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现在,我们很多课堂都在追求亮丽、精彩、与众不同、引人入胜。特别是语文教师最喜欢八个字——“创设情境,精彩导入”,一定要做到“导不惊人死不休”。拿到一篇文章,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这堂课我怎么导呢?怎么精彩导入呢?怎么能够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呢?怎么能够让评委深受感染呢?他考虑的不是学习目标,不是学习策略,不是学习效果。最终,终于使课堂“精彩”起来了。果然“精彩”了吗?答:否。精彩的是形式、表象、手段,而不是本质、内涵、学生。有个老师上朱自清的《春》,他看他导得精彩不精彩: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吗?他讲《春》他不讲“春”,他讲“夏”。学生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喜欢”。老师不高兴了,我讲《春》你却喜欢《夏》,什么意思?于是,出示投影——夏日炎炎,热死你。学生不喜欢了——谁想死呢?又问,你们喜欢“秋”吗?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老师出示投影——枯黄一片,枯死你;再问,你们喜欢“冬”吗?还没等同学们回答,即出示投影——天寒地冻,冻死你。最后,我们老师水到渠成地问道:“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结果异口同声:春。老师激动万分:“对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春》。去感受'春’,去拥抱'春’,去赞美'春’”。诸位,这就是语文高效课堂?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这个班里的所有学生都喜欢“春”呢?为什么就不可能喜欢夏、秋、冬呢?因为夏、秋、冬都被老师能示暗示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枪毙了。诸位,我们阅读、学习《春》的目的是什么?不是附和作者,喜欢春天,赞美春天。而是感受作者对春天之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语言。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千万不能把作者的情感强加于学生,只能引导学生认识、评判、感悟,只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是让学生做自己主人的表现。假如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那么,就是要教育我们的学生都要喜欢朱自清的父亲了?都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父亲了?否。是感受朱自清的情感,是学习其表现方法,表达手法。对于春天,我就很讨厌,因为春天容易让我过敏,于我不利。

“前置性学习”是现在很多老师看中的学习策略。何谓“前置性学习”?就是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纸质练习。这与传统的预习有什么区别呢?传统的作业可能就是纯粹的预习题,有的是口头布置,有的是纸面作业。而现在预习题增加了教师指导的内容,如目标、方法、程序等等。也就是说,现在的作业形成了一个学习的方案。美其名曰为“导学案”,“讲学稿”、“活动单”。一句话,要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案,认为“案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各位,这种把本来课堂上完成的任务却放在课后去做,这是高效课堂吗?要知道,文本的教学是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国家规定《乡愁》一堂课完成,是不应该包括课前时间的,如果超时,就是违规。我们洋思中学提出六个字的课改策略,那就是“取消课前预习”,一切按规矩办事,国家规定几课时完成,就几课时完成,特殊问题特殊处理。有人问,没有了课前的预习,我怎么上课呢?怎么上课?一切按要求来办。我们泰州市评选特级教师,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备课,然后用一节课的时间直接进行上课,学生也没有进行所谓的预习,比谁能在一堂课内将国家规定的任务完成。这就是按规矩办事。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

一是保证了学习的真实性。请问,学生课前所谓的完成导学案,你们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六个字,“有的真,有的假”。很多学生是假的,尤其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是假的,你要知道,语文老师还能抢得过数理化的老师吗?抢不过的,很显然,所以他作弊起来抄袭起来是一流的,既然是假的,请注意,假的学习提供的是假的情报,假情报还能打胜仗吗?请记住两句话,“学情决定教情,学情就是命令”。学情是假的,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吗?真实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没有今天课堂真实的表现,你是无法使课堂高效起来,所以最后就是虚假的。语文老师最荒唐的是什么?“同学们,你们回去翻译《出师表》”,结果,都翻译了。可有几个真正是自己翻译的翻译的呢?很多都是自己抄袭的,他并不是自己独立、认真思考的结果。有人说,“抄一遍也是好的”,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我们培养的是什么人?诚实的人,不是虚假的人;认真的人,不是交差使的人。取消预习,不做课前导学案,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真起来,这不就确保了学习的真实性了吗?学生连作假的可能性都没有。

二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要知道,做导学案的非仅语文一门学科,语数外理化生等等学科都在搞。请问,这还不把学生导死吗?一门功课时间有限,三门呢?五门呢?八门呢?站在本科角度看,确实不多,仅半个小时,就四十分钟。但累积起来就多得怕人了。举例说,我们今天学习一篇《出师表》,让大家课后去翻译这篇文章,请问要翻译多长时间?表面看来,就翻译一下。实际上,你做做看?不要说是真正自己独立翻译,就是抄一遍,恐怕也需要四十分钟。更何况,学生还有课后巩固性作业呢!

三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有契机的,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学习。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契机就是第一次学习。第一次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尝试欲、新鲜感。因为第一次学习是陌生的,因陌生而好奇,因好奇而探究,因探究而深入。陌生化学习可以更好的促进我们学生更好地学习的状态 ,所以我们应该创造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首先接触一个陌生的学习材料,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是在陌生中学习,在陌生学习中比赛,在陌生学习中探究出新的认识。相反,如果课前进行了所谓的预习,学生的陌生就变成了熟悉,其课堂干劲就大大消减,兴趣就大大降低,因为他会了,因为他知了,因为他能了。而学生学习本就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知到知的一个过程,而现在学生会了,能了,知了,试问,其学习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

四是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诸位,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课堂的高效,不是指课前的高效,不是指课后的高效,是指四十五分钟的高效,是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我以为,高效课堂应该是四句话——当堂学,当堂会,当堂学会,当堂会学。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开始引导学习;下课铃响了,老师走出教室,学习结束,达成目标。这就是高效课堂。我们总看到有些老师在上课前,就让学生端坐在教室里,进行提前学习;进入课堂,进行板书,提出要求。这是典型的霸占学生的休息时间。高效的效的一个含义就是效率。什么是效率?效率等于成效除以时间。显而易见,时间越长,效率越低,时间与效率成反比。所以,我们应该把高效的希望寄托在45分钟之内,而不应该两头延伸,无限拓展。否则,就是低效,就是无效,就是负效。

当然语文课改的误区还有很多,时间关系,我就重点讲四点,其它的,就先不说了。这也是我上《乡愁》所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你们可以看到,我在课堂上有没有做到我所讲的必须排除的那几个误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