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饮料是这样做成的 最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

 dongchang 2016-04-14


【本期内容,由上海神农冠名播出】


导语

喝饮料等于吃添加剂和糖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饮料是怎么来的?食品添加剂和色素的危害是危言耸听吗?今天小七就带你揭开食品添加剂神秘的面纱,理性看待喝饮料那些事。


之前一名化学老师迅速蹿红,网友通过一段视频目睹了一堂特殊的化学课,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段短短几分钟的视频:


化学老师现场制作饮料


看完以后,我们不禁毛骨悚然,绿茶、红茶、鲜榨果汁什么的,除了水以外剩下的都是添加剂?


不少网友惊叹:以后也只能喝白开水了。还有网友顿时下定决心:戒掉饮料。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分类(21大类):

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母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份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固化剂、甜味剂、增稠剂及其它。


基本要求:

  • 经严格的毒理鉴定,保证在规定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 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 进入人体后,能参与人体正常代谢;

  • 用量小、效果明显,能提高食品的商品质量和内在质量;

  • 使用安全方便。


果汁均含添加剂

记者发现,市面上售卖的各大品牌饮料,无一不打着天然水果的口号,消费者看到的是葡萄、水蜜桃、柠檬等外包装,饮料颜色多样。而在饮料外包装的成分说明中也标明了含有的各类添加剂。

有业内人士曾在网上爆料:“这些水果形象是为了让消费者误以为瓶里的液体是水果的果汁,但实际上,很多果汁饮料的真实果汁含量极低,主要成分为纯净水。味道则是由糖、柠檬酸等各类食品添加剂合成”。

与网上的热闹转发相比,食品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淡定。作为食品添加剂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认为:大家对食品添加剂非常反感,但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有了添加剂,才让食品摆脱难看、难吃、难以保存的困境。作为现代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远离添加剂。


所以与其谈虎色变,不如知己知彼

防腐剂: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的添加剂。


细菌细胞结构

防腐机理:

1.使蛋白质变性;

2.酸型防腐剂属于此类,防腐剂通过渗入微生物细胞内,使蛋白质变性并抑制酶类的活性,显示出防腐作用。

3.干扰细胞膜;

4干扰遗传机理;

5.干扰细胞内酶的活力。

防 腐 剂 举 例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甲苯氧化法)

成本低、毒性小、在酸性食品中使用效果好。

防腐效果受PH影响较大。


苯甲酸钠生产流程

甲苯氧化:

  • 甲苯、萘酸钴、空气;

  • 氧化塔,放热反应;

  • 尾气处理(甲苯吸收);

  • 放热反应。

脱苯(将未反应的甲苯分离):

  • 脱苯塔;

  • 压缩空气鼓泡。

蒸馏:

  • 杂质和有机色素。

中和、脱色、过滤

干燥


苯甲酸钠生产流程


山梨酸及盐

化学结构式(2,4-己二烯酸):

CH3CH=CHCH=COOH


生产方法(丁烯醛和丙二酸法):


生产工艺流程:

 

其它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

丙酸及其盐

CH2=CH2+CO+H2→ CH3CH2 CHO→

→ CH3CH 2COOH


影响因素:

  • PH值;

  • 食品污染程度;

  • 防腐剂在食品中的分散状态;

  • 加热;

  • 多种防腐剂共用。

乳化剂


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


物理化学性质:

  • 属于表面活性剂;

  • 具有表面活性和乳化增溶性;

  • 亲油亲水平衡值(HLB);

  • 大豆磷脂(又称磷脂、卵磷脂、加萝乳化蜜)。


它是食用油生产的副产品,除乳化作用外,还用作增溶剂、湿润剂、脱模剂、粘度改良剂、营养添加剂、一种药物。


生产流程:


加水破坏毛油的结合键,使其水化膨胀后凝聚沉淀,离心分离,然后脱水干燥。


生产工艺:


酸味剂


属于调味剂(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香料、辣味剂、鲜味剂、清凉剂等)一种;又称酸度调节剂,它赋予食品酸味,并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它分为有机酸(醋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富马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和无机酸(磷酸)。


磷酸

工艺路线:

磷矿石、硅石、焦炭→炉中熔融、磷氧化→P2O5→吸水→粗磷酸粗磷酸→降硫→除砷→脱色去浊→食用磷酸


生产工艺(以粗磷酸为原料):

BaOH降硫;

H2S除砷;

活性碳、硅皂土脱色去浊。


工艺流程:


柠檬酸

3—羟基—3羧基戊二酸(C6H8O7)


生产方法(发酵法):

淀粉、糖密等→发酵→提取→产品

2(C6H10O5) n+2nO2→2n C6H8O7H2O


其它酸味剂

苹果酸: (C4H5O5)

酒石酸:HOOCCH(OH)CH(OH)COOH;

乳酸 :CH3CH(OH)-COOH;

鲜味剂


增强食品风味,使之呈鲜味感。

L-谷氨酸钠(味精)(C5H9O5NNa)


色素

按来源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化学合成色素:

颜色鲜艳、着色力强、坚固、性质稳定,但有些色素有致癌作用和诱导染色体变异。


天然色素:

天然色素色泽较差但安全性高、还有一定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且来源丰富。


食用合成色素:

上海染料研究所生产的八种合成色素:

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黄、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


在人体内不变化、不被吸收、且易排泄。使用时,从稳定性角度考虑溶解度。耐酸碱性、耐热性和耐光性等。


天然色素

来源: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大多溶于水、酒精和其它有机溶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