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琮的发展与演变之(二)玉琮形式——长高形、方柱形玉琮

 天宇楼33 2016-04-14

 

      根据古籍中对玉琮的注释和吴大徵《古玉图考》中玉琮的造型,尤其是近几年来出土的大量玉琮的资料,概括起来,常见的玉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细小形

2、圆镯形

3、宽矮形

4、长高形

5、方柱形


        今天的重点是长高形和方柱形玉琮。


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玉琮式样较多,造型也有很大不同,良渚文化、石峡文化、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玉琮,其形制基本是宽矮形、长方形和细小形,而中原地区发现的件数玉石琮与此差别较大,有的为内圆外方的素面柱形,有的则作成八角形,并刻有数条横槽;还有的造型近似良渚文化玉琮,如河北平滦县出土的双节玉琮,其外壁的四角同样为去地隐起的凸面,并在凸面上刻有较纤细的浅阴线,但是却没有良渚文化玉琮上的兽面纹装饰。如此之状,可能是中原地区玉琮的特殊形式,或是受良渚玉琮之影响而简化和变形的一种造型。


良渚文化玉琮


石峡文化,玉琮,高22.7厘米、边宽6.6--7厘米、孔径4.8-5.2厘米,广州市曲江县马霸镇是峡遗址105墓出土。



  四、长高形玉琮  

       

        这种玉琮是在宽矮形玉琮的基础上逐渐增节加高而形成的。中间为圆孔,外缘呈方形,兽面纹仍以四角为鼻线,但多为简化了的象征图案。琮的节数据目前国内的资料,最多为15节,高33.5厘米;最高的一件是13节,高35.1厘米,均出自寺墩4号墓。有人认为玉琮是由矮向高发展的,因为在早期墓葬中确实还没有发现10节以上高形玉琮的出土,但长高形玉琮也并非常见于所有良渚晚期墓葬。但在草鞋山、福泉山等地一些晚期墓葬中,就不见寺墩3号墓所出土的长高形多节玉琮。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琮”在社会中的地位及权力作用,更不能忽视当时等级的差别与从的出现,或许正是氏族首领权力不断集中的反映。至于玉琮这种不断增节的现象,可能与“层叠至无穷,高可与天齐”的古代礼仪垒土为台的观念相似。

玉琮,高36.1厘米、射径上6.8-7厘米、下6.2厘米--6.3厘米、孔径上4.5厘米-下4.5厘米、江苏寺墩遗址3号墓。

玉琮, 12节 、射径上7.7厘米、下6厘米、孔径上5.6厘米、下5.1厘米,.江苏草鞋山出土。

玉琮,江淮地区文化,高22厘米,安徽省定远县出土,南京市博物馆藏;

良渚文化,长形玉琮,高39.3厘米、孔径5厘米、15节、上射刻有飞鸟展翅图案,此图案在良渚玉器中少见,但常见于良渚陶器上,现藏与上海博物馆。

良渚文化,十节玉琮,高27.8厘米、上宽7.4厘米、下宽6.4厘米。


良渚文化,玉琮,高8.2厘米、射径上6.2-6.5厘米、下6.1-6.2厘米,两个玉琮为同一件分割为两件,上海青浦区福泉山40号墓出土。

玉琮 ,高29.6厘米、射径上6.1厘米、下5.2厘米、孔径上23.8厘米、下3.4厘米、内孔径上3厘米、下2厘米,江苏武进市寺墩遗址3号墓。

玉琮, 高18.1厘米、射径上7.3厘米、下7厘米、孔径5.1厘米、下5.2厘米,江苏省吴县草鞋山198号墓出土。

良渚文化, 长形玉琮,高18.5厘米、射径上端8厘米、下端7.8厘米、孔径上端5.5厘米、下端5.3厘米,江苏省无草县草鞋山198号墓出土。


良渚文化,玉琮,高39.5厘米、孔径5厘米。


        长高形玉琮的出土资料,尤其是1982年在江苏寺墩4号墓最为典型。此墓出土的玉琮共33件,三节以上者就有28件,琮面均饰有简化变形的兽面纹。除1件琢磨精细的宽矮型玉琮放在头部右上方外,其余的长高形玉琮大多绕在死者尸体周围。而且多数大的一端向上,小的一端在下,与死者的头方向相同,可能是意味着什么或象征着什么。

良渚文化,玉琮,高15.8厘米、直径上端厘米、下端6.5厘米、孔径上端5.2厘米、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乡嘉菱荡遗址出土,现藏于常熟市博物馆。

玉琮,桐乡出土。


  五、方柱形玉琮  


        此形玉琮是宽矮形玉琮的简化,其中央仍为圆孔,外侧则变成了四个平面相接而成的方柱形。一般光素无纹,上下有射,是名副其实的“内圆外方”之玉琮。这种方柱形玉琮多见于中原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和商周墓葬中。春秋战国以下也几乎全属于这类形式。有的还在四个平面上雕琢有鸟兽文或八卦纹等。可以说它是商周以后较为普遍的一种玉琮形状,也是历代仿品的模式。

西周早期, 玉琮, 高7.6厘米、孔径4厘米、陕西省西安市山门口出土。

西周,玉鸟纹琮,长5.5厘米、宽4.5厘米、孔径3.3厘米、厚0.5 厘米,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170号墓出土。

西周晚期,琮形玉佩, 高2.6厘米、直径0.9-1.4厘米,山西省洪洞县水凝堡西周墓地 2009号。


下图方形玉琮均为齐家文化:


----------  END  ----------

本会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