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眼都是友谊沉船事故,说得像真有过友谊一样|友谊|翻船

 黄律师的书屋 2016-04-14

佘宗明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里最大的问题不是“说翻就翻”,而是将言说者带入某种幻觉:说得好像他们跟对方真有过友谊一样。

对那些总被网络流行语拽着跑的人来说,这两天又有新梗来凿脑洞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多格漫画以骤然间铺天盖地之势,刷屏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从闺蜜间的“P图之争”到媒体人、医护工作者、银行员工的“不靠谱下班时间”等,都轻易地将把friendship(友谊)变成“翻的ship(小船)”。

各行各业网友纷纷将“翻船体”改编成与自身职业相关的版本,一时间让“友谊小船的段子说火就火”。

网上时有段子出,各领时髦三五天,但火总有火的理由。“友谊小船说翻就翻”的爆款潜质,就在于其“百搭性”和朗朗上口的语感:什么行业都能用这造句、搞搭车营销,这也造成了传播层面的低门槛,也因为低门槛,故谁都能借此磨磨段子肌——越是极简的东西越容易传播,也是这道理;而顺着该模板衍生的“亲情的火苗说灭就灭”“青春的小鸟说飞就飞”“刚融的资金说没就没”等,也颇具“打次打次”的Rap节奏感。

但光这还不够,“翻船体”引发造句大联欢更重要的原因,是能在职业生活勾画和“感情烟花易冷,友谊易碎”之感喟的嫁接中,表达那种抵达共鸣的心声或无奈:很多人明面上说的是“友谊危机”,实则在说,熟人圈感情维系的“人情递交方式”与职业规范间冲突造成的“社交痛点”。

像媒体人跟朋友“友谊翻船”,不是因总有热点要跟、总有稿子要交,而无法答应朋友约饭的邀请,就是因为有朋友要求“你不是做新闻的吗?帮我把这个料爆出去呗”;医生跟朋友“友尽”,是因为被要求“帮挂个专家号”;铁路员工被朋友拉黑,是因没法答应“帮忙给张票”……

这类痛点具有普众性。尽管被要求帮爆个料、帮挂个号、帮给张票等等,只是对偏奇葩化社交情境的选择性呈现,但奇葩化才能更好地触碰人们的共情能力。就像咪蒙的《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等文章,写得不都是她那些有索取型人格和道德绑架癖的“朋友”吗?

奇葩往往也是流行语跟洗脑神曲内蕴的共性。就像我之前在《“张士超”中了“主要看气质”年代魔咒》里说的,那些神曲之所以总在我们脑海中摩擦摩擦、根本停不下来,完全可从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提出“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理论中找原因:该理论说,人的大脑中有部分信息记忆被相关线索提取,轻微的感官刺激都可以提取这些信息,导致它成为一种不自主或者说是一种无法控制的人体现象。

而流行语其实也一样:它会被人们戏仿、套用,就在于它对大众生活经验的面相有个提炼,并以轻快、戏谑的句式将其凝练化,以奇葩化的原版内容刺激公众情绪,进而导致它能让我们自觉地对其产生心灵感应。

实质上,很多人套用或转发“翻船体”时,想表达的跟真正的“友谊”无关,重在突出那个“说翻就翻”,它针对的是咪蒙式的“我的朋友”也即各种奇葩,包括极品领导、客户等等,而“说翻就翻”恰恰是表明那种鄙夷、恨不能再不打交道的态度。

但“翻船体”作为某种成型的表达范式装置,会让公众在快意于吐槽的同时,也无意识取消对主体“友谊”内涵的考证。我们要吐槽的那些奇葩,真跟我们有友谊吗?若是,说明我们定义的友谊,跟古代管鲍之交、义结金兰式的、以“知心”为基础要件的挚友情谊相差甚远,而成了“认识”的代名词。

也就是说,它会将言说者带入某种幻觉:说得好像他们跟对方真有过友谊一样。

不过也不奇怪,类似于“友谊”“哥们”“美女”等词眼严肃内涵的被消解,在当下很常见:你可能是个女的就会喊“美女”,刚QQ加了个男的打招呼就叫其“哥们”……“友谊”也庶几相似,你兴许跟人家都没交流过,也没一边“交”一边“流”过,可人家就跟你说“咱们这交情”……

当然,也有些“友谊”是熟人圈如亲朋好友间的情感串联。许多人说“友谊小船说翻就翻”时,就内含了渴望被理解的心态,因为这种熟人之间友谊的破裂,跟职业间隔膜和彼此理解的欠奉有关。

以往“‘小李,听说你大学学的是摄影?’‘是的,老板。’‘那好,去给我朋友圈自拍点个赞。’”“‘小雷,听说你大学的专业是流体力学?’‘是的,领导。’‘那好,去帮我倒杯水。’”之类段子,就以“呵呵哒”的方式道出了加载在职业区隔上的理解困境。

而今,“翻船体”则更直接地呈现了这重隔膜之深:在外界乃至亲朋好友看来,医生是白衣天使,媒体人是无冕之王,却不知道,在风光之下,包括他们在内的各行业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限制性因素。因此,转帖成了诉苦衷、求理解的迂回表达。

还有的“友谊翻船”则是因价值观歧异,如杨幂好不好看,《武神赵子龙》和《山海经》哪个更烂,科比和库里巅峰期时谁更日天,究竟哪届群众更不行等等。

这类友谊小船的说翻就翻,是因为触到了“社交痛点”之礁。而这样的痛点我也有,随便列举一个:

“小明,‘友谊小船说翻就翻’是个啥意思”“别让我释梗,解释了就没意思了”“呵呵”——友谊的厕纸在茅坑里说翻就翻,友谊的小卡片在宾馆里说不翻就不翻。

(文章来源:“噜管仲”公号)

责任编辑:黄睿 SN2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