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杂谈中西医【注1】

 竹叶连三世 2016-04-14

                        闲话杂谈中西医【注1】
                             ——差别岂是爬大山

  作者:天路客

  题记:良知,是人间分配的最均匀的东西。因为人人都认为自己具有非常充
分的良知,就连那些在其他一切方面全都极难满足的人,也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
良知不够,想要再多得一点。③【注2】


  经常听到一些“有识之士”为化解(化干戈为玉帛?)中“西医”之间的
“争执”常用的一个比喻:中医“西医”就好比两个人分别从两面爬山,等爬到
山顶时会发现原来中医“西医”是殊途同归,汇合了,只是走的路子不同而已
(很有些教授喜欢这么说,可能是为了显得“高姿态吧:)”)。

  在中“西医”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路数确实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个比喻
却并不恰当。

  中医在中国古代出现并不奇怪,甚至很正常,东西方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
的医学(技术),各自有自己的使命与归宿。

  如果做医学史上的研究,一般可以这样分类:史前期和原始人的医学起源;
美索不达米亚的医学;古代埃及的医学;以色列的医学;古代波斯和印度的医学;
古代希腊的医学;希腊医学的黄金时代;希波克拉底以后的医学;罗马医学;医
学科学的衰退;阿拉伯医学,中世纪初期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医学;中世纪后期的
医学;文艺复兴时期;17、18、19世纪,一直到现在①。当然,还有中国的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中医>)。

  在整个医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有些医学(技术)由于不实用、不合理、
无效消失了,有些有点用则保留了较长时间,总之,大部分最后都被淘汰了,这
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科学的选择。西医(我这里指的是西方的传统医学,在于中
立对应的概念上我一般采用“现代医学”的说法),在其历史发展中也经历了类
似中医的阶段,只是到了希波克拉底时代,希波克拉底学派很快的终结了这种混
乱,希波克拉底也成了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真正的开山鼻祖。

  “……但是,他的确决定了医学历史上具有决定性倾向的开端”①

  “在光辉的希腊时代里,伯里克利给艺术以新鼓舞;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写
下了不朽的历史著作;菲狄亚斯在大理上石雕刻了理想的希腊美的纯正形象;索
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震撼了普通人的灵魂,整个希腊好像是充满了一种朝向崇
高、壮丽以及寻求自由和美好的冲力。这时更产生了一位极其聪明而且医术高明
的医生。这位医生兼名师的希波克拉底,领导着当时的学派和医生,正如上面所
叙述的那些大人物一样,把自己的特征不可泯灭地画在自己的民族历史和艺术上。
他超出了僧侣医学,也超出了经验医学,并使以往数世纪的知识全部理想化。他
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观念,使自己成为古代最重要和最完善的医学人
物。”①

  “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医学知识,并且四处旅行。现在知道他曾去过塞萨利、
色雷斯和普洛庞提斯,可能他还到过像利比亚和埃及那样很远的地方。他在科斯
的学校教了很多年的书,当他死后,他的名气非常大,人们抬高他,敬畏他,甚
至都普遍相信在他坟墓上的蜜蜂采的蜜具有神奇的治疗功效。

  希波克拉底以他杰出的才智和能力赢得了无可匹敌的名声,他凭着关于人类
疾病的渊博的学识,致力于让医生为病人服务,用他的话说,就是“医生的岗位
就在病人的床边”。他向人们表明,巫术在减轻病痛上帮不上一点忙,而必须求
助于卫生和有效的治疗。他将医学引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决定性方向,抛弃了神的
作用,而代之以临床的观察研究。”②

  从此,与巫术、宗教彻底决裂,医学与西医也彻底决裂,“在最伟大的希腊
时代里,经过长期的辛劳,哲学观念超过了希腊人的道德和宗教观念,医学也是
一样,他摆脱了宗教而走向临床方面”(卡斯蒂缪尼《医学史》),走上了正真合
理的医学发展之路,在此后的若干年里一直到现在,现代医学紧密结合现代科学
技术的每一个进步,使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往往得到实质性的提
高与进步。

  与此相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医一直还是那个中医,一直是《黄帝内经》时代
的那个中医,直到现在《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等还是不可撼
动的“经典”。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也许与我泱泱大国的遭遇有关,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是中医3000年来没有些微的变化。

  西医也有经典,但是,这些经典早已经不是作为“临床”圭臬了,早就被证
伪,只是作为发展过程的一个记录而已,就像我们人类用概念范畴记录每一个认
识阶段,这些概念范畴也是要不断地接受检验的。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这些
“经典”现在有的只是文献学上的意义,笛卡尔说:“怀疑就是方法!”我国古
代的荀子也说:“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时候说与
做却总是那么的难以啮合完美。

  由于中医没有证伪能力,其直接结果就是:“经典”越来越多、越来越泛滥,
良莠并杂且良窳难辨。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
病条辨》、《瘟疫论》、还有各种大小“名医”的“治验”法则等等。“学说”
越来越杂越来越玄,无所适从,各有“道理”。例如:体质学说、形神学说、升
降学说、脾胃学说、肾命学说、痰饮学说、淤血学说、郁证学说等。“学派”纷
繁芜杂,莫衷一是,各凭机巧,沦于文字游戏。例如: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
水学派、温病学派等等。④

  如此种种的直接后果就是使中医逐渐成为一个什么都往里装大箩筐,成为一
个只进不出的黑洞(前些日子,霍金说其实黑洞也是辐射能量的:)),方法论
上来说,一个没有(无法)证伪的系统是不稳定的,是不科学的,借用热力学第
二定律(天路客按:只是借用)来打个比方,这只能导致越来越无序,熵越来越
大。

  我们读古书、读经典的目的是什么?是到里面找寻问题,却不是到里面去寻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到里面去了解古人研究问题的思路,却不是去为了“拿来
主义”照本宣科。如果指导思想错了,方法错了,一切就都错了,食古不化是很
可悲的,现在研究物理学还需要从读牛顿的经典开始吗?我想不会,也没有那个
必要,现在任何一个中学生的物理学知识都有可能比牛顿多得多。

  回到开始的那个比喻,这样讲的人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却忽略了以下事实:
中医西医无论时间空间上都是无法比较的,如果非要比较就有点时空错乱的“穿
越”感觉了(现在有个流行词叫“穿越”,套用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1.这里的“西医”指的是西方的传统医学,现代意义上被人们误用的“西医”
本文中一律使用术语“现代医学”替代之或西医加引号(“西医”)使用。
  2.le bon sens,指一种良好的官能,不同于可以弄错的感觉官能如视、听
等。这是一种绝对正确的分辨能力,有如孟子所谓不虑而知的良知,即理性。但
是,作者此处所用的意义不同于中国人所理解的分辨善恶的能力,而是指分辨真
假的能力,即理性的知识论意义而非伦理学意义。此外,这里用的也不是斯多亚
派智慧的意思,如《引导心智的规则》中所说的那种bona mens[良心]。

  参考文献:
  ① 卡斯蒂缪尼 《医学史》 [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 罗伯特·玛格特 《医学的历史》 [M] 希望出版社
  ③ 笛卡尔 《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
(《谈谈方法》)(1637)[M] 商务印书馆
  ④ 鲁兆麟 《中医各家学说》 [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XYS201604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