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37期【正道教研】高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鉴赏

 心上耕田 2016-04-15


今天又推出了什么文章呢?

好期待啊~


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散文,入选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高健老师一次次的解读文章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次,高老师又带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教学鉴赏呢? 

——编者按语


流水自在,阳春大雅

——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鉴赏

高     健 



这篇散文入选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作者是著名散文家梁实秋。这篇文章所属的单元是让高中生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文章记述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梁启超在民国十年左右在清华学校所做的一次演讲,作者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生动刻画出梁启超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语言干净、简洁、典雅而又流畅自然,如一泓流水,活泼流动,其中饱含对梁任公先生的热爱之情,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

面对这篇教材,笔者是按照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来进行解读,在其他读者看来,或许有点简单,或许避重就轻,身份不同,感受自异,不妥之处,敬请原谅。



1

一、从高中语文教学价值出发,本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NO.1

结构在严谨整齐之中蕴含自然变化,能更好地服务于对事件的记述和对主旨的表达。

文章第一部分(1、2段):总写演讲之精彩。第1段写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第2段写梁任公的演讲稿,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始描写演讲,但是,已经激发起读者对于演讲的期待,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第二部分(第3~8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占了大量篇幅。3、4、5、6段,按照时间先后,写了梁任公先生登场、开场、开头四个镜头。7、8段,写梁任公先生演讲的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博闻强记,二是紧张处成为表演。为什么这部分不再依照时间顺序来写呢?因为如果还要按着时间顺序写,那么文章就成了流水账式的记录,拖泥带水,重点不清。从时间顺序转换为特点顺序,是本文结构自然变化的重要体现。

第三部分(9、10段):写演讲结束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他之所以如此怀念这次演讲,不仅仅因为演讲本身精彩,更因为梁任公先生的卓越品质,这在结构上推进一层,因事及人,据事识人,借事写人,深化了主旨,凸显了主题。

全文结构,首尾照应,严谨完整,同时有自然变化,能更好的服务于文章表达。


2

NO.2

采用了衬托之法,多层面、多角度突出了主人公演讲的非凡魅力。

第1段,用其他莅临学校讲话的重要人物并不曾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来衬托梁任公先生演讲的非同寻常,这让梁任公在一大群重要人物当中鹤立鸡群,卓尔不凡。

第2段,用看梁启超文稿的感觉(书法秀丽美观,内容也在),来衬托聆听他演讲的感觉,这样也进一步也设下了悬念。

后面,文章多次用听众的感受和表现来衬托梁启超演讲的魅力。有的地方,作者突出的是群体表现,比如写“坐满了听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的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而差一些”、“听讲的人不止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有的地方,作者特意写出自己的个体感受,比如,写“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跨越时空地写对这次演讲的深刻记忆。群体表现与个体感受相结合,“面”与“点”相结合,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真实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主人公演讲的非凡魅力。

这种写法其实十分常用,也被称为“背面傅粉”,或者“烘云托月”,不用全力对作品所描写的事物作正面刻画,而是着力去写与其特征相反或相对的其他事物,互相映衬对照,从而使这一事物的特征鲜明突出。方法虽然不复杂,倘使恰当运用,自然有效果不俗。

3

NO.3

文章语言干净,措辞雅致,生动传神;整散句式结合,长短句结合,节奏和谐。

梁实秋主张:提倡文学的节制与理性,用理性和节制作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一种标准。在语言表达上,他能做到既典雅又生动,行文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比如写梁任公先生登场——“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用了四个四字短语,传神刻画出梁任公先生的光辉形象和照人风采。写梁任公先生演讲到了紧张处就变成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措辞生动,使梁任公先生的动情表演如在目前,很有感染力。比如写自己在茅津渡所见景象——“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语言雅致,寥寥数笔,而景象宛然,让人身临其境。

梁实秋在《论散文》中说:“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这些句子措词典雅,却不伤于晦涩偏僻,而是通俗自然,生动活泼,很值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玩味,细致鉴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无裨益。

当然,文章在语言表达和标点符号上,也有一些细小的瑕疵,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到,但瑕不掩瑜,这不损伤这篇文章的艺术价值。文中有两个病句,其一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这句,显然,大约和左右,不宜同时使用;其二是“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这句话,“听到”后面,不宜是“一篇演讲”,而应该是“一场演讲”或“一次演讲”。文中有一句标点符号不够规范——“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这里的标点符号,应当更正为“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2

二、立足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们要直面和反思某些流行的深度解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会对文中提到的古诗文,以知人论世的方式,做探究式解读,想借此分析出梁任公先生的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感受,同时,也开拓出语文课堂的探究空间,使教学活动具有更丰富的层次性。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如果要做探究式解读,那一定要做具体合理、实事求是的分析,切勿主观臆断,想当然的得出所谓深刻结论,更不能强行灌输,让学生囫囵吞枣的接受。

NO.1

文中提到的《箜篌引》有无深层含义?


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有的老师认为:梁任公讲到这首《箜篌引》想起了谭嗣同等那些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牺牲的人,也联系到了自己为国家的不断努力,坚持不懈,颇有感触,也因此才能读得如此声情并茂。作者这里引用《箜篌引》是在客观的叙述中那我们看到梁任公的内心,看到那份爱国,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无论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所作的都是在坚持不懈地希望国家能够好起来。(摘自网络)

这是一种当下流行的典型观点。但是,这种观点,只能是一种推测。梁任公先生举这个例子,是要证明古代诗歌中有一种叫奔迸的表情法”,直抒胸臆,而胜过含蓄。在《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里,梁任公先生写道:“古乐府里头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据说是有一个狂夫,当冬天早上在河边“被发乱流而渡”,他的妻子从后面赶上来要拦他,拦不住,溺死了。他妻子做了一首“引”,是: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这些都是用极简单的语句,把极真的情感尽量表出;真所谓“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你若要多著些话,或是说得委婉些,那么真面目完全丧掉了。”

那么,梁任公读《箜篌引》这首诗歌,会不会想起“谭嗣同等那些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牺牲的人”?我认为完全有可能。但是,梁任公先生阅读这首诗歌的可能产生的丰富心理活动,与他在演讲时举出这个例子的用意,并不是一回事。

根据《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一文,梁任公在举《箜篌引》例子之前,首先提到的是《蓼莪》《黄鸟》和荆轲易水歌这三个例子。那么,梁实秋为什么单单提到梁任公先生演讲开头的这首诗呢?我以为作者举出梁任公对这首诗的讲解,可以典型体现梁任公的学术造诣和演讲水平,这首原本读起来觉得可能枯燥的一首诗,居然能被人讲到这个效果。同时,也因为自己也对梁任公先生这一段讲解的记忆久远牢固,才特意提到这首诗。

因此,对于这一节,我们不能过度解读,更不能引导学生想当然认为梁启超偏偏喜欢这首诗,或者要借此怀念谭嗣同等革命同志。

NO.2


文中提到的《桃花扇》一节,如何解读?

有些老师很喜欢深入解读文中所提到了《桃花扇》一节,认为其中隐藏着梁任公先生的深沉情怀。原文如下:


“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