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睡眠│辅食│早教│哺乳│疾病 母婴│健康│教育│话题 来自 | 可可狮早教育儿 今日有惊喜 粉丝又添新福利 可可狮早教育儿今日倾情为大家奉献 大家有各种育儿问题都可以 咨询何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为好友 可以说不花钱就把私人育儿专家约到手
▼ <> > 天天妈: 女儿五岁多,不久前她奶奶过世了。三岁以前都是奶奶带她,后来我们把她接回来之后也会半个月去看望一下老人。现在老人去世了,我们也不知道她懂不懂这个概念,但她总是会时不时的问我一句:“奶奶去哪了啊?”、“奶奶现在还能看见我吗?”我和她说,“奶奶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以后我们看不到奶奶了”。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对的吗?应该怎样对孩子解释死亡? <> > 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家庭早教专家组成员 上海稚趣堂首席育儿师 1.别用童话讲死亡 死亡教育不是选修课,而是一堂讲究技巧的必修课。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害怕,就编童话故事给孩子解释死亡,但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讲清死亡的本质,还容易误导孩子。例如,有的父母说,“她去天堂了,那里很快乐。”这样说会让孩子误以为死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可能就会说,“我要去天堂了,那里才快乐”。这种死亡教育是失败的,得到的是反效果。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人死了会去天堂,会在遥远的天际守护宝宝”。这样说孩子不会对死亡产生恐惧。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如果一个人去了天堂,就不能每天和亲人生活在一起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活着。用这种温馨的语言降低孩子对死亡的恐惧,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理性认知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 2.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死亡教育 引导孩子观察植物、动物的死亡,通过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让孩子理解死与生的关系,例如让孩子观察一棵树的的树叶,叶子从树上掉落是它的死亡,但是它会化作养料让大树在来年春天生长的更茂盛。 一片叶子的生死轮回,能够让孩子对生、死有更形象的认识,他会知道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是对其他生物做出贡献的一种轮回。与其让孩子躲藏在脆弱的假想故事中,不如真诚的告诉孩子真相,让他和大人一起直面亲人离去的事实。 ━━━━━ 3.让孩子参与处理死亡的植物或动物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表现是不同的,面对死亡有的孩子会伤心,有的孩子可能并不在意,但这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契机,家长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如果家里养了宠物,一旦它们离去,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甚至主导整个处理过程。有的孩子会多看几眼,有的孩子会亲自给宠物做一个小墓碑,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家长要予以支持和适当的帮助。 4.谈论亲人去世,家长要控制情绪 死亡和出生一样,是生命个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谈及至亲的死亡,家长可能会心如刀割而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当家长向孩子解释亲人的死亡时,要以缓和的语调、平静的情绪对孩子娓娓道来,既要有科学性的解释也要避免生涩与冰冷的表达。如果在解释的过程中你突然情绪失控,孩子就会害怕谈起死亡这件事,把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不与人交流。 平静的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亲人离去就再也看不见了,孩子可能会痛苦、伤心,这个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不要压抑自己内心的痛苦。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悲伤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表达自己的情感,亲子间共同感受到死亡带来的痛苦感,一起真诚面对亲人离世的事实。 ━━━━━ 5.死亡教育的核心:珍惜生命 死亡教育不是单纯的将“死亡”二字告诉孩子,不是将这个概念冰冷的输送给孩子,而是应该告诉孩子如何更好的活着。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是父母所给予的宝贵的礼物,在内心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感谢生命的存在,以更加积极的心态继续生活。 通过平日的教育,父母的讲述,孩子会知道人总有一死,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在活着的时候要充实的度过,让孩子渐渐明白死亡背后的道理,学会珍惜生命,懂得时间的宝贵。 ◆ ◆ ◆ 轻松阅读 | 知识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