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笛 孙子兵法新评(二)

 阅读是无上乐趣 2016-04-15
孙子曰: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此论当然很有道理,可惜思路相当片面。他只是从入侵一方来看问题,说的都是长期远征必然遇到的一系列恶果,没有考虑被入侵一方的经济损失,也忽略了双方实力对比。此外,他只把眼光限于经济考虑和国际政治,未能结合军事意义来全面地看问题。 

先从经济上看,交战双方都要支付战费。但在被入侵的国家,因为战争在本国境内发生,所以还必须在战费之外承受战祸(包括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生产力下降以及领土沦陷导致的财政收入减少等等)。因此,被入侵国遭受的经济损失是多重的。如果客军实行以战养战,靠搜刮敌国百姓、掠夺敌国资源和财产来支付部分战费,则被入侵国蒙受的经济损失就更大。沦陷区域越广,政府财政收入的损失也就越大。在收入剧减的情况下,政府还得支付巨额战费以及形形色色的额外支出(诸如医治伤兵、抚恤烈属、救济难民等等),便不能不加大对未沦陷区域的人民的搜刮力度。收入剧减、支出剧增,必然要使得国家财政破产,物价飞涨,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现代战争因为具有强大破坏力,被入侵国遭受的战祸就更惨重。发达如欧洲,还让二次世界大战打得五痨七伤,德国尽成焦土不必说,就连境内未经严重破坏的大英,只因战后老美中断了无偿外援,国家财政也就立即破产。凯恩斯去美国磕磨面头,把前额都磕肿了,还是没求来无偿援助,最后只好把整个国家抵押出去,借了点印子钱回来,因为受的刺激太深,回来心脏病发作就死了。这印子钱一直到前两年才算正式赔完。若后来不是冷战爆发,美国国会通过了马歇尔计划,英国作为主要受惠国接受了大量美元,说不定这跟头栽下去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至今可能还在深渊中挣扎也未可知。 

因此,持久战给被入侵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如所周知,抗战使得中国经济破产,但若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使得本土备受美军轰炸,只把战争限制在中国战区,则本国经济并不会受到什么严重影响。正如美国在二战中因为本土未遭到攻击,参战非但没有影响国民经济,反而促成了空前的经济繁荣。所以,但凡是脑袋正常的国家领袖,就一定要避免打境内战争,尤其要避免打持久战。这道理是人都能明白,只有疯子才喜欢和人在自己家里打架。 

但能否做到这两点,取决于本国的实力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如果实力相当,则速决战当然是理想目标,否则即使忽略战祸不计,沉重的军费负担也要压断国民经济的脊梁。例如两伊战争足足打了8年,双方都筋疲力尽,国力耗竭。萨达姆欠下大批外债还不了,这才去动科威特脑筋,引起海湾战争。 

如果己方实力远远弱于对方,则打起来就只可能是境内战争。此乃一个国家能遇到的最大灾难。上面已经说了,国家除了承担军费外还得承受战祸。因此,但凡头脑正常的国务家,都应千方百计避免与强国开战。若实在无法避免,侵略军已经打进来了,则也只好硬着头皮坚持持久战,盖它是弱国取胜的唯一希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军事上来看,远征军长期驻扎敌国有可能导致师老兵疲,使得士气低落,因而被对方击败或歼灭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增加。为了实现有效占领,客军必须分兵把守攻占的区域,这就增加了被各个击破的危险。若客军不能完全自给自足,需要从国内提供给养,就存在着长途运输的额外运费问题。征途越远,补给线越长,战争延续得越久,运费也就越高昂。此外,补给线被切断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加。如果补给线被切断,客军又不能完全自足,则士气必定瓦解,被击败甚至或被消灭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而被入侵国因为是“以近待远”,不存在此类问题。即使在古代,完全靠抢劫敌国来维持客军的给养也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状态。在现代战争中,给养就成了更大的问题,本军消耗的武器、弹药乃至燃料一般只可能由本国供应,不可能靠抢夺敌国来自给自足,以战养战的限度更比古代低。因此,从军事上来看,一般来说,持久战对入侵国不利,对被入侵国有利。 

全面来看,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持久战都是不利的。它唯一有利于弱国的地方,是它给了弱国驱逐侵略者的一线希望。但这不是说它在经济上有利于弱国,相反,它使弱国蒙受的经济损失更惨重,战争拖得越长就越是如此。 

因此,弱国的首选战略,还是竭力避免与强国直接发生武装冲突,持久抗战只能是在战争实在无法避免时被迫采用的下策。国家领导人与国民绝不能为一时意气左右,轻易失去克制,听任甚至促进事态恶化,甚至轻率启衅,然后再指望用持久战去熬垮对方。 

若采用这种背时战略,则如无其他强国介入,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在本国蒙受生命财产资源各方面的惨痛损失之后,迫使入侵国全身而退,恢复到战前状态。即使在强国帮助下赢得了战争,本国也要重创累累,元气大伤,赢得的只是空洞的胜利,中国的抗战就是如此。又如越南因为有中苏作坚强后盾赶走了美国佬,然而留下来的战争创伤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取得的胜利除了感情价值外十分空洞,而美国人则是全身而退,毫发无伤。因此,弱国所谓“胜利”,与强国的胜利完全是两回事,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获,无法落实到物质上去。 

这本是粗浅人类常识,是人都想得过来。这世上只有老毛那种终生无法超越自己的狭隘经验的同志,才会“蚂蚁缘槐夸大国”,拼命刺激侮辱咒骂强大的邻国,敢于并善于化友为敌,把友好的盟国变成死敌,毫无必要地陷国家于危境之中后,再把“诱敌深入”当成国防战略。记得70年代初,中苏交恶到了最严重的地步,核战争一触即发,上面传达了伟大领袖的最新指示,说是要把苏军放进来,再“把住中原,聚而歼之”,我听了只觉得啼笑皆非,真不知今夕何夕。据国内媒体披露,改革开放后,因宋时轮的建议,这背时战略总算放弃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若己方实力远胜于对方,打的是境外战争,也应该避免持久战,争取速战速决,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命和经济损失,甚至因师老兵疲而丧失已经取得的战果。但指望速决与能做到速决是两回事。希特勒入侵苏联之初,追求的就是速战速决,在冬季到来前彻底摧毁苏联的抵抗能力。他从来也没计划打持久战。但他低估了斯大林的动员能力,在按计划歼灭了600多万苏军之后,斯大林还能源源不断地投入新部队。 

而且,闪电战其实是一种战术而非战略,在西欧狭窄的地域确有奇效,在广袤的俄罗斯平原上虽然也取得了辉煌战果,但规模必须极大地放大。放大倍数太高,包围圈太大,就难以及时合围,濒临被包围的苏军就有可能逃掉。战争早期德军之所以能大规模围歼苏军,主要还是靠斯大林主动配合——他严禁部队后撤,使得德军得以从容完成包围。苏联的原始基础设施更加增加了对攻击速度的限制。德国的所谓“摩托化步兵”没有履带化,无法在雨水破坏了的土路上迅速前进,使得德军无法像在基础设施先进的法国那样,保持坦克与摩托化步兵的同步推进。此外,作战半径太大,后勤运输就成了瓶颈,成了始终未能圆满解决的难题,入侵苏联不到半年,德军就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车辆(包括坦克和汽车)还能运转,损坏了的都无法替补。此外,德国没有战略轰炸机,只有战术轰炸机,无法轰炸苏联的后方工厂、铁路、油田、炼油厂、储油站等战略目标。空运能力也很差,不可能靠它来为部队提供给养。所有这些因素都处于入侵战争策划者们的视线外,使得他们原订的速决战计划流产。 

即使达到速决战目标,迅速摧毁了敌国的兵力,推翻了敌国政权,也不一定意味着战争就能按原计划迅速结束。英美在阿富汗与伊拉克的冒险就充分演示了这一点。以强大的美国去打阿富汗,还有英国人帮忙,干了那么多年,至今该国硝烟未息,以致前些天英军某将领还被迫承认阿富汗的战事没有取胜希望,只能控制在“可维持(manageable)”水平。 

因此,速决战一般是入侵国力争实现的目标,在很多时候也是交战双方的努力目标。但能否如意达到此目标,影响因素很多。这不是光靠强调它的好处就能解决的,必须在事前尽可能考虑到各种因素。希特勒低估苏联的战争潜力以及广袤的幅员对闪电战的天然抵消作用,导致原来计划中的速决战成了持久战。英美忽略了伊斯兰宗教文化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强大抵抗力,使得军队在迅速完成征服任务后,却迟迟未能达成圆满的政治解决而实现和平。 

这些历史事实提示,重要的不是像孙子那样强调速决战的好处,而是应该在事前尽量考虑到有可能使得战争延绵下去的各方面因素。如果持久战不可免,那就不要贸然发动入侵。当年美国在韩战中刻意将冲突局限于朝鲜,避免与中国全面开战,后来在越战中严禁轰炸与中国接壤的地区,避免刺激中国,对中国出兵援助越南佯作不知,避免被迫与中国摊牌,都是明智的决定。 

总而言之,尽管孙子的思路片面,视野狭窄,但他反对持久战,提倡速决战的基本精神还是正确的。一个国家若实力强大到足以发动入侵他国的战争,若无把握避免持久战,就不宜轻率动武,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若实力与对方相当就更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免得两败俱伤;若实力不如人就更要千方百计忍辱避战,免得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到最后即使取得强国奥援,付出惨痛牺牲后也只能换来空洞的精神胜利。 

可叹的是,中国由于毛“军事思想”的空前普及,许多国人彻底丧失了人类常识,不知道持久战乃是弱国被逼得实在不战就要亡国时的万般无奈之举,正是民间俗话所说:“猫吃酸腌菜——一百二十个没奈何”,却听信了鬼话,以为那是国家可以主动发动的一种克敌制胜的法宝,甚至据此责怪晚清统治者为何不以此道打败列强入侵,将老成谋国忍辱负重的先贤们骂为汉奸。这误识若不纠正,则中国在未来还可能重蹈覆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