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二 作战篇第二
首先孙子罗列了用兵之前要做得各项物质方面的准备,指出“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现在我们想想,开公司做项目,也是这个道理。将物质设施,人员招聘等准备工作做好,也是日费千金,然后才可以正式运营和营业。 其次孙子指出陷入持久战的泥潭带来的危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这就是说一旦战争(或者重大项目)的攻势锐气受到挫折,就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而这个时候第三方乘机发难,就是再有智慧的领导者也难以处理好。
说道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当年我们不是通过持久战打败日本吗?为什么孙子反对持久战呢?”其实持久战的应用恰恰是孙子这里的思想的具体应用,因为抗日战争是日本挑起的,它才是发动者,我们中国其实是没有选择权的。作为日本它的最佳选择当然是像甲午战争一样,速战速决,迅速投资迅速连本带利赚回来。所以我们只有反其道而行之,才可能打败它,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本段结尾提出一个具有辩证法的观点:“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就是说你不能完全知道某件事的坏处,就不能完全知道这件事情带来的好处。当年毛主席正是详细了解到战争对于中日双方的害处,后面才在不利因素中找到有利因素,提出《持久战》的观点,拖垮日本。
接着孙子指出打仗要精打细算,保存实力,减少消耗,增加收益,不能做亏本的生意!“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很大程度上,最令主将或者头疼并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怎样才能保证部下的衣食供应和酬劳奖赏。而孙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就是装备和设施要从本国运送配备,这样可以保证做工和质量。而粮草等消耗品一定要从敌国那里筹集,这样既能保存自己又能消耗敌国的资源。这一点做得最好的就是冷战之后的美国,每一仗都是低投入高产出很赚钱的,不论是中东的时候还是中亚的天然气等,把战争当成了生意一样一本万利。这就符合孙子所提出的理想状态“胜敌而益强”,不但要战胜敌人,还要通过对于敌国/对手资源的吞并消化,使得本国的势力更加强盛!
这一章对于创业者的启示在于:不但要把企业或项目的规模做大,还要保证过程环节中能够控制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把握好运营的节奏,这样才是能够成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