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食品板团队,转载请获取授权,否则一律视为侵权 昨日(4月14日),NBA超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其长达20年的传奇职业生涯。往事只能追忆,人们慨叹科比在这漫漫20年的惊人成长,其中包含了无数人的青春岁月,也见证了科比创造的无数疯狂表演。 而在咱们食品圈中,也有一些这样“实力浑厚、影响深远”的巨头,从一颗颗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担当起食品行业的脊梁。今天,就跟小编一起回顾一下,食品巨头们这些年的成长轨迹吧! (注:本文盘点企业均为规模在人民币100亿以上的上市企业,娃哈哈、红牛、农夫山泉等百亿以上的企业因未上市而无法获取准确数据,故未列在内) 蒙牛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2004年在香港上市,连续7年位列世界乳业20强。蒙牛乳业成立16年来,已形成了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多品的产品矩阵系列,拥有特仑苏、纯甄、优益C、未来星、冠益乳、酸酸乳等拳头产品。 蒙牛于2005年营收超过百亿,除2012年、2015年小幅跌落之外,其他年份都保持增长态势。2009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入股蒙牛,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蒙牛已拥有近4万多名员工,在全国建立了33个生产基地56个工厂。 伊利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萌芽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1993年改制,1996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营收突破百亿,2015年营收首次突破了600亿元,净利润46.54亿元,双双持续增长并稳居行业第一,在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5年度全球乳业排名”中,蝉联全球乳业10强。 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近百个,旗下拥有金典有机奶、营养舒化奶、QQ星儿童成长奶、味可滋、巧乐兹、伊利牧场、冰工厂、金领冠、托菲尔、每益添、安慕希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光明
光明乳业业务始于1911年,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步确立以各类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2011年光明乳业首次突破百亿营收,2014年突破双百亿,莫斯利安单品超过60亿,光明乳业在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为21.9%; 其中上海地区达到45.8%,全国排名领先。 新鲜牛奶,市场排名第一,占全国新鲜牛奶市场份额的53.6%,占华东地区市场份额的84%;新鲜酸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31.2%,占华东地区的53.1%。 常温牛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1.6%, 占华东地区的5.7%,,占上海地区的20.3%。 蒙牛、伊利和光明 从1998年~2008年9月之前,中国乳品行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尤其在2005年~2007年行业产量增长速度平均达16%左右。然而,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品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尤其在当年的9月到11月,不少乳品企业的生产近乎陷入休克状态,整个行业的总产量也因此出现了负增长,蒙牛、伊利和光明无一不是受害者,图表中三者2008年断崖式的亏损足以说明(蒙牛当年为了应对危机曾销毁价值6.55亿的存货,伊利损失更大,召回了9月14日之前生产的所有产品封存处理并列为亏损计提)。 此外,2004年前后,光明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和蒙牛、伊利保持在同一阵营,但从2005年之后增速较缓,差距逐渐拉大。蒙牛、伊利一路小跑,交替领先,光明从2006年之后基本就告别了第一梯队。 ![]() 康师傅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及方便食品。 康师傅于1992 年开始生产方便面,并自1996年起扩大业务至方便食品及饮品;2012年3月,康师傅完成与百事中国饮料业务的战略联盟,开始独家负责制造、灌装、包装、销售及分销百事在中国的非酒精饮料。据尼尔森2014年12月零售市场研究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以销售量为基准,康师傅在2014年1月-12月方便面、即饮茶、包装水及蛋卷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8%、53.9%、20.8% 及18.3%;整体果汁的市场占有率为23.9%,居市场第二位。据Canadean 2014 年12 月数据显示,百事碳酸饮料2014年销售量市占以30.3%,居市场第二位。 ![]() 统一
统一企业从1967年由前董事长吴修齐、高清愿在台湾台南创立,最初是卖面粉与饲料,资本额新台币3200万元做起,发展到现在旗下拥有超过30家企业、跨足食品、金融、建设、物流、百货等产业的大集团。 1992年,统一进军大陆市场,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2010年,统一在大陆营收超过100亿,2015营收达到221亿,其中方便面品牌“汤达人”销售额5亿,饮料品牌“小茗同学”“海之言”合揽超25亿。 ![]() 旺旺
旺旺业务可追溯至台湾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开始开发台湾米果市场,1992年正式投资大陆市场,是台湾第一个在大陆注册商标并且拥有最多注册商标的公司,于1994年在湖南设立第一家工厂,目前,旺旺在大陆共拥有35个生产基地,89间工厂,359个营业所,约9000名经销商。 旺旺在2008年就跨入了百亿俱乐部(2009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平均值约为1:6.83,旺旺2008年营收约为人民币106亿),2015年实现总收入34.28亿美元(约223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衰退9.2%,若剔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较2014年衰退7.8%。这是旺旺自1994年进入大陆市场以来首次连续两年业绩衰退。 ![]() 双汇
双汇集团,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全国18个省市建设了20多家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在31个省市建有3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在美国、西班牙、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建立有办事机构,形成了纵横全国、辐射海外的生产销售网络。 双汇2000年~2003年营收分别为31.07亿、33.68亿、47.6亿、71.79亿,并于2004年踏入百亿俱乐部(100.56亿,上表中未列出)。 2013年9月26日,双汇控股母公司万洲国际成功并购美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成为拥有100多家子公司、12万名员工、生产基地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十几个国家的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使双汇品牌走出了国门,迈向了世界。 ![]() 达利
达利集团,总部位于福建泉州,1989年9月创办了第一家生产厂,1998年跨出省界在成都开办第一家分公司,目前,达利集团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建立18家子公司共30个食品、饮料生产基地,1个马铃薯全粉生产基地,1家包装彩印公司。旗下“达利园”糕点类、“好吃点”饼干类、“可比克”薯片类三大品牌,已成为公认的中国休闲食品领导品牌,“和其正”凉茶、“达利园”花生牛奶、“乐虎”功能饮料,在各自行业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乐虎”2015年单品销售额超过14亿。 2015年11月20日,达利集团于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市值达到732亿港元,超过康师傅、统一等企业。 ![]() 海天
海天,溯源于“佛山古酱园”,得名于“海天(古)酱园”,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1955年公私合营,1994年成立股份制公司,2014年登陆上交所,2015年营收突破100亿大关,目前拥有酱油、蚝油、醋、调味酱、鸡精、小调味等几大品类,合计200余个规格品种。 海天已经建立了2600多家经销商、16000多家的联盟商,网络覆盖了320多个地级市、1400多个县份,网络遍布全国各大批发农贸市场、连锁超市、便利店、乡镇村,全面支撑了海天的持续发展。 ![]() 华润怡宝
2010年华润怡宝销量达到人民币18亿元,2012年~2014年分别约为人民币38亿、58亿、79亿。2015年上半年,华润怡宝营业额约为人民币52亿,但下半年华润怡宝品牌所属的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更为“华润啤酒”,非啤酒领域的零售业务全部剥离,不再并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因此怡宝在2015年的全年数据将无财报数字可考,但据华润怡宝市场总监李凯透露,下半年较去年同期录得超过30%的增幅,销售额总计已经突破100亿元大关。 科比已经告别球场,但我们的伊利、蒙牛、统一、达利们还远远未达到巅峰,你更期待谁在未来创造更了不起的成就呢?投出你宝贵的一票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