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论语》(二十六)

 汉青的马甲 2016-04-16


音频 | 来自教育礼包

图片来自网络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0:09 论语节选(二十六) 来自缘聚阁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选自《论语》

  【字词注释】
 

  直:正直。

  罔:诬罔,不正直的人。

  【解读评析】

  孔子说:“人能生存是由
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不过是他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

  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符合仁的品德。

  卫国时期有一个大夫叫史鱼,为人正直,尸谏卫灵公,进用贤人,斥退小人。孔子知道后,赞扬道:“正直啊,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混乱时,他也像箭一样直。”

  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正直的品质此等重要,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样去引导孩子呢?



  从《论语》中,学习教导孩子的好方法。

  建议:

  1、告知孩子正直的重要性,让其了解。

  正直是一个人的基础,没人喜欢虚伪或者说谎的孩子。

  所以,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正直做人,尊重他人,同样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而孩子长大后,走向社会,与人相处的关系就能更加融洽了。

  2、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直,并让孩子努力做到。

  告诉孩子,正直主要表现在:诚实,言行一致,富有同情心,待人真心实意,有正义感。

  正直的人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动摇不定,不会按照个人的喜好而言行不一,正直的人会一切遵从真理的客观事实,做事光明磊落,不卑不亢。

  3、父母以身作则。

  所有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父母想孩子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对孩子来说才会有影响力、榜样力。

    ——内容素材选自传统文化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