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百|汉武托孤

 hsaoy 2016-04-16

其实汉武帝心里早就定好了新任太子的人选,却迟迟没有立储的动作。原因不言自明。刘弗陵年幼,缺乏政治实力,倘若率先暴露,难免遭受那几个心怀叵测的哥哥们的暗算。


然而,每况愈下的身体,让汉武帝意识到,自己恐怕很难一直保护刘弗陵到他成年了。如此一来,早日为其挑选忠诚可靠的辅政大臣就成了刻不容缓的要务了。


于是,后元元年,汉武帝命人画了一幅周公抱着周成王接受天下诸侯朝拜的画,送给了一个人。


周公负成王


为什么是霍光?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是“周公负成王”。


周公旦,中国政治家的楷模,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在姬发继位后,是朝野之中权力和名望仅次于姜子牙的人物。后来周武王早死,周公受命辅佐其子周成王管理天下,主持国家大权。期间,周公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做了许多努力,包括:平定管蔡的叛乱,肃清殷商的残余势力,建立了分封制加强对中央王朝的保护,制作礼乐,等等。可以说,周公是周朝初期一个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在周武王早死、周成王年幼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家政局的平稳过渡,为周朝八百年国祚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公旦,中国古典政治家的楷模


更重要的是,周公在辅政七年后,“致政成王”——将大权毫无保留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还给了已经长大的周成王。这种对王权的忠诚,对权力毫不留恋的态度,受到后人广泛敬仰和歌颂。


因此,汉武帝命人画了这么一幅画,用意是很深刻的。对比周公的辅政历史,从这幅画中至少可以读出三个寓意。


最显而易见的,自然是要让辅政大臣学周公那样,辅佐幼主、主持朝政了。由于当时汉武帝未明立太子,但又不希望辅政大臣没有准备,因此通过这种方法提前给他透了个底,让他早做准备,以备不测——学习周公保护幼主登基。


第二层寓意,是提防“管蔡”。管叔、蔡叔是周武王的弟弟,是周成王的叔叔,最后却在成王年间联手作乱造反。平定管蔡之乱是周公执政期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联系到汉武末期的实际情况,刘旦、刘胥一直都对皇位虎视眈眈、抱有幻想,在汉武在世的时候就有“入京宿卫”的打算,若待汉武帝驾崩,指不定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呢!因此,防备——甚至平定——这些有实力的藩王作乱,是辅政大臣所要承担的第二重责任。


第三层寓意更深一点。周公对于周王朝最大的贡献是将姬发克商的军事成果转化为周王朝稳定执政的政治成果。汉武帝是聪明人,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扩大了汉朝的国土,但他深切的知道,军事上的征服并不代表政治上的稳定,汉家铁骑赢得了敌人却换不来民心,因此,在经历了积极进取的汉武朝之后,汉朝更需要一位稳健、相对保守的掌舵人来巩固统治成果。承上启下,是周公对于周朝八百年王政的最大贡献;而这恐怕也是汉武帝对于辅政大臣的最深刻期望。


为什么是霍光?


那么,为什么这个人是霍光?


如此重要的责任,自然是需要选拔朝中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然而,不选别人,偏偏选择霍光,恐怕是很让人大跌眼镜的。


当时的霍光至少在两个方面是备受质疑的。


第一个方面,是他的能力和作为。汉武一朝,英才辈出,霍光的才能和功勋,在当时真的是毫不起眼。事实上,他在汉武一朝几乎毫无杰出作为,只是按部就班的一级级升迁,做到了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的位置。这样一个看似“庸才”的人来辅佐幼主,会不会因个人能力不足而把小老板带沟里去,实在是很令人担忧的。


第二个方面,是霍光的家世背景。霍光之所以能入朝当官,完全是仰赖他的哥哥霍去病。霍去病是卫氏(即前太子刘据)的血亲,如此一来,霍光在政治阵营上,自然也要归入刘据一派。当时,巫蛊风波刚刚平息,在卫氏一派几乎全遭覆灭的情况下,让这样一位卫氏血亲去辅佐另一位皇子,难保他不会有二心。


那么,霍光有什么优点?


《通鉴》上写道,霍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一直在汉武帝身边侍奉,“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止进有常处……不失尺寸”


寥寥数语,便是霍光能受到汉武帝青睐的根本原因。


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周公的地位,不难发现,他名为“辅政”,实为“摄政”。何为“摄政”?就是掌握了天下所有实际权力的“无冕之王”。周公如是,刘弗陵的辅政大臣同样如是。一旦这位摄政动了什么歪脑筋,那改朝换代就是分分钟的事。所以,在摄政的选任要求中,忠诚可靠是最重要的,是里头的“1”;才能功勋,是“1”后面的那些“0”。“0”再多,若没有最前面的那个“1”,也是白搭。


从这点上来说,霍光正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小心谨慎、未尝有过”、“止进有常处……不失尺寸”说明了他对皇权的极度敬畏和忠诚,而且行事一板一眼,绝不会也不敢有任何僭越的行为。


巫蛊之乱中未受牵连便是最好的例子。那么多大臣、贵族、妃子、皇子都先后因莫须有的巫蛊之事死于非命,但霍光这位卫氏的近亲却能毫发无伤地全身而退,未被政敌抓到任何把柄,这不正说明霍光是位洁身自好、忠实可靠的大臣吗?把年幼的刘弗陵交到这样的人手里,不正是最好的选择吗?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把三国时期的白帝城托孤与之做个对比。当时刘备跟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听了,泪流满面,回答:“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后台君小时候每次看到这里都要狠拍大腿,大骂诸葛亮死脑筋,刘备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为什么还不自取蜀国皇帝之位,修文备武、一统天下?后来年纪大了,才明白刘备当时的说法是多么的狡猾。他之所以要特意提到曹丕,就是在提醒诸葛亮不要学曹丕那样欺负孤儿寡母、篡位夺权,落下天下骂名——说到头,刘备认可诸葛亮的才能,却仍然对他的忠诚程度有所担忧。



白帝城托孤


相比于刘备,汉武帝刘彻对霍光的态度则要爽快得多,在临死之际,他直截了当的告诉霍光:“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丝毫没有显示出任何顾忌和担忧——这全部来自于汉武帝对自己识人用人的自信:他知道,霍光绝不会做出篡位夺权的事情来。


事实证明,汉武帝没有看错人。尽管霍光后来的作为受到颇多非议,但其始终没有僭越“辅政”的本分,勤恳敬勉,最终开创了昭宣中兴的盛世,其功不输周公。


霍光的故事,接下来会细讲。毕竟,之后的数十年,他才是中国历史的第一男主角。


遗产:盛世还是乱世?


后元二年,刘彻病入膏肓。在弥留之际,刘彻下诏立刘弗陵为太子,并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为辅政大臣。做完了这一切不多久,刘彻便撒手人寰了。


嗣后的史家对他褒贬不一。有说他“雄才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的(班固《汉书》),也有说他“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的(司马光《资治通鉴》),各执一词,也都有几分道理。


诚然,公正地评价汉武帝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他东征西讨,为汉朝打下了大片江山,也让无数汉家子弟因此丧命;他改革政治制度,为中国后来的大一统政制打下基础,却也开了奴化思想的先河;他创新财政,大幅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导致许多家庭家破人亡;他从民间选拔人才,让卫青、张骞、主父偃、桑弘羊、汲黯、张汤等人能各尽其用,却也会听信李少君、江充这类奸佞小人的谗言……诚然,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对汉武帝的作为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但不管是英主还是暴君,不论留下的是盛世还是乱世,他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汉武帝的身上学点什么,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第一是要有“做梦”的勇气。汉武帝一生完成了许多大事,比如远征匈奴,比如联通西域。由于这些事情往往实现起来难度极大,放在当时的他人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汉武帝就是敢于做梦,并且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最终完成了这些常人眼中的“幻想”,实现了伟大的成就。


第二是无惧失败的做事态度。汉武帝一生,失败无数。就拿币值改革来说,他在失败很多次、经历了数十年后,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人人皆知,“失败乃成功之母”,然后能够戮力践行的人,却少之又少,汉武帝恰是其中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每一次失败后都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前几次的失败提高后续的成功概率,最终走向了成功。


第三,则是创业者的精神。汉武帝生于天子之家,但他从未把自己限定在“守成者”的角色上,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前人的基业上寻求进一步的突破。如果没有汉武帝当年打下的基础,很难想象中国后来的疆界会是什么样子;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他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创业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