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是什么?

 采菊东篱630 2016-04-17

生命是什么?——读《兰亭集序》(2)

前面说到王羲之生命中的快乐因子较多,他有哪些快乐的因子呢?

显赫的家族背景是王羲之能够仰仗的重要资源。查《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王献之合传)》可知,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初,王旷有拥戴之功,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堂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另一位堂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有了这样的可资依赖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王羲之理所当然自小衣食无忧,理所当然备受呵护,理所当然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在七岁时就有了书名,十三岁时就受到巴结其父兄的周岂页(累迁为吏部尚书左仆射)在酒席上当众割赠烤牛心的待遇,十六岁时就被既为书法家又官为太尉的郗鉴选为女婿。可以说,王羲之是一路在顺境中快乐成长起来的,顺境哪知愁滋味?

王羲之有特殊的兴趣爱好。幼年的王羲之,本来有些口吃,这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遗憾,但他学会了扬长避短。在做官以后,很多需要与人口头交流沟通的大事,他都采取写信的办法。扬州刺史殷浩劝王羲之答应做官的事,王羲之写了一封回信;殷浩兴兵北伐,王羲之认为必败无疑,写信阻止殷浩,言语十分恳切;又向会稽王写信陈述殷浩不宜北伐的理由,还在信中评论时事。这或许与王羲之不善口头表达,就发扬良好的书面表达优势关系密切。

除了在书法上兴趣浓厚外,他还特别喜爱鹅,给后人留下了写字换鹅、父子书“鹅池”、鹅字碑等著名传说故事,就在正史《晋书》中也清楚地记录着这些民间故事。这样的兴趣爱好,让王羲之的生活不仅有名门豪族的优雅,也有名士的闲适。

王羲之还喜好服食丹药保养身性。为采选药石,他常常不辞千里路遥,遍游东南各郡,访尽名山,泛舟沧海,还时常感叹说“我最终会快乐而死”。

这些兴趣爱好,让王羲之时常处在快乐的心境中,这可以说是在主动给自己找快乐的因子。

王羲之乐于交友,乐于郊游。著名的《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乐于交友,乐于郊游的最好注脚。与可以交心的朋友一起交流,与可以交心的朋友一起切磋,与可以交心的朋友一起走进大自然,不仅可以让自己紧张的身心得到放松,还让自己的思想在与朋友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火花,既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其快乐自然倍增。

王羲之知止知足知进退。王羲之一生不是没有遭遇挫折,他曾经看不起的、与自己平级的王述后来做了扬州刺史,而王羲之还在会稽内史的职位上,其位在王述之下,向朝廷申报将会稽移交越州,想脱离扬州管辖,又不幸被派去的人说漏嘴而失败,以此被士人耻笑。在此逆境中,王羲之当即决定辞官回家,并在父母坟头立誓说:“断绝名利之念,从今日开始……立誓于先人灵前,从今以后,敢于改变此心,贪图财利谋求官禄,就是目无尊长,不配做父母之子,……天地所不容,名教所难恕……”辞官以后,王羲之“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可以假设,如果王羲之在面对如此难堪的逆境时,不是辞官归田,不能“知止”,恐怕其“快乐而死”的愿景是不会实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