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虎说书】人生中犯的错有些本可逃过

 桃花背 2016-04-17

【老虎说书】人生中犯的错 有些本可逃过

2016-04-17 tigerwords 弥达斯


当您怀着看一篇鸡汤文的期待点开这篇文章时,其实您看到的将是一篇实用贴……


“什么事情会让你纠结?”

“犯错!”

“有什么事情比犯错更让你纠结?”

“这个错误本可以避免!”


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是一名颇有成就的医生,号称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葛文德在《清单革命》(The Checklist Manifesto)一书里指出,通过制作清单,我们可以不犯或者少犯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两类错误


哲学家萨米尔·格洛维兹(Samuel Gorovitz)和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曾在上世纪70年代写过一篇关于人类谬误本质的短文。两位哲学家想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为何会在实践过程中犯错?


格洛维兹和麦金太尔指出,人类的错误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错误是“无知之错”,犯错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我们只是部分了解世界运行规律,还有更多的未知领域我们不了解。


第二类错误是“无能之错”,我们犯错并非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这些知识。


换句话说,“无知之错”是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出错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无能之错”则可以避免,但由于态度、情绪等各种因素影响,错误发生。


“无知之错”可以原谅,“无能之错”不被原谅。“天亡我,非战之罪”,如果解决某类问题的最佳方法还没有找到,那么只要人类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能接受。但是,如果人们明明知道该怎么做,但却没有做到,那么这类错误很难让我们不暴跳如雷、扼腕纠结。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被“无知之错”所主宰。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的疾病最能说明上述观点。就大多数疾病而言,我们以前并不知道病因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但仅仅就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科学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知识,以至于我们现在不能只应对“无知之错”的挑战,还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应对“无能之错”的挑战——也就是如何持续、正确地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


应对“无能之错”,葛文德给出的答案是——制作清单。


清单革命


1935年,美国军方进行了一场远程轰炸机评测,当中发生了严重事故。参加测试的波音公司299型轰炸机,发生坠机事件,两名机组人员不幸遇难。调查显示,这起事故并非机械故障造成,而是因为人为失误。最主要的原因,是299型轰炸机比以往的飞机复杂许多,飞行员忙于各种操作,遗漏关键步骤,最终酿成大错。


因为299型轰炸机操作复杂,美国军方一度有放弃的打算。最终,一群试飞员聚到一起出谋划策,想出方法,编制了一份飞行员检查清单。试飞员将起飞、巡航、着陆和滑行各阶段的重要步骤浓缩在一张卡片上,飞行员根据清单进行各类操作。


效果立竿见影:飞行清单投入使用后,299型轰炸机无事故安全飞行里程达到了290万公里。最终,美军总共采购13000多架该型号飞机,并将其命名为B-17。在二战中,盟军凭借B-17取得绝对的空中优势,并对纳粹德国实施了毁灭性轰炸。


《清单革命》一书指出,和当年的试飞员一样,现在很多领域的专家,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操作环境,单凭记忆很难保证工作万无一失。


在复杂环境中,专家要应对两大困难:第一种困难是人类记忆和注意力的谬误。在重压之下,人们特别容易忽视一些单调的例行事项;第二种困难则是人们会麻痹大意,大脑会自动跳过一些明明记得的步骤。


作者认为,清单虽然简单,却可以帮助我们消灭以上错误。清单会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一些必要的步骤,并让操作者明白该干什么。这不仅是一种检查方法,而且还是一种保障高水平绩效的纪律。


如何制作一份清单


那么该如何制作一份自己的操作清单呢?葛文德认为,关键要坚持简单、可测、高效三大原则。


所谓“简单”,指制作清单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将各种注意事项、操作准则事无巨细全部列出来。“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清单过于复杂,会失去应有的作用。


所谓“可测”,就是清单所列事项,一定要具体,不要列一些空泛的术语以及概念,要有可操作性。一份好的清单,其效果应该能进行观测,并由此改进。


所谓“高效”,是以效果为导向,强调清单的效果。清单是用来提升效率的,不是一份装饰或者摆设,不用华丽或者好看。


葛文德还提出了编制清单必须注意的六大具体要点:


第一,设定清晰的检查点,使用者在这些节点根据清单列出的项目执行检查程序。当然,遇到某些突发、特殊情况也要进行检查,如飞行时警示灯亮起。


第二,编制者需要在操作-确认和边读边做这两种清单类型中做一个选择。使用前一种清单,操作者先完成操作,然后使用清单逐项复核;后一种清单,使用者一边念出检查项,一面进行检查。两种清单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类型。


第三,清单千万不能太长。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工作记忆的容量大概在7±2项之间,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4-5项可能更容易被人的大脑记住。如果清单太长,人脑很难记住。同时,使用者有可能会不耐烦,偷工减料,跳过一些步骤。


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一旦跳过就可能造成严重威胁,但又常常被人们忽视的步骤上。


第四,清单的用语要做到精炼,准确,最好使用使用者熟悉的专业用语,让使用者快速进入情境。


第五,清单的版式也很重要。最好不要超过一页纸,设计简洁大方,不随意使用各种颜色,以方便使用者阅读为宜。


第六,无论在编制清单的过程中多么用心,多么仔细,清单必须在现实中接受检验,因为现实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为复杂。


投资清单


在知识复杂、项目繁琐的领域,清单都能发挥作用。


在投资领域,大投资家芒格就是一个善用清单的突出例子。


彼得·考夫曼在《穷查理宝典》中曾写道,“在他(芒格)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制、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做出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


芒格自己也表示:“为什么聪明人会经常犯傻?因为他们没有使用我推荐的方法——把主要的模型列成一个清单,并在跨学科的方式上加以综合应用。”


《清单革命》这本书,也列举了基金经理运用清单投资的例子,这里面就包括我们熟悉的老朋友Pabrai 和 Guy Spier(参见“老虎说书”系列之《呆呆向前冲:来自印度的投资智慧》以及《价值投资者养成手册》)。Pabrai 把自己遇到过的所有错误都列出来,其中包括巴菲特、其他投资人和他自己犯过的错误,清单上累计了几十种错误。为了防止这些错误在自己身上再次发生,Pabrai 为每种错误都设置了相应的检查项,目前他的清单上已经有了70多项检查内容。


Pabrai 认为,清单是让自己战胜内心欲望,保持头脑冷静,从而进行客观分析与投资的强大武器。


清单虽好,就是解决问题、避免犯错的万能药了吗?显然不是。有个笑话,大意是说某人将各种容易遗忘的事情都用本子记下来,可最终他把本子给忘了。葛文德在书中也强调,人是避免犯错的最关键因素,没有责任心,没有端正的态度,清单也帮不了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