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企业挂牌新三板的误区

 江南游牧族 2016-04-18


 

误区一:新三板也是上市

 中国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于是很多人就认为新三板市场是跟主板和创业板并列的,企业挂了新三板也就相当于上市了。而且在实践中,既然老板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中介机构也乐意将错就错,直接以这样的理由推动企业挂牌,至于后续的操作,反正是先收了钱再说。

新三板的投资门槛非常高,目前的话要求注册资本在五百万以上的法人机构或者是说实缴出资总额500万的合伙企业。大概也就是说,非法人的话大概需要五百万的的初始注册资本。个人证券类资产要达到五百万才进行开户,而且要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这也导致新三板股权流动性较低。

 误区二:新三板可以募集资金

新三板挂牌的同时可以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但是显然这里的募集资金跟上市的募集资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里再强调一下:新三板运行机制本身不具备必然的募集资金功能。

 误区三:上了新三板就可以转板上市

转板机制应该是新三板挂牌运行的必然要求,但是转板真正开始还需要等很多因素和条件都成熟,目前来看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市场上有不正确的传闻,就是在新三板挂牌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去申请转板和深交所创业板或者中小板。这是误解,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达到股票上市的条件。

 误区四:新三板可以实现股东财富极度增值

股票买卖不受涨跌幅的限制,如果公司发生大问题,一天跌90%的概率是常有的事情。而且,根据公司法的约定,控股人的股票期权要分二年三批才能解禁完。

 误区五:中介机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前面我们提到过关于政策和规则对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宽容和呵护,但是不要把这样的爱护看作是无底线的纵容,不要以为什么企业都可以挂牌新三板。企业总是有这样的抱怨,觉得中介机构这样的小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花钱请你们做什么,显然还不是这样,中介机构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规范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误区六:投资者的高门槛误区

新三板投资作为一种高风险投资,需要一定的门槛。但需要门槛并不一定要设置高门槛,需要高门槛并不一定就需要“500万元”的投资高门槛。从退市股到老三板再到新三板,投资门槛从零到300万元再到500万元。难道新三板的股票投资风险还要大于沪深两市的退市股吗?另外,投资门槛设到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1 000万元是否有科学论述,还是只是领导拍脑袋的决定。谁能肯定资产高于500万元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就超过50万元资产的持有人。持有500万元的投资者亏20%1 00万元,持有50万元的投资者亏20%1 0万元,不能说持有50万元的人也跟持有500万元的人一样亏100万元吧!同时,谁能证明持有500万元的人就比持有50万元的人投资经验丰富。

再看看我们当前这个500万元投资门槛的水分吧,最老一批的老三板投资者大部分都是0元开户的。现在的新增开户里,公司账户只需注册资金达到500万元,实到资金也可能为0元。再加上今年4月份以来垫资开户的特殊对策(现已叫停),我们都不知道这500万元投资门槛有多少真实性。同时对各类基金、机构来讲,500万元和1 000万元的投资门槛也只是个虚设,他们资金量大,不屑于这低门槛。

我们那就要请问管理层,你们是准备等新三板指数从1 000点涨到5000点调整,还是到10. 000再调整,那时的投资风险是比现在大了还是小了。抑或是等新三板指数跌倒100点时,到所谓的无风险时再降低投资门槛。其实,市场需要的不是用投资门槛来阻挡投资者追求财富的中国梦,而是要用风险教育、投资者教育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水平,用制度建设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毛主席说过,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而不是让风险最大时再让投资者进来做“解放军”的炮灰。

误区七:增发股东的弃权误区

新三板目前最红火的并不是二级市场,而是定增市场。但很多公司为了增发时操作的便利,都在修改章程,约定老股东无优先认购权。这样导致很多在二级市场买入的小股东无法享受到低价增发的正常权利。但原股东因为有信息优势,虽然无优先认购权,但基本上想认购还是能认购上,只是小股东成了这个挡箭牌的受害者。

同时,有些公司允许小股东按比例认购,但由于公司的认购公告经常被淹没在每天海量的公告中,小股东若不是职业投资者每天去逐个看海量公告,是经常会漏看认购公告进而成为主动放弃认购权。

为保护中小股东的投资利益,我们建议管理层参照主板配股方式,全体股东均有优先认购权,按比例认购款项从证券账户扣除.而不是让股东看公告才去银行汇款。其他认购款还是按认购公告去银行汇款,这样既不会给上市公司添麻烦,也保护了中小股东的投资利益。

误区八、续存期

误区:有人将“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理解为满24个月即可,如201371日成立的企业,201571日就可以申请在新三板挂牌;也有人理解为必须要有2个完整会计年度加1期的经营记录方可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解析:企业须有2个完整会计年度(每年的11日至1231)的运营记录方可申请新三板挂牌。也就是说,如果201571日操作挂牌,企业成立时间不得晚于201311日。此外,如果公司成立于201311日,并且于20152月份完成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则可以直接申报新三板挂牌,无须等到2015年一季报出来后再申报,即最近一期财务报表不强制要求为季度、半年度或年度报表。 

误区九、主体资质 

误区:有人认为各种类型的法人主体,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均可挂牌新三板。

解析:只有公司制的企业才可以申请挂牌新三板。有限合伙制、非营利性机构等性质的主体,不可申请挂牌。 

误区十、股东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资产或其他资源的情形

 误区:有人认为,公司如发生过股东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资产或其他资源的情形,将不能申请挂牌。

解析:公司在报告期内如存在股东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资产或其他资源的情形,应在申请挂牌前予以归还、规范并进行披露。

误区十一、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差不多

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法律上是非公开的市场,不能集中竞价交易;不能向不特定对象转让股份;转让以后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不能当天买卖,实行“T5”的交易制度,挂牌的企业应该是区域性的,等等。

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市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让。区域性股权交易所与新三板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市场,他们的挂牌要求、交易方式、监管要求,都不一样,存在本质的区别。

误区十二、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等同于在沪、深交易所上市?

公司到新三板挂牌和到交易所发行上市是不同的,公司上市前,首先需要通过发审委的审核和证监会的批文;到交易所发行前,要先确定发行股份的数量和成交价格。企业股票上市针对的是公开市场;企业到新三板挂牌时,不是公开发行,还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股份转让,两者的区别很大。

误区十三、对小贷公司利率监管首当其冲

在新三板,小贷公司的挂牌热情高涨。据统计,南通和信科技小额贷款股份公司等5家小贷公司出现在反馈意见企业队伍中。。

对于小贷公司监管的焦点,利率首当其冲。南通和信科技小额贷款股份公司的反馈意见指出:“公司有49笔业务单笔最高利率超过同期人民银行公布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突破了江苏省金融办规定的单笔最高利率。请公司逐笔说明并披露49笔业务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贷款额、贷款期限、利率等情况。”当然,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历次监管评级结果及扣分情况,也必须详细说明。因此,几家小贷公司意见来回多次反馈,其中恒晟农村小贷公司5次,水晶之都农村小贷公司、文广世民农村小贷公司各4次。

对于新的金融形式,新三板的监管面临挑战。例如“支付宝”,“公司货币资金中其他货币资金为支付宝存款。请补充支付宝存款是否以公司唯一名义设立。支付宝与公司账户对应关系是否具备唯一性,转入银行对公账户的周期和频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