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桥、那树、那车站

 天涯逸客 2016-04-18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 廊坊站(现廊坊北站)站牌

先有火车站,再有廊坊城。

1896年6月以前,廊坊只是一个就连在安次县境图上都很难找到的点,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距离县城30里路的北方小村庄。19世纪末期,开始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认识到铁路的重要运输功能,在他们的奔走努力下,清政府终于绝对在1881年建成的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唐胥铁路(1887年展修到芦台,1888年展修到天津,1894年唐山到山海关通车)的基础上延扩一条华北到东北的大通道——京山铁路,1985年天津到北京马家堡的津卢铁路开工了。也许是因为当时的火车需要隔十几公里就要加水的原因,主持修路工程的德国工程师在当时还叫“廊房”的村西设置了一个站点,并在铁路东侧设立了30多间站房。“廊房”这个北方小村庄第一次与历史装出了火花,一段百年历史由此展开。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安次县志中的“廊房”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廊坊车站(摘自网络)

从时间上来推测,这张照片大概拍摄于1902年,照片的图像不是很清楚,但是站房和停着的列车还是能分清的,它的站牌形式与前两张差不多,韦氏拼音的“LANGFANG”配以竖写的“廊坊车站”。照片上隐约可见站台、站房高于周围的土地,除了洋式的站房近旁并无其它大点的房子了,从图左侧看出去似有空旷的原野和树林。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廊坊火车站(拍摄于1900年 来自网络)

铁路通车带来了人气,慢慢地铁路两侧建起了十余家小商铺。1905年,商人王少升在火车站东北侧买下一块宅基地,坐东朝西盖起几间砖房,开起了“鸿升西药店”,三角地正式形成。经过满满发展,沿铁路线东侧发展成廊坊的商业区,西侧建起了西大街等街道,廊坊逐渐有了集镇的规模。直到,那一次震惊中外的大捷(廊坊大捷等故事下篇细说)。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民国时期的廊坊站 已经大大变了样(图片来自网络)

百年老天桥 如今已成空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老天桥的基座

2002年6月19日凌晨,北京铁路分局丰台工务段、廊坊铁路派出所等单位联合施工,在夜深人静之时将廊坊老火车站过街天桥拆除了。从此,人们再想见到这座曾经廊坊历史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也许只能去看看当年白雪那首著名的《久别的人》的MV了。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久别的人》mv截图

老天桥是廊坊历史的见证,修铁路的同时,英国人修建了老火车站和过街天桥。天桥初时仅有两个轨道的跨度,木板桥面,沟通铁路南北,成了廊坊人的必经之路。说到廊坊天桥,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廊坊天桥是京津间唯一可以作为过街和铁路的两用老式天桥。京津间的老式天桥一共有十个,其中铁路用天桥有7座,过街用天桥有2座,只有廊坊的天桥有过街和铁路两用的功能。这是十分珍贵的。但是对于廊坊人来说,老天桥的价值不仅于此。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老天桥(来自网络)

老天桥曾是廊坊的标志,到了天桥就是到了廊坊,站在铁路上的天桥看火车,是曾经多少廊坊孩子对外地孩子大肆吹嘘的事,是廊坊孩子们的梦。站在老天桥上,看着火车从有个黑点渐渐变成一个庞然大物,随即又消失远方成为一个黑点的时候,让多少廊坊孩子觉得世界在变大,变的很大很遥远。对于廊坊的孩子来说,可以独自一个人走天桥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一个成人悬崖。自己长大了,可以独走去买东西了,在来来往往的行走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人生的脚步也变的越来越坚实。

可就在2002年那个春夏之交的日子,它是以一种无人能理解的方式猝然消失的。事先没有宣告、传闻,那钢铁的身躯就像水蒸汽一样在空中蒸发掉了,那固定的风景处已变成一片空白。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

银河大桥和被广告包围的水塔(来自网络)
一处熟悉的风景,一座时常走过的桥,岁月已使它超越了桥的本质,化做这城市机体的一部份,我们心疼,可这已变的毫无意义,我们只能对我们的后人说:瞧,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天桥,比这座城市老的多,它在2002年被拆掉了!离老天桥不远处,一座横跨铁路的高架桥腾空而起,它是那麽优美而舒展,它是廊坊南北贯通的一条大动脉,每天车流如织,它既是廊坊经济腾飞的象征,又是人文的一个新景点。老天桥就这样消失了,只有那被广告保卫的水塔,好像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的故事。

老槐树已不在 何处去闻槐花香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来自网络

老火车站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一棵是樱桃树。2009年9月3日,在老廊坊火车站内的老槐树被伐倒了。老槐树的年龄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依靠年轮来考证,但根据铁路退休老职工的回忆,这棵老槐树在廊坊火车站通车运营时就应该矗立在那里了。在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这棵老槐树是当年慈禧太后亲手栽种的。至于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或许能证明老槐树从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了。

老槐树,经历了百年的风雨,看着廊坊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发展为城市,也看到了历史上那动人心魄的一战——廊坊大捷。她见证了廊坊的发展,看到了廊坊人的努力。

老槐树不仅是廊坊历史的见证者,她也给许多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回忆。68岁的王石军老人说,小时候,没有太多的地方让小孩子们玩耍,铁路线和老槐树下成了他们重要的乐园,背着手来回沿着铁轨走,以及那满树的槐花香常常让他和小伙伴们玩得忘记了回家。铁路和老槐树给了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王石军说:“老火车站还在运营的时候,老槐树是廊坊的一个代名词,远远地看到老槐树,火车上的人们就知道廊坊站就要到了。后来火车站搬迁,老槐树并没有被遗忘,很多人还是习惯去找寻老槐树的身影,即使它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当火车到站的时候,人们脑海中还是会出现老槐树的样子。”

老槐树在这里生长了百余年,慢慢地,它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了,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承载着百年记忆与历史变迁的老槐树终于还是被伐倒了。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2009年,画面右下角便是有上百年树龄,老火车站标志性的老槐树被砍伐后留下的树桩,老槐树在拍摄此照片前25天的9月3日被砍伐(来源:坊间)。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东西在历史长河中注定要被淘汰,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但是,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它们承载了太多太多……

我是周天,我是不靠谱的周同学,很多人想再看一眼当年日军建造的那个碉堡,最后,就满足他们这个愿望吧。这座城市已经没有可以拆除的历史了,历史也只有残存在这一张张图片中。

那桥、那树、那车站--一座火车站 半部廊坊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