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猴赋

 溪枫典藏图书馆 2016-04-19

张世民


   
人类近亲,猿猱当真;丝路际会,金猴缙绅。猴抢草帽,封侯挂印;辈辈封侯,树上猢狲。有道是昔日夸父逐烈日,似人似神似猴尊。耳挂黄蛇手各握,身形魁梧性尤谆。《山海经》中后土子,族居北方大荒榛。风驰电掣西向去,桃都扶桑旱魃深。举石挝人自有径,犬尾彘毛长啸吟。丛林遍设蟠桃宴,群猴燕飨獒犬蹲。更有大禹过桐柏,镇慑水神置淮阴。形若猿猴能欢语,缩鼻高额颈屈伸。青躯白首金雪目,腾踔疾飞善跃奔。人面夔首牙齿俐,铜头铁项效至亲。骊山老母称大姊,齐天大圣弼马温。穿衣戴帽耍猴戏,非熊非罴供奉孙。不知假面冠沐猴,一笑君王便绯身。昭宗有恩猴能谢,朱温无趣愧唐臣。蜀有于度姓杨氏,斗叶猢狲刺权绅。猴耍杂戏上刀梯,羽帽乌纱敛雄襟。骑羊猴子点魁斗,更无闲思赏桃馨。美猴王,闹天宫,西行道上灭妖氛;八戒笨,唐僧昏,沙僧负重永厮跟。金猴急,御宇春,张牙舞爪许情箴;耍猴拳,拟猴伸,刚柔兼济居道津。神态轻灵绵,技巧躲闪束;抓甩采切,刁拿扣顶,形形色色,不绝于身。浑身金丝绒,骄情善翻覆;缠瞪蹦弹,耸缩弯踮,离奇古怪,别动于心。是猴者,侯也。千夫长,万户侯,历来英雄泪沾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千古遗憾为卓勋。骑土牛,捞水月,猴年马月罕逢春;掉猴弄鬼,杀鸡儆猴,尸位素餐乃自危。扛大梁,吃大象,难受难咽难脱身;偷桃搏矢,出帘露尾,毛手毛脚敢司阍。坐火箭,攀旗竿,远走高飞独自尊;神通广大,妖孽现形,佛陀如意果坚心。猴年何所见?雾霾漫天遮道真;猴年何所有?花果山上遇知音。飞黄腾达值此岁,大象无形会恩荫;世间红尘徒纷纭,敢教猴年晋明君。君不见古往今来富贵人,冠冕堂皇悬猴矜;金珠玛瑙正新美,骨肉未销名已岑。又不见李杜文章光万丈,至今令人叹出身。一章一句泣鬼神,便同天地垂古今。乃知封侯实镜像,未若弘文厚道深;与君更写金猴赋,不愿封侯愿塑身。


   
【注释】1.猴抢草帽:民间传说。童谣云:“有位老汉七十三,推车草帽过猴山,走得累了歇歇脚,猴把草帽都抢完。急得老汉直瞪眼,忽生一智把帽掼。个个猴子都模仿,草帽扔了一大片。老汉忙把帽捡起,捆在车上过了山。”陕西神木年画有《猴抢草帽》,显示猴子哄抢草帽的同时,还绑了卖草帽的后生,老汉眼睁睁看着,束手无策。画题云:“猴子成了精,占山劫路行。遇见草帽商,押解到山中。”封侯挂印:典出《楚辞·招魂》。意即赐爵授印,隐喻高升之意。辈辈封侯:传统吉祥图案。该图案为一只大猴背一只小猴子,寓意世世代代都得高官厚禄。马上封侯:传统吉祥图案。以马、蜂和猴组成。猴子骑于马上,马上就是即刻,意指即刻封爵当官。


   
2.夸父逐日: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传说夸父是个神猴,今甘肃泾河镇有夸父桃都扶桑图剪纸,就中夸父立于八重圭表衍生的树干上,两手扶桃树枝,树上遍生蟠桃,群猴采食,树下獒犬伏兔,树上负猴攀援,树顶四猴,共十二只动物。这是古老的生命树崇拜。又,相传黄帝时,北方大荒后土之子夸父,想把太阳摘下,开始逐日。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在奔向北海大泽途中渴死。其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源。夸父身形高大,耳挂黄蛇,双手也捉有黄蛇,故名。《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扶桑,木也。”


   
3.挝,读若抓。古代兵械的一种。又,西王母举行瑶池蟠桃会。借指祝寿宴会。《宣和遗事》前集:蟠桃宴罢流琼液,勑赐流霞赏万民。《禹贡》载:大禹导淮自桐柏始。水神置淮阴:淮水水怪无支祁,一作无支奇。状若猿猴,塌鼻凸额,白头青身,火眼金睛。头颈长达百尺,力气超过九头大象,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大禹治淮时,召集群神,令夔龙擒获之。无支祁被抓,仍击搏跳腾。大禹遂用铁索锁其颈脖,以金铃穿过其鼻子,并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


   
4.骊山老母:杨景贤撰《西游记》杂剧有孙悟空自白:“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供奉孙:唐昭宗所喜爱猴子的封号。《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野人闲语》云:蜀中有杨于度者,善弄胡狲,于闤闠中丐乞于人。常饲养胡狲大小十余头,会人语。或令骑犬作参军行李,则呵殿前后,其执鞭驱策,戴帽穿靴,亦可取笑一时。如弄醉人,则必倒之,卧于地上,扶之,久而不起。于度唱曰:“街使来!”辄不起。“御史中丞来!”亦不起。或微言:“侯侍中来。”胡狲即便起走,眼目张惶,佯作惧怕,人皆笑之。侯侍中弘实,巡检内外,人皆惧之,故弄此戏。又,宋人有斗叶猢狲,让猴子表演纸牌。《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而无真本领。百戏有猴戏,称为弄猢狲。宋毕仲询《幕府燕闻录》云:“唐昭宗播迁,随驾伎艺人止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孙供奉。故罗隐有诗云: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这是弄猴人因献猴戏有功赐绯,孙供奉驯练的猴子颇能恪尽臣节,朱温篡位,易唐为后梁,大摆筵席,取这猴子来表演助兴。猴子一见朱温,直奔过去,跳跃奋击,朱忠吓得令人杀了此猴。故毕仲询慨叹:唐臣愧此猴多矣。”明李日华《词谑》有“弄猴黄莺儿”,道是当时流行的耍猴盛况:“终日穿长街,大皮鞭怎的挨!学成本事人前卖。卖将过来,成功喝彩,箱中鬼脸轮着戴。把锣揌,街坊轰动,儿女闹咳咳。”清李调元《弄谱百咏·猴戏》云:“着绯掉戏太蹒跚,前世曾居供奉官。假面覥然还自著,不知原是沐猴冠。”陕西凤翔年画《各显其能》,绘制二十只猴子,表演各种杂技,让人忍俊不禁。山东潍坊有《猴子骑羊》年画,画两个女艺人,一个敲锣,一个打鼓,在演出猴戏,猴子单足立羊背上,手举双桃,作魁星点斗势,旁边还有两人在闲赏。


   
5.猕猴骑土牛:宋苏轼《戏毛国华长官》:“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紬。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猕猴骑土牛。”民间立春时造土牛以劝农耕,象征春耕开始。又比喻职位提升慢。猕猴捉月:譬喻以邪见来引导人。《摩诃僧只律》卷七记载,佛陀告诉诸比丘,往昔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看见井中有月影现。猕猴王看见水中的月影,就对猴群说:月亮今日死了,落在井中,我们一起把它捞出来,不要让世间长夜暗冥。于是众猿共同商议捞出月亮的方法,猴王又说:不如这样,我捉树枝,你捉我尾,辗转相连,这样就可以下去井中把月亮捞出来了。于是,诸猴依言辗转相捉,后来树弱枝折,猕猴群落入井水中。佛陀告诉诸比丘,当时的猕猴主就是现今的提婆达多,其余的猴子即是现今的六群比丘。依据干支纪年法,猴年十二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十二个月一个轮回。凡是猴年,必有一个月是马月(五月),“猴年马月”一个周期是十二年。弄鬼掉猴:指搞鬼花样,耍猴把戏。形容调皮捣蛋,不听话,不驯顺。


   
6.猴子扛大梁:(歇后语)受不了。猴子吃大象:(歇后语)亏他张得开嘴。猴子偷桃:民间游戏。猴子搏矢:《庄子·徐无鬼》云: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是说吴王乘船到长江沿岸的一座猴山游玩,很多猴子见人来了就害怕地逃跑,惟独一只猴子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表现它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射它,它灵巧接住了箭。吴王命令助手们齐射,那只想表现的猴子最终给射杀了。出帘露尾:猴子跑出水帘洞,到了陌生地方,便容易暴露缺点。猴子坐火箭:(歇后语)跑得无影无踪。猴子攀旗杆:(歇后语)高高在上。


   
7.佛陀如意:猴子为印度佛教的崇拜物。相传难陀剃度后,不能安于修行。其心烦意燥的神态,佛陀全都看在眼中。一日,佛陀带领难陀到郊外散步,在茂林深处,忽然碰见一只肮脏丑陋的母猴。佛陀指着猴问难陀:“你的妻子和这只老母猴相比如何?”难陀不高兴了:“我的妻子有倾城的美貌,有无双的娇容,对我有恩爱难分的情感,她好似天上的仙子,怎么能同这只老母猴相比呢?”佛陀又说:“不过天上的仙女你没有见过。假若你喜欢见天上的仙女,我可以把你带到天上去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