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蔡司顶级镜头的魅力——小测35/1.4 ZF.2兼谈其他ZF(ZE)镜头

 lixj1028 2016-04-19

一. 写在前面:

 

  正式接触蔡司镜头算起来应该始于ZF(也就是Cosina代工的日菜),所以本篇内容仅限于ZF单反镜头,旧版康泰时YC\G镜头不在此列。

 

  从初入菜门的ZF50/1.4(2007年)到目前(2013年头)ZF35/1.4到手,大概有5个年头了。共使用过ZF25\28\35(F2.F1.4)\50.4\85这六只镜头,笔者说的使用是持有至少一年以上,拍片不低于3000张,50、100微距和21超广牛头只算上手体验一把。没有深度感受。所以评测的内容有一定主观,我最终的目的是想做一个蔡司丐版玩家总结,希望对大家选购蔡司有所帮助。

 

  二. 先说35/1.4

 

   一年前发布的时候不太感冒,因为一来是手里有ZF352,再个是因为其高达14600的逆天上市价,加上BT的860G自重,楼主实在是打不起兴趣。直到2012年年底,楼主闲来翻阅本地二手交易,发现99新行货带B+W价格有亮点,一拍脑袋速将其拿下,卖家也很厚道,明确告诉了该头难以驾驭,携带、对焦实在是抓狂至极,固低出之。楼主暗自窃喜。以我5年玩菜的经验,搞定这个35——小意思。

 

  实际上手来看,上家的话貌似有几分道理,这款镜头在体积,重量上都是ZF其他镜头不能比,72mm的口径,860G全金属、全光学玻璃设计,不折不扣的顶级用料。上手的感觉相当好,转动宽大的对焦环能迅速找到摄影师那种对图片贪求的感觉,而且阻尼均匀、比起58口径ZF352来看,阻尼感35/1.4反而轻巧些,恰到好处。楼主猜想可能是因为35.4用了内对焦技术,通过移动中镜组来完成对焦,而ZF352是移动前后镜组(ZF352的浮动镜组对焦也是亮点,ZF镜头群里最便宜的浮动镜组,没有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该镜头难得的采用了非球面镜ASP、低色散玻璃ED、内对焦IF——蔡司总是标榜其能通过复杂光路设计,用普通光学玻璃来消除各种相差、色差以达到完美的平衡、顶级的成像和相对容易的品控。所以对ED\ASP\IF是很吝啬的——虽然这些技术目前已经被适马腾龙(尼康近5年也有那么点意思)为代表的日本光学厂商用烂(唉,楼主最近疯狂备考G中,写的中文都有英语的思想了,抱歉哈)。

 

  为什么这只35/1.4对比同门小弟352,光圈“仅”大一档就要下如此猛料?引用赵嘉在《兵书十二篇》中的论述:

 

  “镜头的设计其实更多地是一门艺术,镜头的结构实际上是通过若干组镜片的相互作用、相互抵消来成像和抵消各类色差,畸变……设计常规光圈镜头(F2.8以上)也是某种意义上在造价、加工、成像、重量上的权衡,甚至是妥协,但是在顶级镜头的设计上,不是简单改变一个参数就能行得通的事……简单来说如果想解决问题A,我们先要考虑去动参数B和C,而后两者的改动又会引起新的问题D,着手解决D,又会带来新的问题E、F……这就会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样,问题层出不穷”

 

  所以,我们有了这款又大又粗又长的35/1.4,通过一个月的实拍,楼主发现这颗镜头充满了蔡司的倔强,那种对光学的不妥协。绝不仅仅是352光圈“大一档”那么简单。色彩秉承老蔡一贯的风格:远观似油画的厚重;近看如丝绢般细腻。在画面反差、空间而营造的强烈的立体感、氛围感比其他ZF头更胜一筹。听着怪玄乎的是吧,这个真只有自己去体会了。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蔡司绝对不是你用实验室数据就能读懂的镜头。

 

  35.4的缺点也很明显:重!旅行摄影就不要考虑了,不然会是对自己体力和耐心的极大考验。1.4全开的紫边也比较厉害。用1.4在室外拍摄的时候尽量避免高光。


三. 再说ZF25/2.8——性价比最高的色彩之王

 

  这是我目前的主力镜头,基本占到了日常使用的40%。外观就不细说了,ZF长的都一个样,做工、外壳用料没有显著差异,都是全金属、光学玻璃,没有任何可挑剔的。ZF25是我玩过所有蔡司镜头中最有特色的一个,4K元价位的25在色彩表现方面是基本能和万元级ZF35.4打平手,所以我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ZF头。

 

  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国外器材评测网站PHOTOZONE对25的评测并不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还是出在楼主强调的——蔡司绝对不是你用实验室数据就能读懂的镜头——从PHOEOZONE评测上看,ZF25从2.8开始就同时有着相当高的中心分辨率和“奇烂”的边缘分辨率。随着光圈的缩小,边缘有所改善,但还是“不太理想”。色散和暗角也是相当严重。PZ罕见的在光学上给了2星的评分,比1855还差。真是这样吗?

 

  如果你在意有暗角,那我只能说明你目前不太适合玩蔡司,安安分分用好套机镜头吧,因为机身套头至少会有配套暗角软件校正。ZF25实拍放大会发现中心的高分辨率,然后锐度随着成像圈逐级向边缘递减,到最边缘又是暗角,但是整体来看你会发现,正是这种从画面中央到边角逐级下降的分辨率,造就了25丰富的层次感,使得画面富有生气,平实的色彩因为色差而反差增大,特别是红、绿、兰色泽鲜活。正是这个奇葩的光学素质成就了25色彩之王的美誉。

 

  四. 入门级练习镜头:ZF50/1.4

 

  我是我接触的第一支蔡司镜头,或许和很多人一样,现在并没有持有。作为推荐给大家的第一款ZF头,50有着及其亲民的售价——一代95新二手3200左右,这几乎和原厂AF镜头一个价了。还有先天的结构优势,正所谓:标头无弱旅。再加上标头的鼻祖、帝王……这么多光环怎么着也要上手一试。

 

  实拍来看这只镜头从F2往后就有极佳的成像,50这个不宽不窄的视角拍人、拍景、拍静物都很合适。这个镜头对使用者的功底有一定要求,也是楼主强调的练习镜头,但相比上文所述的难以掌控的35.4来说,ZF50对焦行程偏长,但又没有ZF85的冗长。而且自重也仅300多,不压手,对于刚入菜门的初哥,可以先从F5.6练起,因为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手动对焦能容忍的旷量就会越大。慢慢去体会手动对焦的行程与物距远近的配合。然后光圈一步步开大练习,什么时候算练到位呢?

 

  楼主的标准是:在3秒的反应时间内,被摄物距1-10米,光圈F1.4有70%以上、F2.0有近100%的合焦成功率

 

  不要觉得楼主在吹牛,坛子里面玩手动头的牛人多了去。记得有个段子:一位日本新秀记者和老记者聊器材,对以前的手动机器不屑一顾,认为没有AF可靠。老记随手拿起一部FM3A,叫年轻人从门口朝他的方向走来,年轻人照做,大概8秒的时间,老记用手动过片,手动对焦连拍11张,冲印出来张张清晰。

 

  段子归段子,但我也没说MF很容易的事。需要勤于练习才是:首先要用F1.4配合机身的和焦提示,在焦点附近从对焦刻度近到远拍5-7张(焦点包围),然后选取合焦最精确一张,确定对焦环的位置,反复数次,数天。你就能找到最佳合焦点。然后假以时日,一定能达到我说的标准。而且如果你想玩好85.4,35.4,100.2微距,这一定是必修课,必须达标。不然你就等着向前面出35.4给楼主的兄弟一样割肉吧。

 

  现在谈谈50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1.4全开到底可不可用?通过大量实拍,我的观点是:有限的可用。

  1. 合焦练习达标

  2. 避开阳光直射,在室外拍摄选择9点前,或是4点以后。阴天多云和室内则无大碍。

  3. 避开树枝,花丛这类焦点不突出,很杂的目标。

  如果做到这3点,你就能享受到50的全开梦幻魅力,ZF28全开问题也是同样。


 五. 极具性价比的人像、小品高阶镜头:ZF85/1.4

 

  这款85.4用料上很足,72mm的大眼睛没事看看也是种享受。相比尼康原厂85D坚挺的二手价和85G坑爹的10000元售价,一代ZF85二手价格5000出头,并且有着远超85D,小胜85G的成像,确实不易。当然我说的是光学素质,至于AF的缺失与否,各位自行斟酌。楼主个人也倾向的标准是:50mm以上,手动镜头不要是唯一的中长焦。 你也可以说AF85/1.8d因为有快捷、准确的AF而秒杀ZF85,屌丝终有换镜日,女神再无回眸时啊。

 

  毒德味大师不想多重复了,说说比较有特色的:85是我用过的镜头中虚化最自然,最出众的镜头。闲来翻翻85的片子,有种自我融化、陶醉其中的感觉,ZF85的对焦也是极其精密,行程之长,有利于人像和小物件摆拍的精准合焦,但是没有深厚的手动功底,确实很难驾驭。

 

  ZF85只有一点我不太满意,就是没做成IF(内对焦),随着对焦环的转动,前镜筒会向前伸出一小节,其实ZF除了35.4是内对焦外,其他镜头都是外对焦,但考虑到ZF85前组镜片镜筒的质量,用于驱动前镜组的对焦环有些厚重感了,如果能做成35.4那样移动内镜组而不是前镜组来完成聚焦,操作起来会从容很多。这也从侧面证明了ZF35.4的顶级。

 

  六. 三好学生:ZF352

 

  这款352给笔者的印象是全能,MTF、暗角、色散、各种跑分暴表。而且不多见的在蔡司中档F2以下镜头中有极佳的全开效果,明显优于50.4、28.2,小胜85(25全开优秀不算,因为其2.8的光圈相比较不大)。不多见的加入了顶级镜头所使用的浮动镜组(不了解请谷歌)。25的风光,50、85的人像、小品通杀。在紫边、暗角控制上优于其大哥35.4,95新二手4500,适合预算有限的初级烧友,和ZF25打配合也相当出色。这两只镜头完成日常80挂机拍摄,旅行一点问题没有。一机两镜小号包就搞定。

 

  但是,如果给我选择仅一只蔡司镜头呢?

 

  七. 一机一镜的选择:ZF282

 

  很不忍心摆352一道,ZF282的优点和352基本类似,同样MTF暴表、色差控制优异。复杂的浮动镜组。全开略逊352,但如果给我选择一只蔡司镜头的机会,我会留给282,因为目前中低档标变都有往24发展的趋势,35作为唯一的广角镜头略显局促。当然,面对唯一选择的问题,我其实更愿意回答:以后攒钱慢慢上其他的。

 

  实拍来看在全开F2应该适当遵从ZF50全开的原则,实际使用比50要从容多了,不单体现在对焦上,F2全开也是仅仅次于35而已。无穷远的成像优于35、50,基本和25持平。这点很重要:现在很多镜头都算是近视眼(1米内王者,远景分辨率下降比较厉害,典型的是尼康35.4G),ZF282的全能,就是从近距离的人文,远距离的风光、暗光都很有一手。

 

  我该怎么选?

 

  这节算是全文的总结,我们先来看看蔡司镜头群的构成,其实作为蔡司官方,一视同仁的外观做工和基础光学玻璃用料,并没有往下细分意思,其含义都是优秀的镜头。但是基于售价、IF、浮动镜组等核心技术、ED、ASP特殊镜片的采用与否,我有一个自己的分发。

 

  顶级镜头:

  21、35.4、MP100;15(难以实现的视角和光圈、相应的奢华用料)

  高阶发烧镜头:

  252、282、MP502、85.4

  实用级别:

  25.8、352、50.4

 

  开头楼主说过,本文的对象是大众能接受得了的蔡司镜头,估计有人反对楼主说21、100都没玩过。其实并不是楼主玩不起,出掉两个换一个还是可以的,但我不愿意那样,我的日常使用中,顶级镜头一个足以,有闲置的资金我更愿意同时多玩另几个菜头 。这样一来怎么选择就一目了然了。

 

  1. 第一个蔡司镜头推荐50.4、25.8,前者作为使用更高级别镜头的练习和熟悉。后者作为广角,对焦相对简单,25的视角易出彩。亦可作为环境人像的入门、旅游快照的首选,两个都拿下7500左右的价格相对来说也不是很过分。给你带来的画质和镜头体验远胜同价位的小三元。还是引用赵嘉的话——作为非职业摄影师,初期凑足大三元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多年来这句话我深有体会。如果你更多的是“玩”而不是饭碗,这一条建议你采纳。

 

  2. 如果50对焦练熟,不是特别喜欢标头视角的可以出50进35或85,这两个镜头都能明显感受更易出片的视角。实际上这个时候同时拥有25、35、85是很棒的选择。总共预算14000左右,再辅以一只AF50镜头,基本上可以在同等焦段范围内称霸一方。

 

  3. 如果想把预算集中在微距MP100,MP50或是专攻人像ZF85,而50mm内只打算进一个蔡司镜头,就考虑ZF28,实际上:ZF28+ZF100是很多“玩味儿”烧友的标配。

 

  4. 如果不大拍微距,在25.352.85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可以考虑出352换35/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