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转型为互联网教育老师,从改变心态开始

 我的书摘0898 2016-04-19

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最大影响到的就是教育这个领域的从业者,很多一线教师都受到互联网教育风潮的影响,对转型在线教师动了念头。对于还坚守着传统课堂的教师们而言,互联网教育世界里的老师仿佛是另一个空间里的“同行”。那么,想要跨入这个仿佛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新世界,传统教师应该作出哪些转变呢?

一、 忘记老套的上班模式,习惯全天候服务

为什么互联网教学说是可以“随时随地”?因为它打破了固定课堂的模式,可以和老师任意约在某个时间点,任意地点打开电脑就能上课。如果移动类APP运用得当,甚至在候车、路途移动的时候也能碎片化学习。于是,老师们的时间也自然变得“碎片”化了。大家都知道记忆是一个不停重复的过程,只在课堂上讲一次,是很容易忘记的,而在课后也经常重复相同内容就能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一位在小站教育任职的教师表示,小站交给他们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课程时间段内认真讲解,也要在非课程时间与学员加强交流。甚至于,小站还安排了一位课程顾问专门在非课程时间追踪学员的学习进度。教师在这些非正式场合所进行的推进动作,让学习与生活融合,真正实现了无界限的学习模式。

二、 不能总拿经验来压人,习惯团体合作

以前的老师都是越老越好,老教师显得比较有经验。但“经验”这样东西毕竟还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产物,实际对学生是否有用,或者是否适合眼下这位学生,这些都很难作出断言。

那么,如何将教学行为变得更科学合理?互联网技术提供一种叫“大数据”的工具。大数据,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对获得的巨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海量信息,而在于通过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为人们的决策服务。

比如,当小站教育接收到一位新学员时,会通过入学测试、基本信息确认等方式建立他的数据模型。之后的阶段性测试和任课老师的反馈数据也会逐步添加进数据模型,以完善学员信息。大数据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就是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服务。从此教师不再以主观判断为主要依据,而是有更科学的素材支撑。

三、 放下老师的架子,习惯朋友式交流

在现实中其实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有些在面对真人时说不出话的人,在网聊的世界里往往会聊得很high。根据小站教育提供的数据发现,在线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会与老师更亲近,更愿意敞开心扉畅谈。不知道是不是隔着屏幕的缘故,学生对于老师的紧张感会冲淡,更容易道出学习的真实情况。

互联网教师可以是个学习上的交谈对象。如果今天哪位互联网老师不会使用BBS、QQ、微信、微博等工具,那他大概是不合格的。学生的交流工具、话题圈,他们需要去了解,信息的共享可以让他们走得更近。小站教育专门从事留学英语培训,很多学员通过小站已经成功留学,但即使身在海外,也会和原来的老师保持联系,定期沟通学习生活状况。

一个行业的变革,其实就是每个从业者的变革。每个涉身其中的人员发生了改变,才会带动整个行业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深入,势必需要更多优秀教师投入到这个领域,同时也会吸引更多有抱负的教师来此寻找机遇。最终互联网教育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从业者的观念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