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中窥豹说红楼(八)

 梧歌 2016-04-19
管中窥豹说红楼(八)
——从《天子游猎赋》到《红楼梦》(上)
古典小说《红楼梦》,堪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自幼在家庭的影响下,广泛接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他在创作《石头记》(《红楼梦》)的过程中,能够将前代文明自然地融为一体,并贯穿在文学创作的始终。关于《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前辈学者早有论及。笔者试图就《天子游猎赋》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笔者认为,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一、《天子游猎赋》“述客主以首引”的叙述方式对《红楼梦》的影响。赋体文学中主客问答的方式,最早起源于《荀子·赋篇》和屈原的《招魂》、《卜居》、《渔父》等作品,至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中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从某种角度而言,《荀子·赋篇》和屈宋等人的作品,都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赋”。因此,枚乘的《七发》当为第一篇采用“述客主以首引”的赋作。但是关于《七发》中出现的楚太子和吴客,赵逵夫先生认为“并非随意虚拟”,而是实有其人。因此,直到司马相如创作《天子游猎赋》时,作品中出现的三位文学形象: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才真正表现出作者创作的意图。《天子游猎赋》全篇的铺叙描写,也是在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的对话之间展开。
在《红楼梦》中,同样出现了这样一组人物。在《红楼梦》的前几回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引入宁、荣二府和大观园,而是把笔墨首先集中在苏州城的两个小人物身上。在甄士隐、贾雨村依次出场之后,作者才逐渐展开描写。先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其次由贾雨村引出林黛玉,接着林黛玉辞父进京都。至此,《红楼梦》的主场景才正式转入贾府。

X
司马相如
在《红楼梦》中,贾雨村与甄士隐仅仅是两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他们二人在推动《红楼梦》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虽然甄士隐在第一回末出家做了道士,但是贾雨村却在其后的叙述中一再出现,并与贾府的命运构成一定关系。到《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结束,甄士隐与贾雨村再次相聚,并归结了《红楼梦》。虽然《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并非出于曹雪芹之手,但是笔者认为关于贾雨村、甄士隐二人在全书中的地位与作用,高鹗基本上延继了曹雪芹的原意。关于高鹗所续四十回的价值,后世学者周汝昌、张爱玲(1921-1995)、刘心武等多有诟病,但是笔者认为,高鹗在人生经历、艺术修养、审美价值、创作能力诸方面,都与曹雪芹相差甚远。但是在《红楼梦》诸多的续书之中,“高续”能够脱颖而出,与曹雪芹的八十回原作“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红楼梦》全书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并得以广泛流传。因此,高鹗所续后四十回的价值不容否认。
此外,从人物的命名,我们也可以看出《天子游猎赋》对《红楼梦》的影响。“子虚乌有”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指虚构或不真实的事物。关于甄士隐、贾雨村二人,甲戌本有评语曰:
字士隐
托言将真事隐去也。
……
姓贾名化
假话,妙!
……
表字时飞
实非,妙!
……
别号雨村者
“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
一段假话也。
不仅如此,贾雨村、甄士隐还与“假语存”、“真事隐”暗应。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些人物身上,司马相如与曹雪芹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