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模式,它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演示型课件在学科教学中更常用,演示型这种模式的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多媒体教室或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向全体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创建教学情境或进行标准示范等,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1. 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或是学生很少见到的事物,只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能很容易的明白。 2.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 3.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4.提高教学效率 制作工具可以是:PPT flash 不要求知识内容的系统讲解,可以是专题或片断形式,但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通过计算机的多媒体性将不容易用其他媒体解决的问题,以简洁明了的方法和形式呈现给学生。注意字体字号、颜色。 二、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对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二是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三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 网络学习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或网络课程中进行,其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体是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又称为web课件,它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是能在internet或intranet上发布的CAI课件,其本质是一种web应用软件。 从形式上看,多数网络课件就是一个网站或网页,像教师、培训人员开发的网络课件多为网页型,具有导航性好和交互性强的特点。 共享性: Web课件存放在网站服务器上通过Internet发布,学习者通过浏览器与服务器连接并获取课件信息。 即时更新性:以HTML为基础的电子课件可随时更新,只要将更新的部分保存在服务器上,用户就能看到最新的教学内容,比教科书和光盘生产快得多。 时空不限性:Web为用户提供了几乎无限的时空自由度。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通过终端上网,人们就可以利用最新的课件进行学习。 人机优势互补性:利用Web课件进行学习,学生既可通过HMC方式进行个别化的交互学习,又可通过嵌在课件中的CMC工具如E-mail、聊天工具、视频会议系统等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 整合性:在Web课件中,可以通过超链接技术整合各种网上多媒体内容、通讯工具和其他丰富的相关资源。它能使各种站点上的内容无缝链接,便于跨地区专业的合作开发和合作学习,也称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协作学习 。 结构灵活性:由于Web课件广泛使用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使得学习者能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进行内容选择和漫游。 制作工具可以是:dw html css .net php。。。。 1. 练习与测验题 ,可以检测与反馈 2.
拓展资源 3.
开放性问题 4. 人际交流 三、探究型学习 探究型: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Webquest: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并以一定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第一,它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任务,这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以便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统一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解决学生选题范围太广, 而导致教师指导和学生间交流所带来的困难。不过最后活动的结果是开放性的。 第二,WebQuest提供了一个“脚手架”模式,它引导学生象熟练的研究者那样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脚手架”的功能是将那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项目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目标,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问题一旦小了,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学生就能够很方便地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且能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 第三,WebQuest的资源提供了可以便捷存取、有质量的信息。这让学生能有效地收集信息,进而能够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解释、分 析信息。 因此,WebQuest是传统的课堂接受式学习到完全开放的研究性学习中间一个很好的过渡,它能在原有的班级授课形式下,帮助学生开展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研究性学习。 工具:网页制作工具 1、对活动步骤和背景信息作一个介绍; |
|
来自: lcy的教育技术 > 《第一章 课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