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有位中医专家从医68年 名医号“一号难求”

 欲于天公试比高 2016-04-19

张磊教授作《我的人生守则》发言

大河网讯(记者 许会增 实习生 张楠)“回顾起来,我的一生,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就,就是靠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勤勤恳恳学习。故此,把它叫做我的人生守则。”7月10日下午,86岁的张磊在母校——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内恳切地说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提起中医,在河南,人们都知道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说到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人们都知道国家级老专家张磊。

医术高明 专家号一号难求

一个8岁小女孩,患卵巢癌,省某大医院医生给她做了手术,并告知其母亲,这孩子最多只能活半年。听闻张磊的医名,孩子母亲带着小女孩去求医问药,张老结合多年坐堂经验对症下药,恶化病情当即得到遏制。经过长期的中药调理,孩子身体基本痊愈无碍。当时,孩子家人不敢确信这是真的。为了证实这一奇迹,家人又去某大医院进行复查。经检查,果然是个奇迹。

患克罗恩氏病的王某某在北京某医院进行治疗,医生说病不好治,需要一段一段地把肠子切除,病人家属担心手术风险想要进行保守治疗,就回来找到张老。张老细心询问病情经过辨证用药,王某某的病逐渐减轻,体重也增加了不少,数年已去,病人仍在中药调理中,每次回访时身体情况都不错,家属对张老是连连称赞。

其实,以上这些只是张老医术高明的一个缩影。现在退休后的张老仍坚持在医院坐诊,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大厅因而常常门庭若市,挂号室窗口总是一大早就挤满了急切求诊的患者。对于没能挂上号的患者,医院工作人员只好一遍遍地耐心解释:张磊主任医师的号早已挂完!

医德显扬 开好无药处方

“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德不是空的,要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在诊治病人的整个过程中。医生不但要开好有药处方,还要开好无药处方,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可忽视。”张老对于病人,不管是在门诊还是在家中,都会热情接待,认真检查。不管贵贱贫富,更不问远近亲疏,一视同仁。病号中也有富豪达官,他们会问张老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的,张老总是一笑婉拒,从来不向患者伸手张口,所有被医治过的病人提起张老都会赞不绝口。

张老常说:“疗效才是中医的生命力。”在遣方用药时,方精、药少、量小、效奇为患者们有目共睹,大家常称张老为“神医”。

从医68年,张老始终没有脱离临床、脱离病人,就诊时坚持带教,亲自指导学生积累临床经验,师承张老的众多学生也成为了现今中医界的中流砥柱。

“向张磊老师学习,传承国医,弘扬国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郑玉玲由衷感慨道。河南中医学院以张老为高扬的鲜明旗帜,不久将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也显示出在张老和一众中医大师的带领下中医药自身的发展和地位的提升。

坐堂看诊是本职 啥都精通是本事

在河南中医学院一直保存着张老的一个记录,就是熟背五百多首经方时方歌,至今无人打破。可见其医学功力之深。

听闻母校图书馆新馆落成开馆,张老欣然赋诗两首,并挥毫写成书法作品与已出版的《医馀诗声》三部在现场一并捐赠给图书馆。

尽管每天日程满满,练习书法、创作诗词和演奏二胡已经成为张老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在养心,外在怡情,年近90的张老如今依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在现场张老还为大家献上了二胡演奏《梁祝》《浏阳河》等耳熟能详的曲子,引得掌声不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