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性善论: 坚守在人性尊严的防线上

 xm1234567 2016-04-20

人性善恶的问题,争吵了两千多年。孟子为什么要提出性善论呢?当真是因为天真么?


孟子是一位战士,生活在所谓“百家争鸣”其实就是“价值观混乱”的时代,(有点像我们今天)。各种观点此起彼伏,真理淹没不现。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当时,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彼此为善以获得最大利益),虽表现不同,却都是纯功利主义的实质。


所有功利主义都以人性之恶为出发点,这是我粗暴的概括;所有“利益最大化”的理论,都把心灵当成算计与交换的工具。


孟子在这样的时代里,提出连孔子都不曾触及的“性善论”,是何其的勇敢!(孔子提到“性相近,习相远”,未曾涉及善恶说)。


人性怎么可能是善的呢?仅《春秋》里就记载了三十六起弑君事件,大多是儿子杀死父亲。难道孟子会不知道,人性恶起来是多么的方便,多么的不需要底线么?


“人之所以异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和禽兽的区别只有那么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她,君子保存了她)。这句话说的竟有几分凄凉。


“几希”,这仅有的一点点区别,是孟子紧紧握在手心的,被他认定是“人性”的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呢?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恻隐之心”,即对他人苦难的直接感知,是孟子捧在手心的希望。我们“乍见”小孩落井,都有本能的伸手相救的意愿,这意愿纯出于人性之善,而非出于功利主义的交换: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不是为了名誉乡里,不是怕别人说自己没有爱心。


换做今天的场景,记者采访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英雄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想,就去救了。”一定会有人不相信,会有人说他是为了要报酬,是为了想出名……在一片怀疑的噪音中,孟子用坚定声音告知天下:不是的!请相信他,也相信我们自己。我们的恻隐之心永远都在,她原本就根植在人性之中,即使世上最大的恶人,也无法回避“不忍之心”对他微弱的呼唤。


当孩子困惑的问你:路边的乞丐在做什么呢?你觉得她仅仅是出于好奇么?在她的表情里,有没有看到那理智上的犹豫和本能的不忍呢?


这转瞬即逝的“不忍”,这在成长中被麻木被遮蔽的“不忍”,在孟子心里,是一团温暖的微光。他要站出来,把这团微光捧给世人看,让世人知道她的存在,肯定她的存在,在乎她的存在。


所以,孟子的性善论,并非说人性是“全善”的,他要说明,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人性中是有基础的,不是对人性的扭曲,也不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契约式的道德。


在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中,告子直接抛出“食色,性也”的论断。这四个字伴随了我们几千年,成为我们嘻嘻一笑扑向物欲的理由,成为我们堕落的藉口。孟子看到了此种人性论将带来的无底线的可能,因而告诉我们,固然人离不开食与色,而人与禽兽的区别,恰恰在于人对待食与色的独有的态度与尊严。


“紾兄之臂而夺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用今天的话说:你去抢人家小孩的饼才有的吃,你去抢吗?你去抢邻居女孩子就可以占她为妻,你去占吗?


相信大部分人会回答:“不能抢吧,那还叫人吗!”这个“人”字,就是孟子的“人性”之“人”字。


孟子的性善论终于固守在我们这个文明的本质里。我们说“干人事儿”,是指善的事,对别人有顾忌有照看的事,对社会有承担的事。人在这个文明中的定义,从来都是明确而高尚的。所以孟子应该欣慰,即使在被物欲和个人主义遮蔽得如此严重的今天,真正令我们鼓舞与尊敬的,仍然是对一己之私的节制和为他人担当的勇气。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一个太容易被击破的全称命题。古人却要把这六个字摆在孩子面前,作为他们应该认识并坚信的第一个真理。


正因为这个命题太容易被丑恶的世象颠覆,正因为孩子会被生计培训成精于算计的老掌柜,所以要在生命之初,把这个善字深深的埋在心里,让这个微弱却温暖的种子,陪伴他们面对险恶的人生。


持守这样的坚信,比堕落要艰难,我们在艰难中获得了力量与安乐。


孟子是我珍爱的哲人。因为他的明智,更因为他的勇敢。他勇敢的为这个伟大文明奠定了顽固而光明的人性论基础,让我们纵使历经物质的贫溃与价值的混乱,却仍可以维持这个民族整体的温度与尊严。


我的老师说:“‘食色性也’这样粗鄙的人性论命题,可以揽尽天下的畜牲,却独独漏掉了人。”


我的朋友说:“我们的社会会更好么?我们更好,我们的社会就更好。”


我说了太多的孟子,说了太多大而无益的话。只希望如果孩子问我们:人是善良的吗?


我们要坚定的告诉她们:是的,当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