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

 dymhoo 2018-05-10
    【摘 要】孟子独创性地提出了性善论的概念,即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发端,以仁义礼智为道德外化,普遍存在于人类之中、先天的固有倾向。本文从思想渊源、核心内容、现实意义等方面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初步分析,力图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www./1/view-5375799.htm
  【关键词】孟子;人性;仁政
  根据辞海解释:“人性一是指人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总和与概括。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所决定的。……二是指人的正常的情感理性:为贪婪而失掉人性、不通人性”。这一解释和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争辩是相通的。在对人性的讨论中,先秦时代达到了顶峰,其观点大体分为四类:一是“性善论”,以儒家的孟子为代表,强调人的天性或本性都是善的,基于后天的道德修养不同,人产生善恶之分;二是“性恶论”,以儒家的荀子为代表,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i;三是“无善无恶论”,以告子为代表,认为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ii;四是“既善又恶论”,以西汉的扬雄为代表,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iii。总的来看,孟子的性善论影响力最大。对于性善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重拾儒家经典,加强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为增强国家软实力提供文献支撑。
  孟子是第一系统阐述性善论的人,并依此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性善论最早出现在《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可见,孟子虽未直接师从于孔子,但其思想体系反映出他的性善论与孔子仁的思想有内在逻辑联系,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超脱于一般概念,从对个人的考量、反思上升到对普遍规律的认识、思考和提升,成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哲学成就。
  孟子人性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道德属性。
  李存山曾指“孟子所讲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区别其他物类的特性”iv,张岱年认为,“孟子讲性最注重对物类之不同。”v在反驳告子提出的“生之谓性”时,孟子提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即人性和兽性是有区别的。那么这种区别源自哪里?孟子进一步指出“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vi,意思是,禽兽和人都有吃、感官等生理需求,而人区别于动物还有精神的需求,坚持这种精神需求(人性)就会成为君子,抛弃这种精神需求(人性)就会成为庶民甚至是禽兽。对于人性的定义,孟子进一步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强调了仁义礼智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是君子与禽兽之间的差别。换言之,人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vii
  第二,人性的共同规律是善的。
  徐复观说“因心善是‘天之所与我者’,所以心善即是性善,而孟子便专从心的作用来指证性善”。首先,人性是有规律的,孟子认为,凡是同类者都有相似之处,人也不例外。其次,面对告子“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的追问,孟子回答“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意思是,人性的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同样,人没有不善的。即使有所改变也是外力造成,并非本性。此外,孟子强调,“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都是善的表现,因此人性本善。
  第三,人性善是一种倾向,转化为现实需要后天努力。
  孟子所讲的善只是一种存在于先天的良知良能,只是一种倾向和可能性,要实现还需要在后天加强道德修养。首先,从“心”开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即,如果能够扩充“四心”就能够保天下,如果不能连赡养父母都会成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思考,“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强调了用心思考就能得到善性;二是要加强学习,“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强调了仁是善心,义是正路,可以通过求学请教召回丢失的善心;三是要加强保养,“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强调注重心的保养。其次,从“性”开始,一是要知本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viii强调尽善心,悟本性,懂天命,指出以善心和本性对待天命是正常方法;二是学养性,“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ix强调要通过减少欲望修养内心。
  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讲,孟子有如下贡献:“(一)承子思性说而确言性善;(二)循仁之本义而配之以义,以为实行道德之作用;(三)以养气之说论究仁义之极致及效力,发前人所未发;(四)本仁义而言王道,以明经国之大法”。x概括而言,孟子的人性论有两点现实意义:一方面,它从哲学角度明确了性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本质特征,从而把善从一般情况中提升出来使之成为一种普适性的哲学观念,并将仁义礼智推到了一定高度,是以后儒学对人的立论基础。另一方面,性善论奠定了孟子哲学理论的基础,由性善推导出的仁政和修养论,建立起了以人性善为根本基础的儒家道德体系,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注释:
  i见《荀子・性恶》。
  ii见《孟子・告子》。
  iii见《法言・修身》。
  iv中国文化通志・哲学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50.
  v 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6.
  vi见《孟子・离娄下》。
  vii见《孟子・公孙丑上》。
  viii见《孟子・尽心上》。
  ix见《孟子・尽心下》。
  x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东方出版社,1996:15-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